一所学校三代情缘

学校是人生梦想的摇篮,也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作为临安第一所完全中学,临安中学有着太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留在了“临中人”的记忆中。

刘方明是临安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采访地点约在了临中老校区。临中搬入新校区后这里成了另一所学校的“暂居地”,但那些能够勾起人们记忆的楼房建筑、操场、花草树木,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阳光穿过树叶空隙投下斑驳光影,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走出教学楼,穿过树荫与走道。操场上,传来青春飞扬的嬉笑打闹声……

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刘方明打开了话匣。对于他来说,临中是他人生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他的父亲曾是临中的校长,他自己也曾在临中就学与任职,女儿正在临中高三就读。这所历史悠久的中学,系住了他们一家三代情缘。

“苦日子”里的奋斗

刘方明的父亲刘宝仁已经去世。刘方明回忆起父亲来,总也离不开临中的故事。1952年9月,刘宝仁从桐庐来到临安,在当时的临安工农中学任教。1953年1月,临安工农中学与临安县初中合并成临安县中学,1955年改名为浙江省临安中学。当时,作为全省重点办好的9所中学之一,临中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现实却很艰难。那时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南下干部和高中学历知识分子组成,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一线教学,都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他们只能在实践当中不断摸索和改进。刘宝仁学的是文科专业,但最早是当一名数学老师。“不懂怎么教,那就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倒逼自己成长。我父亲就是这么做的。”

刘方明还听父亲讲述过那时生活的艰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校师生用水都要靠一名工友从水井里打水,有的学生因为没钱买鞋子冬天也只能赤脚上课,一遇灾荒学生只能饿肚子上学,有些甚至直接辍学……但是,日子虽苦,精神不穷。师生共同努力创造了教学奇迹。“临中当时在全省都有名气,有一届毕业生里面共有8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刘方明带着自豪的语气说。让刘方明感到自豪的,当然还有他的父亲。“临中有个刘宝仁。”这个声音当时传遍本地教育界。他可以把历史课讲解得极富感染力,曾被教育部选中进京编写中学历史教材。不管是身为教师还是校长,不管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还是文革等特殊时期,刘宝仁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我父亲曾说,人最该拥有的是‘智’产,而不是资产。智慧,任何人都夺不走,任何时候都有大作用。”

时代浪潮下的沉淀

刘方明是在临中家属宿舍出生的,从出生起,刘方明的生活就与临中分不开了。1975年,刘方明在临中完成高中学业,1977年通过高考顺利进入浙江师范学院就读,本科毕业后回到临中,成为一名物理老师。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有些教师开始“下海”经商。刘方明也蠢蠢欲动。“那段时间,心变得浮躁,在教学上不愿再下苦功夫。”刘方明坦言,意识到自己的心态问题后,他以一名援藏教师的身份,主动前往西藏。三年后,他回到临中,带着一颗沉淀下来的心,投身于物理实验研究,专心从事教育事业。期间,他完成百余项重要实验,还代表杭州市参加浙江省高中教师技能比赛,捧回全省二等奖的荣誉。“父亲等老一辈的‘智’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

随着社会发展,临中校址几经搬迁,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教学楼变新了,教室变宽敞了,操场从煤渣跑道变成了塑胶跑道,泛白的黑板和落灰的粉笔,也逐渐被投影仪和计算机多媒体所替代。“有了计算机和网络,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校的教学研讨氛围也变得浓厚。”在刘方明看来,那个时期的临中,在阳光雨露下,不断茁壮成长。

一所学校三代情缘

一所学校三代情缘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临安中学

新征程上的追梦

刘方明的女儿潘彦卿正在临中新校区读高三。“00后”临中学子无疑是幸运的。2017年,临中从苕溪北岸迁址西径山脚下的新校区,开启了办学新篇章。新校区占地150亩,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选修楼、图书馆、田径场、体艺馆、网球场,还有设施设备先进的报告厅、心理健康中心、创新实验室等。教室配置空调,宿舍有单独的淋浴房和热水器。师生可以享受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条件,跟我读书那时候比,好了多少倍都不知道。”不过,在刘方明看来,好学与钻研的精神,才是“后浪”们最应该传承和延续的“临中印记”。“这是一个新时代,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探索广阔天地。他们应该是追梦的一代。”

今年疫情期间,潘彦卿和其他中小学生一样,在家上起了网课。刘方明意识到,随着数字化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学方式又将发生改变。“传统教学与新技术怎样结合,是否可以建立师生双向评价考核体系?”刘方明认为这是学校以后需要探讨的问题。

“最是书香能致远。”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三尺讲台如何变化,学校,都是春风育人的殿堂。临中,从记忆中走来,也在向着未来和梦想前行。

一所学校三代情缘

崭新的临安中学

来源:蓝媒联盟·临安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10 字。

转载请注明: 一所学校三代情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