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是人治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度,孔子讲:“人在政存,人去政亡。”指的是人在位的时候,所制定的政策、措施仍然存在;人不在位或去世后,制定的所有政策、措施就极有可能被推翻。因而,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尤其是大领导,甚至会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死后的荣誉。这一点,曾国藩就做的就很好。
曾国藩并无严格意义上的接班人问题,因为好多事情,特别是重大的人事安排,他本质上是没有决定权的,这个权力在皇帝手中。但他也不是无所作为,通过提拔人,特别是将其提拔到足以影响朝廷决策这个位置时,可以说就高枕无忧了。
早在打下安庆后,曾国藩就有“湘军有暮气”的判断,即久经战阵,打了近十年的仗,原来的青年已经步入中年,战斗力、士气都会受到考验。而一旦打下南京,朝廷就会逼迫他裁掉湘军。但内忧外患并不会少,因此以后的路怎么走,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选定接班人问题上,曾国藩起初认为弟弟曾国荃可以,毕竟是自家人,但最后被否定,认定能够光大门庭的是李鸿章。多年来他有意培养的人中,李是他倾注心力最多的。曾、李之间的通信、谈话,一起做事情也是最多的。
更让曾国藩钦佩的是,李敢于讲真话。俗话说,百人诺诺,不如一人讷讷,在曾国藩的幕僚、下属中,不乏讲真话的人,但能够坚持己见的,李鸿章是一个。
咸丰十一年,上海士绅委派钱鼎铭,到安庆曾国藩的两江总督府请兵。这对于李鸿章来说是一次绝佳机会,曾国藩决定派淮军援助上海,由李担任主帅。临行前,曾嘱咐李让他先把兵练好,不要急于出战,吏治、洋务可以缓办,先站稳脚跟再说。
在曾国藩的举荐下,李鸿章很快被破格提拔为江苏巡抚。李鸿章也没有辜负曾国藩多年的栽培,到了上海后,除了坚守不轻易出兵外,曾国藩还给他支招,让他“会防不会剿”,即可以与洋人势力一同防守上海,但不参加共同对抗太平军的会战。说白了,就是坚决不当枪使。
李鸿章很快就看清了洋人们的用意,异常佩服老师的眼力,此后处处秉承老师的旨意办事,事事请命、时时请命,有什么创举总拜求曾国藩为首,有什么大政总求老师主持,而且每个月还拿出四万两银子,源源不断地接济湘军。
更重要的是,当清廷每天催促李鸿章带装备着洋枪洋炮的淮军会同进攻金陵时,李鸿章找出各种理由,抗旨不出兵。他深知老师除承受外界的各种压力外,还为怎么把攻打金陵作为曾氏兄弟的大礼来个“晚场善收”。也就是说,曾氏兄弟拼命打下的金陵,自己决不能分功,更不能抢功。
因此,当曾国荃攻下金陵后,李鸿章到金陵拜见老师时,曾国藩率所有文武将帅,出城迎接,并说:我们兄弟的颜面,全靠少荃保全了。
曾国藩曾打算写一本《挺经》,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要坚守得住。攻陷天京后,曾氏兄弟受到了不少指责,早已成为一方诸侯的李鸿章坚决支持老师,并用“墨守《挺经》”四字相勉,表明《挺经》是对抗压力之宝,也表明李鸿章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
由于曾、李连成一家,曾国藩的接班人找到了,而这个接班人手握重兵,清廷也无可奈何。曾国藩北上任直隶总督是,几乎没有一兵一卒,裁军做得十分干净利索。曾国藩何尝不清楚,淮军他尚能当半个家,而清廷一旦翻脸不认人,淮军及解散还乡的湘军,立即就会呼啸而起。
同样,李鸿章发迹后不忘老师栽培,甚至声望超过老师时,在重大问题上,如镇压捻军、办洋务等,仍与曾国藩坚决保持一致,曾国藩去世后,也一直如此。清末学者夏震武说:“李合肥(李鸿章)、南皮(张之洞)一生所为,其规模皆不出湘乡(曾国藩),数十年来朝野上下所施行,无一非湘乡之政术、学术也。”
曾国藩死后,李鸿章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足以说明了曾、李二人之间承上启下的关系,其上联说: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相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意思是,我把曾国藩作为我的老师侍奉了近三十年,柴草烧尽了,但火种传下来了,我作为你的大弟子,忝列其中。这自然是李鸿章谦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