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夜读|你是否看到了一只鸡

封面夜读|你是否看到了一只鸡

阅读生活,聆听美好。大家好,欢迎收听封面夜读,我是今天的主播小野。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你是否看到了一只鸡》。

今天微博上的一个热搜是:你是否看到了一只鸡。我以为又是什么视觉测试题,点进去一看,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杨宁老师讲文学理论课时的视频截图,但这句话是电影学中的一句话。一个著名的电影导演,拍了一个短片,里面都是城市风光、高楼大厦、饮食男女,片子后来播放给了非洲的土著人看,看完以后,大家都在兴高采烈讨论着一只鸡。导演都困惑了,他不记得自己有拍一只鸡。这是一只在画面中出现了不到1/3秒的一只鸡,但土著人对它很感兴趣。因为那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而不熟悉的就全部成为背景。所以电影学里面反问大家,是否看到了一只鸡。我们所看到的那只鸡,取决于观看者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人生经历,所以对待一部电影,大家会看到不一样的表达意思。由此产生了争论,但这个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对方基于什么原因、背景得出了这个结论。

反向思考:为什么别人与我不同?

很多网友认为老师说的是一句简单的:不与傻瓜争长短。但这其实曲解了老师的意思,别人傻不傻,也不是我们一句话就可以随意评判的。老师的意思是:对待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没有必要去争论,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不同,需要去包容文化差异和环境差异,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多多思考。

我恨不得把这些内容塞进班里学生的脑袋里。虽然我只教了一个周末兴趣小班,每个班也就10多个孩子。每周跳跳舞而已,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是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家境好一些的在父母影响下很快玩在了一起,而长辈们陪伴较多的孩子也经常在一起。之前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直到我听见有的孩子觉得别人“穿的很土”,这就很过分了。家长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审美,这很正常,但是觉得对方不潮,所以我看不上你,也不想和你玩,就挺搞笑的了。

美之所以是多元的,就是因为认知不同看到的也不同,就像孩子们的舞姿,有的舍得花力气,有的节奏感不错,有的小脸很紧绷,有的始终柔柔的。我看到的不同,我也知道跳得好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绝对不把孩子们放在一个“高”或者“低”的水平上去解读,而是鼓励他们带着自己的特色去跳舞。

而杨宁老师举这个例子,也不应该被大家用于蔑视观点不一样的人,而是要反向思考,为什么别人与自己不同,并促进互相理解。果不其然,在杨宁老师的课程中,还有一句话是:在当今时代,不轻易否定别人的审美,应该已经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礼貌和教养。

狭隘准绳:为什么要套给下一代?

你是否看到了一只鸡,这句奇怪的话,可以翻译成:你知道的决定你看到的。“你看到了什么,往往不取决于现实如何,而取决于我们能看到什么。”这让我想起来另一个传播学领域的专业术语“信息茧房”,即使信息海量如互联网,我们也会逐渐只接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甚至排斥,由此产生了信息茧房。而长久地循环下去,大家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接触与自己观点意见相似的群体,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束缚在了一个茧房中。

这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因为现在的家长们,都认同对小朋友的教育要“崇尚快乐”、“自由主义”。一方面,要让小朋友无拘无束、释放天赋;一方面,又灌输给小朋友相对狭隘的观点。我们道德感、价值观,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是大非”,可能教导给小朋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审美标准这种处在茧房里的准绳,自身都是狭隘的,为什么要套给下一代呢?就像小朋友们美术课画得好不好,老师们和家长们来评判,往往结果会大相径庭。

这就是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可以不认同别人眼中的“哈姆雷特”,但试着从他的角试去看看他的“哈姆雷特”是个什么样子,说不定会发现新大陆。相对认识层面高的人能理解对方的观点与想法,从而不再花费时间与其争论。我希望能时刻提醒自己是“非洲土人”,当有人与你争论但你又理解不了对方时,放下争论去请教一下对方为何会与你的观点不一样,他看到了什么。当一个事物,一个思想,你看到了你能看见的,又学到了你看不见的,那不就是进步么?双赢,何乐不为,岂不快哉。

主播:小野

文章作者:教书散人

来源:封面新闻特约作者

监制:王浩野 罗志强

美术设计:姚海涛

封面新闻听封音频工作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65 字。

转载请注明: 封面夜读|你是否看到了一只鸡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