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坛上的两颗璀璨明珠。诗与词,能够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作者最真挚的内心情感。这种文学作品具有巨大生命力,它们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也构成了中华文化浩瀚星空中的璀璨星河。这千年的文化,诗词总是能够用“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意境,来传达写作之人的情怀。比如这一句“近水楼台先得月”,至今都在被后人反复引用,而且后人还从这句古诗中提炼出来了“近水楼台”这个成语。
一首千古佳作,敲开仕途之门
初读这句诗,很多人都会以为它是大家之作,只是很多人总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比如你去问问大多数人,这句古诗的下一句是什么呢?可能会有人能够回答出“向阳花木易为春”;如果继续深究,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它是由何人所作?出自哪个朝代?哪个故事背景呢?或许知道答案的人就寥寥无几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留给了我们好很多瑰宝,渎职的我们嘻嘻探究。即使是同一句诗句,放在不同的意境之中,会有着全然不同的含义。这一句“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是如此。
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先入为主,课本中最先学习的是“近水楼台”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是用来比喻因为接近某人或者某个事物,从而就能获得最优越的地位和好处;这也是大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的第一反应。在当下社会,这个成语确实有这层含义,如果放在诗人所处的那个年代里,诗句和成语的真正含义又将会发生变化。
这句诗最早出自宋代《清夜录》一书中,据书中记载,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次被皇上调往杭州做官。范仲淹一生用人有道,对部下极为宽厚和善,为宋朝提拔了不少可用之材,这一次也是如此,担任杭州属县巡检的途中,提拔了不少随行的官员。尤其是他的那些老部下,在他的举荐下晋升了职务,一路官运恒通。然而这些人中有一个名叫苏麟的人,他同样在范仲淹手下鞍前马后、尽心尽力,可是却一直没有被范仲淹所举荐。
想看别人都举荐升官,苏麟在羡慕的同时也有几分惆怅,为此他想了一个办法,他专门给范仲淹献诗一首,其实这首诗仅有两句,就是前文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他用诗句中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来比喻那些被范仲淹举荐的人,看似是在夸赞自然界的恩泽,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在讥讽范仲淹偏袒自己亲信的做法。范仲淹何等聪明,一读到这两句诗便明白了苏麟诗中真的含义,很快他就向朝廷举荐了苏麟,苏麟也因此官运亨通,一跃成为朝廷大官。
就是因为这两句诗,让苏麟流芳百世,至今仍为后人所称道。不过从诗词中的讥讽之意也足以看出,这两句古诗其真正的含义,与现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当代社会对于这句诗,主要从可以获得的优越地位和机会入手,其实诗人真正的含义,是在讥讽这些因为优越的身份从而不劳而获的人,其真正含义,与当代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相差甚远。
宋朝独特的“求官之法”
说完了这两句千古名作,其实从《清夜录》所记载的这个小故事中,还可以看出宋朝一种独特的“求官之法”。宋代非常重视文人,因此在这些文人与“文”之间,产生了非常多的有趣现象。比如通过“献诗”的方法,来获取敲开仕途之门的敲门砖,又或者是获得仕途深千谋求一官半职的机会。像苏麟这样给范仲淹“献诗”求官的趣事,其实在宋朝发生过很多次。
宋真宗时期就有这样一件事,公元1004年,契丹兵马屡次侵犯中原,一位名叫夏承皓的将军,从一条羊肠小道上率领宋军长颈鹿抵抗契丹,可惜在此次战斗中,将军不幸被利剑所伤,最终战死沙场。朝廷为了抚恤各位将军的家人,便赐给将军的儿子夏竦三班差使一职,其实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朝廷能有这样的恩惠已经是莫大的荣誉。然而这个小武官之职对于夏竦而言,根本与他的才华无法相匹配。
夏竦年少聪慧,他提笔写诗作赋,这是优于常人。17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夏承皓游历通州狼山,曾写下了一首《渡口》,当时另一位有名的文人王辟之夸赞,此后所有人写这里之景,未曾有能够超越他的,由此可见夏竦确实具备过人才华。他不甘心自己的满腔抱负和一身才华就这样被淹没,年仅20岁的夏竦,就拿着自己所写的诗集,恭恭敬敬的等候在宰相朝回家的路上,这位宰相读完他的诗集,对夏竦十分赞赏。第二天早朝,他就向皇帝宋真宗举荐了夏竦,请求为他更换一个文职。他更没有辜负这位宰相的期望,最后夏竦位极人臣,封为郑国公。
宋朝有名的词人周邦彦,也是由于“献诗”一事,才敲开了自己的仕途之门。周邦彦在汴京国子监就读时,写下了一篇《汴京赋》来歌颂帝都的繁华富庶,这一篇赋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直接将他提拔为了太学正,皇帝更是将他的这篇文章当作是北宋红歌的范本。因为这篇文章,他由以前的一个学生,没有经过科考就连升数职,成了正九品。由此可见,宋代“献诗”的魅力所在。
不同的社会,都会因为不同时期的文化而产生许多趣事,宋朝就是如此。在这个重视文人的时代里,文人可以通过写诗、写词的方法,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愿。苏轼是如此,柳永也是如此。宋代文人的真才实学,何尝不是藏在这些诗词里呢?
参考资料:
《清夜录》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用人之道》
《献诗:宋人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