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0月13日,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正式在京召开,主席在台上坐着,悠闲地等着周总理核对与会人员,而后主持会议。
突然之间,他听到了有人点到了自己的名字:"李德生!"。主席一时没有防备,本能地回答:"到!"旋即,主席又听到了一声"到!"。
这时主席才反应过来,所谓的"李德生"并不是他,而是在1955年授勋时的一位将军。一时之间,主席对那位与自己"重名"的将军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李德生?谁是李德生?"主席打断了总理的点名,看着众人询问。
"主席,我就是李德生。"主席话音刚落,只见参会席中一人站起来。
"你是李德生?"主席看着下面干部中站出来那人,说:"好,咱们认识一下,我也叫李德胜,但我是胜利的胜,咱们的可不一样啊。"
主席一边说着,一边翻着周总理递上来的花名册。
主席还真的没有跟李德生开玩笑,在1947年的时候,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主席便与留任陕北的周恩来等人化名伪装。为取得胜之意,主席便给自己化名为"李德胜"(离得胜)。
但是令主席没有想到的是,没想要过了近20年,又有人把这个名字给提了起来。瞬间主席好像想到了什么,一脸笑意地对李德生说:"我记得你,之前就在报纸上见到了你的名字。那时候我还在想这个人名字怎么跟我的一样,就想着要见一下,结果一忙,给忘了。现在咱们可算是见到彼此了啊。"
主席说完这句话,随即说道:"你这个李德生,现在多大了呀?哪里人呀?"
李德生听到主席听说过自己,还问自己年龄信息的时候,一时之间双手不知道放在哪里,最后只能紧紧攥着说道:"我是河南新县的,今年52了。"
"哦?新县的?那你是不是跟许世友是老乡啊?"主席听完李德生的话,看着众人问道。
许世友听到了主席说到了自己,旋即说:"是的主席,我们是老乡。"
主席看了看许世友,又看了看李德生,对着许世友笑骂说:"老许,你看看人家李德生,一个人就把安徽搞得风生水起的。你再看看你,就一个南京,还把你弄到了大别山上去,还非得我亲自把你叫回来。"
主席的三两句话,将会议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李德生听到主席夸奖自己,紧张感也没有会议刚开始那么强烈了。旋即对主席说:"没有,没有,都是舆论,都是舆论。"
李德生说完后,看了看周边众人的脸色,突然之间认识到自己仿佛说错了话。正当他准备接受主席训斥时,没想到一抬头却看到了主席赞许的目光:"很好嘛,这些年,我们红军、解放军,哪个不是用舆论拉起来的队伍?如果没有这个舆论,老百姓怎么会支持我们?"
主席的话没有错,新中国的成立确实是需要舆论力量来进行支撑;但李德生的话却错了,他在安徽的功绩是自己一点点打拼出来的。
时间来到1967年,"红色风暴"席卷全国,人们也开始从唇枪舌剑转变成了真枪实弹,极大地扰乱了社会秩序。李德生时任12军军长,正在积极探索部队训练方法,以期将战争中所领会的经验系统地结合起来。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一个千里之外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是周总理,他这次打电话的目的,是想派遣李德生前往安徽地区稳定社会秩序。怕在电话里说不明白,周总理特意派遣了一架直升机,接李德生赴京商议。
李德生挂了电话还在纳闷,为什么要自己一名军人去安徽主持大局,按理说这件事不应该由政府出面解决吗?但是无奈专机已到,李德生只能先上飞机,打算等见了周总理再问清楚。
等到了北京,李德生刚下飞机没多久,就收到了周总理的召见。没有换衣服的时间,李德生只能穿着军区的军装去面见周总理。
还没等李德生抵达周总理住所,便远远地看见了周总理一直在门口踱步,还不时的朝机场方向张望两眼。
这时李德生才认识到事态的急迫,随即命令司机加快速度。司机也不敢耽搁首长的进程,一脚油门下去,将车开到了周总理面前。
周总理看李德生到了,在见面握手之间便表明了让他去安徽的意图。怕李德生还不明白,周总理便邀其入房,解释了安徽乃至全国的严峻形势,希望李德生可以认真对待。
周总理认为,李德生身为12军军长,凭借上甘岭一役中的表现就完全可以处理安徽的事情。而且因为安徽隶属南京军区的缘故,派李德生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听着总理说话的语气,李德生也认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他虽然身处南京军区,但一直在军队的他并不知道外界形势的变化如何。多年的从军经验告诉他不能再这么安逸下去,拿血肉筑就的新中国就得拿血肉来守护。
李德生在离开周总理家后,立即前往了安徽。他本来以为只有一些大中型城市被波及,但是在抵达后才发现,一些小城镇也受到了侵害。
出于"万事究其原"的影响,李德生决定先前往省会合肥寻找解决的余地。
合肥上空这时已经硝烟弥漫,目所能及的建筑皆成为了掩体,两派之间也有着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大战一触即发。李德生在抵达合肥之后,没有停留,便让警卫员将车开到了"分界线"上。
当时的群众已经打红了眼,看到"敌人"竟然敢冲出他们的阵地,不由分说打了起来。李德生看到因为自己冲了出来,反而打破了平静的局面。
无奈之下的他只能先找地方进行掩护,躲好之后,旋即展开了原先预备的"宣传攻势"。
没想要这一宣传恰好使枪声小了下来,李德生趁势主动约谈两方代表。代表们看到是部队首长来了,也放下成见,纷纷前往。最终在李德生的努力下,合肥城内的"斗争"少了下来。
解决完了省会,安徽省剩下的城市也纷纷在李德生所部的调和下完成了和解。但即便这样,李德生还是在调解过程需要时不时的面对生命危险。
在调解芜湖的过程中,一方要求李德生独自一人走进房内谈判。警卫人员一听,死活不让军长一人过去,他们不了解屋内的情况,而且众多的例子摆在眼前,他们不敢让军长涉险。
但是没想到李德生说道:"怕什么,我死了他们的位置不就暴露了?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说完李德生一人走进了房门。
最终的结果很正常,李德生和他们谈判成功,他们也放下了武器。他们武器后,李德生又趁势大造舆论,宣传党的政策,终于平息了芜湖。
也是因为有效处理了安徽的事情,李德生这个名字映入了主席的眼帘,也有了在会议开始二人结识那一幕。主席说完舆论的力量后,旋即摆了摆手让李德生坐下,主席也正式主持会议。
虽然说会议中李德生没有与主席说上几句话,但主席却记住了这位和自己"同名"的同志了。
时间来到1969年4月,九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当主席再次听到李德生名字的时候,再次提出:"再让我看看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听到主席再次点到了自己,旋即站起来敬了一个军礼,这次他远没有上次那么紧张了。主席笑着对李德生说:"德生同志,你今年多大啊?"
李德生说道:"报告主席,我今年53了。"
"53了,53好啊,53。"主席呢喃道,随即摆了摆手让李德生坐下。
李德生也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只道是主席询问下自己年龄,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李德生却不知道,他53岁的年纪正是主席所需要的人才。为了促进国家的平稳发展,主席一直在践行着"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结合的行政模式。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李德生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司令员,奉命处理"九一三事件"残余。两年后,他被选举为中央副主席,和周总理、王洪文等人一起处理国家事务。
李德生就此进入仕途,本来他以为会就此平稳发展下去,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却打断了他的仕途之路。
1973年12月,主席为了促进共和国的平稳发展,决定互调八大军区司令员。南京的许世友与广州的丁盛对调,福州的韩先楚与兰州的皮定均对调,李德生也奉命与沈阳军区陈锡联将军对调。
令陈锡联没有想到的是,曾经他手下的一名普通干部,时至今日竟然站在了与自己相同的地位上。
说起来李德生与陈锡联的故事,倒可以从他们二人在长征时结缘说起。
1935年8月,红军因为战略需要,被迫进入草地。在进入草地之初,作为先锋官的红11师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作战,作为11师政治委员的陈锡联也因此身受重伤。
但因为当时敌军在后拦截,陈锡联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只能拖着受伤的身体与大部队一起进入草地。本来陈锡联是想着,要靠自己一个人独自通过草地,但随着周边环境的逐渐恶劣,陈锡联开始走的越来越吃力。
正当他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突然身后一把有力的大手扶起了他。陈锡联定睛一看,发现扶起他的人是李德生。
虽然李德生也受了伤,但明显没有陈锡联的严重。所以当他看到陈锡联步履蹒跚地走路的时候,瞬间明白陈锡联受了重伤,便决定脱离队伍来帮他。
也是在那几天的日子里,陈锡联终于得到了别人的照顾。饿的时候,李德生省下自己的粮食给他吃;渴的时候,李德生尽量想办法给陈锡联补充水分。
有的时候,陈锡联因为伤情恶化无法行走,李德生便将行李之类的暂时放在一边,背着陈锡联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待陈锡联感觉好点后,再次反身去寻找行李。
那时草地环境极其恶劣,与我们现在能够让骏马肆意奔跑的草地不同,那时虽名曰"草地",但其实就是一片沼泽地。稍有不慎便会深陷其中,倘若一动还会越陷越深。
但李德生却不怕这些,只要能把陈锡联安全送出草地,那么李德生的目的便被实现了。李德生记得,在八庙垭战斗中,是陈锡联派人将自己送到医院的;在他被开除党籍的日子里,是陈锡联听到消息第一时间便来安慰他的。
对于李德生而言,这份"恩情"他不能不报,虽然在陈锡联眼中,这些都不算什么。
也许真的是陈锡联的"不算什么"起了作用,在照顾陈锡联没几天后,李德生便被发现了私自脱离队伍,长官随即让他强制归队。
虽然李德生还想照顾陈锡联,但"军令如山",他只能就近将陈锡联委托给兄弟部队照顾。
所幸,这支被李德生寄予厚望的部队是红31军王近山部,他们也没有辜负李德生所托,认真地照顾了陈锡联一段时间。但最终因为自己部队伤员过多,只能再次将陈锡联转移出去。
这次接手陈锡联的是王建安,当时红军经过漫长的长途跋涉,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所以陈锡联也在王建安的帮扶下成功走出草地。
走出草地之后,陈锡联赶忙寻地就医,终在伤好之后利用职务之便将李德生调入自己麾下。过了一段时间,陈锡联又将王近山调入到自己手下,这也间接促成了李德生与王近山之间的革命友情。
1964年,王近山"英雄难过美人关",因为轰动一时的"铡美案",王近山被开除党籍,从公安部副部长降为了河南一农场场长。时值政治变革时期,王近山虽然想要复出,但在大局面前却显得十分微不足道。
但即便这样,王近山也在努力争取在中央面前表现的机会,也就在这时,李德生与肖永银进入了王近山的视线中。
自解放战争起,李德生就跟随王近山南征北战。襄樊战役中,李德生跟随王近山一起,巧用奇兵,"刀劈三关",在夺取多个关口后,一举破城。淮海战役是李德生也在王建山的领导下9天急行军,协助友军部队对敌军完成合围之势,一举获得战役的成功。
在后来的朝鲜战场上,李德生在王近山的指挥下出色的完成了金城防御战。在后来的上甘岭战役中,李德生临危受命,率领12军与15军一起抵挡住了美军的猛烈攻击。单围绕一座高地,我军便与美军争夺数十次,甚至李德生还率领我军击退了近百次的美军进攻。
直至现在,李德生因功被封为少将,甚至出任12军军长,在南京军区许世友的手下有着较重的话语权。王近山相信,李德生完全有办法可以帮助自己复出。
和王近山想的一样,虽然王近山还没有找李德生,但他却一直在谋划让首长复出。但毕竟这件事单凭一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李德生在刚萌生这个想法的时候,便找到了之前的老同志:肖永银与尤太忠。
彼时的肖永银就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尤太忠为27军军长、南京军区党委委员。所以王近山的三个老部下一商量,准备通过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这条路来让自己的老首长复出。
于是在王建山找到他们三人的时候,肖永银便建议王近山写"认错信",并经由他们之手送与许世友。许世友曾跟王近山有旧,在听到王近山想要复出的消息后,便听从肖永银的建议,将信递交给了主席。
主席在看完信后,经过多方商讨,终于决定让王近山复出,前往南京军区任职。
在抵达南京军区之后,王近山兢兢业业地做了一段时间。再过了几年局势平稳后,王近山正欲大展宏图,却因为病痛的折磨离开了人世。
在李德生收到王近山去世消息的时候,手中的电话不知怎么就突然掉了下去,眼中的泪也犹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不受控制。
李德生本来想前往南京参加王近山的葬礼的,但他突然想起在沈阳的工作,最终只能隔空远悼。
在被主席调到沈阳以后,李德生终于有时间可以把自己所创的训练方法运用于实践中,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后,他迫不及待地向中央展示了自己的训练方法,中央也特令他着手创办陆军预备役步兵师。
在创办过程中,虽然有许多的危险,但李德生也在带领着人们在一起努力克服。就在前一段时间刚克服一大难题后,李德生突然收到了王近山去世的消息。
李德生现在面临一个两难境地。
一方是曾经的老首长,在接到王近山去世的消息后,与他相处的每一幕都在李德生脑海里浮现;另一边是祖国发展的前途,从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李德生的一生经历了太多,他知道只有让中国发展起来,才不会受人欺负。
最终,李德生下定狠心,决定以祖国为首要目标,至于王近山,只能希望他泉下有知吧。
1985年,军委组织扩大会议,确定了全军改革的方针。会议决定,撤销原有的学院,组建国防大学为全军最高学府。李德生将军凭借着自己在沈阳地区的训兵成果,被组织任命为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兼任党委书记。
回归学校的李德生仿佛鱼儿入了深水,1961年其发现的"郭兴福教学法"成为了国防大学的必学课题。本着以院校教育为主的优良传统,李德生在一次与校长张震的商讨会上提出了以"深入学习与贯彻办校方向"为主要目标。
而且对于新兴的国防大学而言,做好理论知识建设与基础思想建设是他们必须实行的过程,这也是李德生与张震一起所探究的发展方向。时值改革开放,各种新思想的浪潮也在冲击着这所刚合并的新型大学。
李德生经常选择在学校基层"蹲点",亲自去体会那些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现场提供解决方案,这样一来解决了许多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国防大学也得以顺利发展。
"郭兴福教学法"也因为其独特的训练内容,为我军高级干部培训提供了新的方向。甚至在1985-1987年精简部队的过程中,这套教学法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此之间,李德生晋升上将,这是继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33年后再次授衔。之前他是因为军功受封,这次却是依靠多年以来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
也是因为他创立的训练方式,让中国出现了一种虽然兵员数量降低了,但兵种的素质却提到的奇特场面,这也是李德生晋升上将的一大重要原因。
1990年,李德生将军已经成为七旬老人,虽然忧心国事,但毕竟力不从心,他只能退居二线。即便如此,李德生将军依旧忧心国家建设事业。他没有去享受老年生活,反而选择与一些爱国同志共同创办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并担任会长。
以"联络海外爱国人士"为己任,以"激发爱国心"为导向,联合会是以李德生为代表的爱国人士的缩影,也是他们在晚年生活中能为祖国尽的最大的努力。
他还积极参与中共党史、军史的编撰工作,仅仅是为了记录那些遥远,却近在咫尺的革命生涯。
虽然与李德生一起经历革命生涯的人不在了,但是李德生却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些革命故事给传扬了下来。即便是现在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也是可以从中认识到革命先烈们为了追求民主所付出的代价。
1999年6月10日,陈锡联因病在京逝世。李德生闻讯后,不顾年龄的老迈,亲赴陈锡联追悼会。他已经错过了王近山的追悼会,就不能把陈锡联的再给错过了。
2011年5月8日,李德生将军似乎感受到了王近山与陈锡联在向他招手,便带着重燃而起的革命情谊,走上了追寻他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