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胡适总结了关于好丈夫的“三从四德”,即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说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此为“三从”;至于“四德”,则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他是这样说的,最终,也是这样做的。只是,这样一位看似对太太言听计从的“专情”男人,一生,却负了6位女子,著名的农学教授曹诚英便是其中一位。
1917年12月30日,在逃避了十三年之后,胡适最终还是娶了母亲为他安排的女人。这是他13岁那年母亲单方面为他定下的亲事,对方是大他一岁的农村传统女人,名叫江冬秀。
尽管出身于名门之家,但迫于封建礼教,江冬秀也只是读过几年私塾,简单地认识几个汉字。而且,受封建礼教影响,她还遵从着旧社会裹脚的习惯。
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按照辈分,算是胡适的表妹。在婚礼上,胡适是第一次见到这位表妹,也是在这一次见面中,他们都对对方动了些许的心思。
26岁的胡适,是留美归来的博士,也是北大最年轻的教授。长相英俊,气质儒雅,很难不让人动心。
婚后不久,胡适便回到了北京大学教书,他的妻子江冬秀也跟随着他去到了北京。至于曹诚英,则是按照家中父母的安排,嫁给了从小就定下的未婚夫。
胡适和曹诚英之间有了感情的升温,是在胡适去到杭州养病之时。
接受了新式思想教育的曹诚英,对于这样的做法,怒不可竭,也无法容忍。因此,她在哥哥的帮助下,与丈夫提出了离婚,彻底摆脱了这段痛苦的婚姻。
正巧是暑假时期,曹诚英学校放假。胡适便在杭州烟霞洞租了一间房子,两人便同居于此。胡适曾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载过两人这段相处的时光。
“九月十二日,晚上和佩声下棋(佩声是曹诚英的字)”。
“九月十九日,我讲了一个莫泊三故事给她听”。
不仅如此,两人之间时常也会有书信的来往,甚至胡适偶尔还会寄一些钱物资助曹诚英。对于胡适这样的做法,他的妻子江冬秀虽有微词,但只要胡适不提离婚,她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与胡适分别后,曹诚英并不是没有另嫁的打算。尽管无法彻底割舍对胡适的爱恋,但在回国后,她也结识了一位归国留学生,两人互有好感,也走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可是,无巧不成书,这位留学生的亲戚与胡适的妻子江冬秀认识。于是,对曹诚英有所怨恨的江冬秀,便在男方的亲戚面前透露了曹诚英曾经的恋情。这一下,便将曹诚英与那位留学生的好事搅和黄了。
曹诚英因此大受打击,心灰意冷之下,便动了去峨眉山出家的念头。听到这个消息的胡适,正在美国担任驻美大使,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友人传来消息,佩声到峨眉山去做尼姑了,这话使人伤感。”
最后,还是曹诚英的哥哥亲自去到峨眉山,才得以劝说曹诚英下山,继续回到学校教书。胡适也写信来安慰曹诚英,还给她寄了300美金资助她的生活。
之后的曹诚英,再也没有了另嫁他人的想法。在事业方面,她先后在安徽大学和复旦大学担任农学教师,并且还是农学界的第一位女教授。她研发的一款高产马铃薯,至今仍在东北地区种植。
至于和胡适,两人也保持着联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胡适不顾曹诚英的劝阻,毅然去到了美国,之后又去到了台湾。两人便也因此断了联系,只余下心头的思念。
退休后的曹诚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将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捐给了家乡建设。而她本人却是在清贫中孤独终老。
1973年,曹诚英因为肺癌,在上海去世。临终前,她嘱托自己的好友,将她葬在安徽绩溪县旺川的公路旁。她想:若是胡适百年之后魂归故里,一定是会经过这个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