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特辑丨郝萍: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果断睿智,雷厉风行,潜心肿瘤医学的博士医生;简洁精致,温暖随和,喜欢舞文弄墨的知识女性;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却在重庆西区医院肿瘤中心主任郝萍身上,毫无违和之感。

医师节特辑丨郝萍: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郝萍看诊画面。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辛勤耕耘收获诸多成果

1989年参加高考的郝萍,在高考志愿书第一志愿上,毫不犹豫地填上了第三军医大学,本科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肿瘤科临床一线,凭着锲而不舍的劲头,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业。期间,也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介入科进修学习。

多年临床工作的积累,为郝萍的救治病患和学术研究打开了一扇门。她先后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陆军军医大学临床新技术二级甲等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吴阶平科研基金项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科研课题等多个课题,在围绕肿瘤治疗的先进技术方面,收获了一批亮眼的“果实”。

过硬的技术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一名得到过郝萍精心诊治的肾癌患者,在一年后病情复发时,听说郝萍到了西区医院,就选择转至西区医院。

7月22日,郝萍被聘为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肿瘤患者救治方面的突出能力再次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阻击肿瘤是场“持久战”

2022年,郝萍来到了重庆西区医院肿瘤中心。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有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劲头,最重要的是对救治病患的那份热情,郝萍与西区医院的“气质”不谋而合。

坐诊、查房、科室病例讨论、疑难病例的多学科会诊、手术、科研……每天忙碌而充实,郝萍带领着团队却乐此不疲。

医师节特辑丨郝萍: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郝萍查看患者恢复情况。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作为肿瘤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郝萍一边紧盯医学前沿技术发展方向,一边带领团队开展新技术研发。在临床中,郝萍一直致力于恶性肿瘤从“绝症”向“慢性病”的转变。“医生不是在治疗患者的肿瘤,而是治疗得了肿瘤的患者。”郝萍说,治疗肿瘤如同打仗,要有打“持久战”的长远眼光,才能使患者的获益最大化。首先是对肿瘤准确、全面的诊断,同时要全面了解肿瘤治疗的前沿进展。有了对病情的全面把握,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医师节特辑丨郝萍: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郝萍在查房中。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去年9月,郝萍带领团队成功开展院内首例输液港植入术,在保护患者血管的同时,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随后开展了肿瘤的癌痛管理、肿瘤患教等,近日,又开始筹划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新技术。“无论是输液港植入技术的开展,还是新技术的引进,我和团队都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患者,肿瘤其实没那么可怕,有勇气面对就能做生活的强者”。

给患者“走夜路”的勇气

病房门口仿真插花的花瓶,预示着生命的丰富多彩;护士站绿植错落,向日葵向阳而生,展示着生命的活力;走廊里工笔花鸟画整齐排列,构成了别样的“艺术画廊”……每一个来到西区医院肿瘤中心病房的人,都能从这些充满治愈元素的空间里,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

医师节特辑丨郝萍: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科室布置细节。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对于这样做的初衷,“创意总策划”郝萍解释说,一直以来,不管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进入肿瘤科就感觉已经是“穷途末路”,特别是患者手术化疗后或肿瘤晚期的病人对自身疾病过度恐惧,而不良情绪又会对身体康复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恶化病情。因此肿瘤康复需要身心兼治,躯体康复、功能康复的同时,心理康复也不容忽视。

“希望通过环境的改变,给患者和家属传递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郝萍说,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是陪伴患者“走夜路”的人,不能改变夜的黑,但因为我们的每一个细节都会给患者增加“走夜路”的勇气。

医师节特辑丨郝萍: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病房内所有画作均为郝萍所作。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这便是我们的目标。”郝萍说。

郝萍坚信,面对穷凶极恶的病魔,总有一些人要冲在前线,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便是照亮肿瘤患者生命的那束光。(重庆西区医院 供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91 字。

转载请注明: 医师节特辑丨郝萍: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