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对月亮的天体崇拜。魏晋时期,已有中秋赏月之举。到了唐宋时期,中秋赏月已经成为民间盛行的活动。
中秋节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对月亮的天体崇拜。魏晋时期,已有中秋赏月之举。到了唐宋时期,中秋赏月已经成为民间盛行的活动。
唐人十分重视中秋赏月,不少文人墨客都曾留下关于赏月的诗歌。《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中记载,唐人的诗歌中,仅中秋赏月诗就有90多首。比如,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经写过关于中秋赏月的诗歌。
在唐朝,虽然还没有出现月饼,但已有了特别的“中秋玩月羹”这种专在赏月时享用的美食。
到了宋朝,中秋节已经成为重要节日之一。当天,宋人要赏月、拜月、放灯,还要吃月饼。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东京梦华录》中提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廷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赏月的同时,宋人往往还要举行拜月活动。男子的心愿一般是“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子则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我国中秋吃月饼之风俗起源于宋代,成型于元,盛行于明清。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第一次提到了月饼,这种小饼用之于中秋祭月。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所列的食单中也有月饼,可惜记载不详。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月圆”已成为一种民族心理结构。而月饼作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象征,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记者 李砺瑾)
来源:洛阳网-洛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