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果最大、战斗最激烈、过程最复杂、对手最强悍、以少胜多的大决战。淮海战役的缘起、发生、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早在1947年末,解放战争进入由相持向反攻发展的阶段。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取得了多次战役战斗的胜利,总兵力也达到了200多万人,但仍少于国军的300多万人。在中原战场,华野外线兵团有一半绝对主力北渡黄河在濮阳休整,为中央继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的第二个千里大跃进:南渡长江跃进闽浙赣做准备。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右起: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

当时远在西北的毛周中央(此时刘少奇和朱德已到河北阜平城南庄组建中央工委)的考虑是:要打破战争僵局,就要向国军深远后方出击,争取将中原战场的国军主力多吸引跟随南下,以便中原腾出手来打胜仗,也便于我根据地休养生息。这样,华野精锐的第1兵团就被选为渡江南下闽浙赣的执行者,而华野副司令粟裕就是中央选定的执行这一战略任务的指挥者。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华野副司令粟裕

军事决胜的原则,还是离不开孙子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是说懂得这个道理就能百战不殆,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军事指挥员都看《孙子兵法》,善于指挥作战的却不多,反而是失利的多了。决胜的根本点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并依据敌人的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克敌制胜准备,无论是军事装备、作战技术、地利、民情还是后勤补给方面。

如何才能打胜仗呢?基本的要求,就是对战的时候,己方得有火力优势(一次齐射火力)。这个火力优势,不是简单地指人马多、武器好、装备强,而是指对战的时候,己方能有效杀伤对方的火力有优势。不然即使有强大的武器装备和火力,被劣势敌人偷袭了来不及用上多少,也可能失败,或者虽然总体人数装备等占优,但局部却搞成了劣势,也很可能招致失败。这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机会所在。

粟裕首先考虑的是:华野第1兵团1、4、6纵队经过多次大战胜利,武器装备已经不亚于国军任何一个头等主力军或整编师。如果千里渡江南进闽浙赣,因为孤军作战,国军江南江北兵力仍然很强大,与之相比我方首先就失去了火力优势。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中央设想的千里跃进闽浙赣路线图

而中央估计的会吸引国军二三十个旅尤其是其几大主力尾随南下,因国军主力是重装备部队,不适合江南的水网地带运动,所以预计也会难以调动。如果不能调动国军几大主力如第5军、整编第11师等下江南,中原战场还是难以澄清,因华野第1兵团一抽调南下,中原我方就更加劣势。

最后,要想加速战争进程,就得集中起相对国军某一路兵团规模兵力的绝对优势,即一个野战军规模甚至更多,而且还要其他部队配合打援,相机歼灭国军主力如第5军、整编第11师等,才可能迅速改变战局,也就是要通过集中兵力打大仗,歼灭敌人的主力和有生力量,促进战局的迅速变化。而如果以跃进闽浙赣可能带来的损失数万人消耗,来作为江北打大仗的消耗,完全可以消灭国军一个主力整编师甚至兵团。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粟裕发给中央建议作战建军的子养电

据此,粟裕先是在子养电里向中央提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的意见,随后又上书中央,力呈暂不渡江南下,而是集中主力在江北打大仗,以改变中原战局的意见。中央对粟裕提出的建议很重视,特召他和陈毅一起去毛东进后的驻地城南庄会商。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1948年5月初城南庄会议期间留影

9月,粟裕集中华野全部4个兵团共32万余人,面对徐州国军3个精锐兵团17万人的可能增援,取得了攻克济南城的胜利,歼灭国军王耀武部10万余人,并俘虏王耀武,解放了山东。

9月24日,济南战役尚未结束时,粟裕鉴于徐州国军迟迟不敢北援济南,估计其应为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决战,这表明我发起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向中央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以主力向海州、连云港、两淮(淮阴、淮安)地区进攻,为中原决战准备战场。后人多把此建议称作“小淮海”。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华野大决战时期纵队及以上领导成员

后经华野与中央多次电文往来磋商,陈毅、邓小平随同陈谢兵团指挥部行动,率领中野部队4个纵队进至靠近淮海战场的位置,中央要求中野配合华野的淮海战役作战,粟裕随即建议整个战役由陈邓指挥,但陈邓以电台沟通不便为由,建议中央多直接指挥华野。

11月3日,尚在豫西的刘伯承致电陈邓并粟裕和中央,提出中野配合华野淮海战役作战的构想,指出陈邓此前的4个方案头绪太多,关键之处应为截断津浦线徐宿段。

鉴于国军徐州"剿总"收缩防守的意图,为抓住西撤的黄百韬兵团,粟裕于11月6日命令华野提前全线出击,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华野指挥部在筹划淮海战役

这时,解放战争的形势起了较大的变化,10月起东野开始进行辽沈战役,至11月2日结束,东北全境解放。

粟裕和华野副参谋长张震畅谈,于11月7日和8日两次建议中央,华野吃掉黄百韬兵团后,不必按原来计划向两淮进攻,而是向西进击徐州,力求将江北的国军主力抑留以逐步歼灭。中央复电同意,并指令华东、中原、华北三个战区全力支持。这是“小淮海”转向“大淮海”的关键标志。

11月8日,国军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的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华野一部越过其运河防线,拦住了黄百韬兵团东撤徐州的退路。

11月10日,刘伯承由豫西到达淮海前线,与陈毅、邓小平研究攻取宿县的计划。

黄百韬兵团凭坚固守,难以迅速歼灭;华中国军黄维兵团10余万人北上积极增援,遭到中野阻击。因中野大别山损失大重武器少,华野派了2个纵队前去协助中野进行阻击。

徐州的国军杜聿明精锐集团3个兵团(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以孙元良兵团留守徐州,以2个主力兵团即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倾力东进救援黄百韬兵团。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山东兵团副司令王建安

粟裕于11月14日适时调整部署,以山东兵团王建安、谭震林指挥歼灭黄百韬,以苏北兵团韦国清、吉洛配合宋时轮指挥的阻援兵团,阻击徐州之敌的增援。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苏北兵团政委吉洛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苏北兵团司令韦国清

11月16日,中央军委命令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前线总前委,统一领导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

南面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也北上救援,粟裕派华野6纵同地方武装一起阻击。

11月22日,华野全歼了黄百韬兵团5个军10余万人,击毙兵团司令黄百韬,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国军第7兵团司令黄百韬被击毙后的遗物

徐州的杜聿明集团鉴于黄百韬兵团覆灭,便向蒋介石建议撤离徐州,向西绕道永城南下,救援黄维兵团,并不按其国防部所拟定的走两淮地区南下。中央收到的情报是国军国防部的计划,故告知粟裕注意防止杜聿明集团往东南下两淮,或走连云港海运撤走。

而粟裕根据战场实际、交通便利等情况,判断杜聿明走连云港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无法短时间搜集足够的船只。如走两淮,因多是水网地带,且是老区,会走不快,能追上。最有可能向西绕道永城南下救援黄维,这也是对华野和中原威胁最大的。所以粟裕布置重兵在徐州以南徐蚌线两侧,既防止杜聿明集团沿津浦路南下救援黄维,又可兼顾东西。

果不其然,11月30日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撤离徐州,向西奔向永城。粟裕立即安排徐州南面7个纵队平行和超越追击,又鉴于南面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怕被围歼而缩回淮河以南的情况,从南线抽调拟围歼李刘兵团的3个纵队加入追击,终于将杜聿明3个兵团合围在陈官庄。至此,淮海战役大局已定,胜券在握。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华野参谋长陈士榘

为了尽快解决黄维兵团,粟裕向中野刘陈邓提出:可以抽调几个纵队加入攻歼黄维兵团,随后依据中野刘陈邓的请求,安排参谋长陈士榘率2个纵队和炮兵纵队一部南下支援中野。

12月15日,中野在刘伯承、邓XP和陈毅统一指挥下,在华野4个步兵纵队、特种兵纵队一部的参与下,以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担任双堆集总攻总指挥,一举全歼了黄维兵团,歼敌10余万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结束。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国军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被俘

12月17日,于战役发起10天后成立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第一次在华野指挥部会合,讨论渡江作战问题。会后刘伯承、陈毅前往中央开会,汇报渡江作战构想,邓小平留中野写攻打黄维兵团的总结,粟裕在野司指挥围困及随后的歼灭杜聿明集团。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在华野指挥部合影

为了配合平津战役遗留傅作义集团,华野遵照中央指示,在随后的两个星期内不做消灭杜聿明集团的部署,而只做攻势防御,并抓紧进行阵前休整和政治攻势。

1949年1月6日,粟裕指挥华野对陈官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近30万人,并活捉杜聿明、击毙邱清泉。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国军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俘

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40万人和中原野战军20万人参战,面对国军8个兵团、4个绥靖区共80万人,一举歼灭其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相当于方面军指挥部)、5个主力兵团、1个绥靖区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余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其中粟裕指挥华野16个纵队参战,直接歼灭国军4个兵团、起义1个兵团,共44万余人。

淮海战役中,无论从战役的构思、设想、计划、准备、建议统一指挥,还是抓住战机发起战役、建议小淮海变成大决战,以4个兵团应对敌6个兵团歼灭黄百韬兵团,协助歼灭黄维兵团,正确判断撤逃方向并成功合围杜聿明集团,以及最后全歼杜聿明集团,粟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毛主席的贴身卫士李银桥回忆说:淮海战役,主席说“粟裕立了第一功”。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毛主席与卫士长李银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727 字。

转载请注明: 淮海战役的缘起、发展和转折中的关键决策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