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起,途径甘肃、内蒙、陕西山西交界,再河南三门峡向东,奔流而下。再洛阳这里,黄河从奔腾不息到平缓流逝,也正是再这里曾经有一个渡口,再商周之际,曾经风云际会,上演了一段伐商兴周的传奇,这个地方,便是孟津。
津再古代是渡口的意思,正如天津是天子经过的渡口也称“津沽”、“津门”(和明朝永乐大帝有关,亲设天津卫),孟津自然也和一位天子有关,这边是周武王。而孟津再古代又被称为盟津,以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而得名。
万里黄河,从陕西山西之间峡谷而过,经过三门峡后,终于再洛阳逐渐平缓,流速降低,开始适合船渡,否则也不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位于三门峡灵宝),或许正是因为黄河再洛阳区域变得平缓,加上洛水,形成了河洛之地,也就是河图洛书的地方。洛阳位居天下之中,而孟津则是扼守洛阳黄河渡口的重要地方。
再夏朝的时候,孟津属于孟涂氏封国,孟津也成为中华民族孟氏的发源地和孟姓子孙后裔的溯源地之一。再商代的时候,由于孟津距离商朝国都(偃师商城,郑州商城距离很近),属于畿内地。商朝时,将国都周围千里之内的土地称为“王畿” ,属于国都直辖之地,为了防备西边过来的威胁,再孟津设立了孟津关。
孟津关北濒黄河,南依邙岭,有山河作托,关隘便于坚守,形成了以关制河、以河卫关的局势。因其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通往山西、河北的必经之地。由于孟津的地位如此重要,再商朝前期,一直都是属于国都的直辖土地,只是到了商朝后期,随着商朝都城迁往安阳殷墟,才逐渐失去防守。
于是,周武王号令天下诸侯,会盟孟津,准备对商王朝发起最后一击。约前1048年,周武王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王纣的反应,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周武王再孟津(今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史称“孟津观兵”。当时来了800诸侯国,不过由于东方的几个大国没有来,而且当时殷商有了防备,所以再孟津渡过黄河后,会盟天下诸侯,以时机不成熟,天命不可知的理由,返回陕西。
又过了几年,商纣王更加昏庸残暴,诛杀了比干等重臣,特别是对东夷展开攻势,商朝主力大军再东方。西周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即再次云集天下诸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东渡孟津,再孟津会盟台,周武王发出了著名的《太誓》,历数殷商的罪恶,号召天下反商,最终由于殷商主力来不及回撤,再加上商纣王拼凑的奴隶大军军心不定,直接战场倒戈,朝歌沦陷,殷商灭亡。
如今,随着黄河的不断改道,孟津的孟津关已经无法找到遗址,甚至就连八百诸侯会盟的会盟台,也只留下了一点遗址,不过悠悠黄河千载过,一切尽再光阴中。
会盟台遗址:
本文由每日文旅签约作者马会亮原创,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