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芃诗娆(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又是一年暑假。很多青少年学生以假期休闲之名,“正大光明”地重新投入和拥抱手机世界,熬夜刷剧、打游戏、看网络小说、刷短视频……根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将近33%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岁至10岁。青少年“数字原住民”的特征越发明显。
对于伴随智能手机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来说,手机屏这个方寸之地塑造了他们这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网络文艺作为智能手机的重要功能载体,带给青少年们很多新的体验和新的刺激,动漫、游戏、视频、轻小说、网络直播等各类新的文艺样式眼花缭乱,阅读网络化、影视IP化、推荐算法化、表达即时化等新玩法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由于青少年普遍心智尚未成熟,自控力较弱,并且在各类算法的加持下,网络精准捕捉并无限量推送青少年想看的内容。这就导致很多青少年沉溺其中,欲罢不能,以致虚度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甚至由于沉溺网络文艺内容引发的悲剧时常见诸媒体。所以说,广大青少年要着力提升网络文艺素养,提高在网络世界遨游的辨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网络文艺素养,需要做好“用”和“防”两篇大文章。网络文艺的内容丰富多样,用好了就能成为促进青少年成长与成熟的催化剂,他们可以从中获取知识、砥砺心灵、陶冶情操。人的成长与成熟,并不仅仅在于年龄,而是明白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的,还有一个就是“如何为”。面对纷乱、驳杂的网络世界,有必要引导青少年及时强化自主意识,明白是自己在“使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使用”,而且要明白什么是好的内容,是值得重视和学习的内容。有的网络专题节目,通过精确的语言和时尚的编排,传达着年轻一代的“后浪”们不追求世俗的成功而要追求精神价值和思想意义的想法,引发破圈式传播,赢得很多青少年积极响应。网络平台应该多生产和推送这样的作品,让正能量充溢整个网络世界。
“防”是难点。这需要家庭、学校和平台等各方力量的携手与协同。家长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比如户外运动、参加劳动实践、做公益等,均衡他们的业余时间,跟孩子有效沟通,就什么时候看网络文艺作品、看多长时间、看哪些内容等具体问题进行协商。特别是,家长要成为网络文艺的理性“用户”。为人父母,一有空闲,就机不离手,沉溺于网络世界,如何与孩子保持顺畅沟通!更谈不上有效引导了。学校要切实承担起教育责任,通过班会讨论、兴趣课堂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屏内的世界固然是个万花筒,但毕竟是个虚拟世界,只是现实生活的调剂和补充,而屏外的世界是广阔的现实空间,更加精彩、更加生动、更具活力、更有烟火气。网络平台有必要通过实名验证、时长限制、内容审核、偏好推送等技术手段,有效防范或限制青少年进行过长时间的屏幕使用,并且通过推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网络文艺作品,让广大青少年在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切实能汲取到有机营养,开阔视野,提振精神,强化信心,激励他们朝着壮丽而美好的目标奔跑。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1日 1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