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侃蓝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四世纪中期,哥特人在匈奴人驱赶下,在多瑙河上游进入罗马帝国东部。罗马皇帝拒绝哥特人对色雷斯的土地要求,公元378年8月9日,两军交战,这就是亚德里雅那堡战役。
一、罗马帝国危机不断加深,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奴隶制社会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为了克服这些危机,帝国当局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巩固已经摇摇欲坠的奴隶制度。
公元284年,戴克理先当政。他取消了元老院,建立完整的官僚君主政体,把帝国划分为四个大行政区,即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由四人分别统治。帝国全境分一百多个省,军团增加到七十二个,兵额在六十万人左右,军队分边防部队和内部机动部队。
公元306年,君士坦丁成了帝国的君主独裁者。他继续施行戴克理先的改革,创立了一个极端复杂的官僚机构,把官吏的名额扩充到很大规模,使得经济日渐枯竭,租税日益提高,人民的负担加重。帝国西部,尤其是意大利历经战乱,已不能成为帝国的中心,财赋所出多在东方。
帝国东部的文化大大高于西部,经济也比较发达,同时,对边境多事之区多瑙河下游,叙利亚等地的控制,又以东方为便。为此,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决定把首都迁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拜占庭城,定名君士坦丁堡。
到了公元364年,罗马帝国又有两人登基做皇帝。他们无法驾驭已经衰败了的庞大帝国。为了统治方便,他们把帝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瓦连第安统治西部帝国,他的兄弟法伦斯统治东部帝国。在这两个皇帝当政时期,帝国更加混乱和衰落。
二、哥特人被匈奴人驱赶到罗马
在罗马帝国的北方,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法兰克、阿勒曼尼、盎格鲁、撒克逊、伦巴德等日耳曼部落结成同盟,经常侵袭罗马边境。其中以日耳曼部落东哥特、西哥特人对罗马边境的威胁最严重,规模最大。帝国境内的奴隶、隶农和下层人民,深受罗马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他们把入侵的日耳曼人奉为“救星”,主动和日耳曼人联合起来,杀死地主,夺取土地。瓦连第安亲自率兵镇压反抗的人民,抗击日耳曼人的侵袭,结果不但没有任何效果,相反,瓦连第安本人却在交战中被杀死。
就在此期间,游牧部落匈奴人又从东方西侵。四世纪中叶以前,匈奴人是巴尔喀什湖以西一个强大的部落。一世纪以前,匈奴人的南侵受到打击,进而改变活动方向,开始向西方转移。到三世纪,北匈奴人在当地无法立足遂大举西侵。由黑海北岸向西,进入伏尔加河和顿河一带,组成匈奴联盟。
公元375年,匈奴联盟征服了东哥特,随后,他们又合力进攻西哥特。西哥特人抵挡不住,被迫向西逃跑。匈奴联盟紧追不放,把西哥特人挤到多瑙河边。西哥特人派人向法伦斯求救,请求帝国政府准许渡过多瑙河,到帝国领土上避难。罗马人感到,如果把这些壮丁和罗马人自己的军队集合在一起,就有了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队伍,同时又可减轻各行省征兵的负担,给国库省下一大笔开支。于是罗马政府同意收容他们。不过在渡河前必须交出一切武器。西哥特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才得以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但他们收买了收缴武器的罗马官兵,暗中留下了许多武器。
三、哥特人的暴动
西哥特人进入帝国境内后,允许供给的粮食不但不供给,相反,当地统治者还竭力在他们身上敲诈勒索。哥特人被迫出卖自己的子女以换取口粮。罗马人用一块面包一块肉,乃至一条死狗的代价,便换取一个成年的哥特人去做奴隶。在饥饿的威胁下,哥特人实在无法忍受,便揭竿而起。
当地的罗马军事统帅得知消息后,十分害怕。他找来哥特人的首领克利提吉尔恩,把他的随从卫兵杀死,以此来逼近哥特人妥协。哥特人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聚集起来,要求释放他们的首领。哥特人的首领面对威胁也拔剑相峙,毫不屈服。罗马人怕把事情闹大难以收拾,只好又放了哥特首领。
要挟首领的消息很快在哥特人中间传开了。人们怒不可遏,要求为被害的卫兵报仇。于是,在克利提吉尔恩的率领下,哥特人拿起武器,高举大旗,冲向罗马人的村舍,杀死罗马将领和士兵,从他们手中夺地武器武装自己。他们在色雷斯地区到处征战,杀死奴隶主贵族,焚毁庄园,夺取土地。
他们的行动得到当地奴隶和隶农的支持和响应,大批的罗马士兵也投向起义者。他们给哥特人带路,指出贵族藏匿财宝和谷物的秘密地点。哥特人到处焚杀,如入无人之境。
四、哥特人准备和罗马东部的军队决一胜负
正在叙利亚指挥对波斯作战的法伦斯闻讯后,准备立即撤回君士坦丁堡,同时命令在亚美尼亚境内作战的部队迅速前往色雷斯,又急派人通知他的侄儿、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要他出兵相助。
东罗马帝国的军队从亚美尼亚撤到色雷斯后,由于他们不了解当地地形和哥特人以骑兵为主的作战特点,没有采用小分队的游击战术消耗敌人的力量,仍以正规军团进行正面对垒作战,因而开始不断受到阻击和奇袭。
哥特人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备有铁皮的手盾、长矛和匕首。有的部落还使用锋利的战斧。他们战斗动作迅速突然。通常使用无数车辆结成的圆圈,称为“车城”,作为防御;进攻时,骑兵小分队从“车城”里突然出击,对敌实行攻击后,又迅速退回。这种作战方法在平原和高地上都是十分成功的。
罗马军在与哥特人的“车城”遭遇中,屡屡失败。但是哥特人的这种战术对敌人有坚固城墙的城镇也无能为力。因此,哥特人也就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样相持了好几个月,到公元378年,西哥特人获得东哥特人和匈奴人援助,所有的游牧民族组成了一个大联盟。在克利提吉尔恩的统一指挥下,准备和罗马东部的军队决一胜负。
五、罗马皇帝法伦斯决定御驾亲征
法伦斯回到君士坦丁堡后,心中惴惴不安。他的侄儿格拉提安在莱茵河上游打败阿拉曼尼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他的军队却无法战胜西哥特人。于是他撤换了原步兵统帅,任命西罗马来援的塞巴斯西安那为步兵统帅。
塞巴斯西安好接任步兵统帅后,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分发军饷,鼓励士气,安抚军心,接着从每个军团精选三百人,组成一支二千人的精锐部队。因为他深知现在的军团中,官兵惰气十足,除了会享乐和当逃兵以外,其余简直一无所知。他认为与其率领难以驾驭的这一大群乌合之众,还不如挑选少数精兵,对战斗更为有利。他把这些精锐部队稍事训练后,就率领他们出发,占领亚德里雅那堡。
第二天,他发现一支哥特人的部队正在希伯勒斯河附近抢劫,就率领一支轻装部队尾随跟踪。当天晚上,当敌人宿营休息时,他率军突然出击,歼灭了这支哥特部队。
这一胜利,加上了夸大性的捷报,使法伦斯十分高兴。也不等到侄儿格拉提安率领的援兵到达,就决定御驾亲征。这时侦察兵报告,有一支大约一万人左右的哥特人,正准备通过亚德里雅那堡附近向西进军。急于想夺取战果的法伦斯也没有分析情报是否准确,就立即率领一支复杂混乱缺少训练的庞大的队伍出发了。
六、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已全部返回,迅速完成了战斗的准备
到达亚德里雅那堡城边的时候,塞巴斯西安那要求皇帝不要再前进了。因为这支队伍人数虽然多但不能作战。法伦斯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率军在敌人必经之路结木为寨,挖掘堑壕,准备决战。正在行军途中的格拉提安也派人给法伦斯送来书信,劝他不要单独冒险出击,等他们到达后再一起作战。骑兵司令和其他许多人也都主张要慎重行事,最好等援兵到达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锐气。但是,一些宫庭谄媚奸佞之徒,却尽力怂恿法伦斯立即进攻,免得让格拉提安来分享胜利的荣誉。
哥特人的兵力还没有完全集中,为了争取时间做好准备,克利提吉尔恩派心腹晋见法伦斯,提出只要把色雷斯地区划给他们,他们就同意和罗马缔结永久性的和约。法伦斯根本不考虑这个要求。
公元378年8月9日清晨,他把行李、辎重都留在营寨,文官大臣、金银服饰首饰留在亚德里雅那堡城内,就率领大军出发寻找哥特人决战。
这一天,天气异常炎热,加上道路坎坷不平,罗马军前进十分艰难。下午两点左右,侦察兵报告说,发现敌人的圆形“车城”,离亚德里雅那堡大约十二公里。
法伦斯急忙命令罗马展开阵势,可是罗马兵早已疲劳不堪,行动迟缓。右翼的骑兵很快就展开,接着是步兵方阵,左翼的骑兵却拖拖拉拉,散落一片,经过很长时间才集合到指定位置。如果这时克利提吉尔恩的军队准备好了的话,这是攻击的最好时机,可是,他的骑兵主力出去搜掳给养还未回来。
在等候骑兵主力返回时,他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派人去迅速召回骑兵主力,同时派代表向法伦斯假意求和,以拖延时间;二是在平原上焚木放火,破坏罗马人的战斗准备。罗马士兵因为天气炎热,本已疲惫口渴,这样一来,行动就更加困难了。
法伦斯的兵力虽然基本展开,但他的兵力处在狭窄的地形上,不便作战。哥特人的车城位置在有利地形上。从战术上看,罗马人要想攻克这个车城并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法伦斯也希望能获得时间,调整其部署,所以,当哥特人的代表来到之后,他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派来的代表都是些下等人,假使克利提吉尔恩真心诚意想缔结永久和平条约的话,那么应该由首领亲自来。克利提吉尔恩也趁机向法伦斯提出条件,要求他们派出贵族作为人质。法伦斯同意了这些提议。就在这谈判的烟幕下,哥特人的骑兵主力已全部返回,迅速完成了战斗的准备。
七、罗马皇帝战死
一个意外的事件促使战斗迅速发生。当法伦斯的使臣作为人质,快要到达对方车城时,跟随而来的那些弓弩手,却既不请示又不准备,就突然地向对方“开火”了。使臣感到情况不妙立即返回。然而,这正中克利提吉尔恩的下怀。于是,战斗开始了。
旷野上,联合的哥特骑兵如同闪电般地冲向敌阵。罗马军右翼骑兵立即应战,但在哥特人强大力量的压力下,很快就被击败了。这时,罗马左翼骑兵快速前进,直扑车城。而哥特骑兵集中击溃罗马右翼的骑兵后,又迅速转向左翼。罗马左翼骑兵单独作战,众寡难敌,接着也就全部被粉碎了。
罗马骑兵全部被击溃后,他们的步兵也就独立无援,失去保护。尽管如此,他们仍企图重新调整阵势,进行最后决战,可是队形还没有调整好,哥特骑兵就冲了过来。罗马士兵挤在一起,连刀都无法拔出来。战场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
罗马士兵看不清天地,看不清敌我,看不清射来的箭石,任凭敌人冲击无法抵挡。到处只听到喊杀声和惨叫声。
这时,克利提吉尔恩又把车城中的步兵投入战场。罗马人被围在当中,前无退路后有追兵。他们知道出路只有一条:拼死突围。于是,他们拼命厮杀。双方士兵大声呐喊,刀枪剑斧和盾牌在空中挥舞。哥特人有的虽然被削断了腿筋或被刺中腹部,生命已经垂危,但他们仍在拼杀。罗马士兵也是一样,长矛折断了,就拔出剑来继续战斗。鲜血染红了整个战场,到处是死尸。但是,双方士兵就在这死人堆中穿行踩踏,奋勇杀敌,无法怜悯。最后,罗马士兵终因饥渴交迫,疲惫不堪,被哥特人突破了阵地。
当罗马步兵主力四下逃窜时,法伦斯的近卫军也丢下他们的皇帝各自逃跑了。罗马预备队急忙赶来援救,可是等到优势的敌人追来时,他们什么也不顾,各自溜走了。夜幕降临时,法伦斯隐藏在普通士兵中,他身受重伤,在死尸之间慢慢爬行,最后倒下死去。
八、战争的影响
亚德里雅那堡战役结束了。此战罗马军队全军损失三分之二,约四万余人,阵亡的将领除法伦斯外,还有步兵统帅、骑兵司令和其他许多显要的指挥官、宫庭大臣。
此战在整个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突出地证明,在突击战中,勇敢是取得胜利的首要和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表明,古老的方阵和军团战术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活力。古代步兵队形的阵势挡不住能够破坏盾墙的骑兵冲击。在投射力量和防卫兵器没有重大变化的时代,骑兵成了战争中的主力。
亚德里雅那堡战役是一个划时代的战役,它决定了罗马帝国的命运。在罗马历史上,除了象坎尼战役那样遭到过类似的惨败外,还没有一次具有如此决定性的作用。
法伦斯死后,提奥多西就任皇帝。他不得不承认让西哥特人定居在今南斯拉夫地区。但是,整个帝国已经衰败,无法再保持它那庞大领土的统一。公元395年,提奥多西出于无奈,正式承认将帝国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存在的国家。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