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静安“斜桥三大家族”的故事,你知道吗?

上海有两个地方被称为斜桥,一个在今陆家浜路制造局路口,一个是泛指今南京西路、吴江路、成都路一带。今天我们要讲的“斜桥”,指的便是后者。

“斜桥”的由来

斜桥并非桥斜之意,是因为 当年吴淞江(今苏州河)的支流东芦浦从北往南弯弯曲曲从这里流过。这里的小河浜,名为石家浜(又称石浜)。

当年,河西有著名的娱乐花园张园,河东有英国乡村俱乐部(上海广电大厦现址)。为交通方便,双方协作在河上架了一座木桥。 由于与桥相通的马路(今吴江路)的走向也是不规则的,河又是弯弯曲曲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桥都是斜的,所以被称为斜桥。斜桥因其水清树密,景色宜人而闻名旧上海。

老静安“斜桥三大家族”的故事,你知道吗?

现在公惠医院内的“斜桥弄巨厦”

到19世纪末,上海兴起填浜筑路,石家浜亦被公共租界以市政建设之需,填筑为马路,便以桥名命路, 从此称之为斜桥路(又称斜桥弄)。当时,常有外侨情侣来此憩游,又称此地为Love Lane(译为爱情弄)。1936年,该路名为“纳物巷”。 1943年10月,更名为吴江路至今。

“斜桥”三大家族

1880年前后,盛宣怀在 斜桥(今广电大厦)一带购地105亩,修建了盛家花园豪宅。设计上中西风格结合, 既建有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又有大片西式的花园草地。这片草地后来还一度成为当年上海最著名的东华足球队的训练场地。

尽管盛宣怀在上海等地置有大量的房地产,但最早的还是在斜桥,所以盛家在习惯上称斜桥的住宅为 斜桥老公馆(世人常称为“ 斜桥盛公馆”)

老静安“斜桥三大家族”的故事,你知道吗?

盛宣怀斜桥老公馆旧照 章正元/供图

在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盛宣怀档案中有许多信件,盛宣怀斜桥老公馆收信人一栏写着“上海斜桥盛大人收”。盛宣怀逝世的讣告也称“殡仪在斜桥盛宅举行”。

当年在斜桥路附近,原有几处很有名的建筑和花园,除了张家花园、英国乡村俱乐部(又称斜桥总会)外, 与盛宣怀家一墙之隔的是晚清时期上海道台(清末上海地方最高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市市长)的花园住宅。1882至1886年间,时任上海道台(即分巡苏松太兵备道)的邵友濂曾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处府邸。

老静安“斜桥三大家族”的故事,你知道吗?

1947年地图,这块区域基本上是 原来盛宣怀公馆的范围 图片来源:岁月拾萃图片来源:《岁月拾萃》

与邵道台一墙之隔的是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的家。这三家几乎囊括整条斜桥路的地盘。由于这三家都有豪华、气派的花园式宅院,又都邻近早期外国人在沪的娱乐中心——斜桥总会,因此有“斜桥盛府”“斜桥邵府”“斜桥李府”称。邵道台的大儿子邵颐,娶的是李鸿章的侄女,二儿子邵恒,娶的是盛宣怀的女儿。可见三家之亲近的姻缘关系。

不复存在的盛家老公馆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江苏武进人,祖上世代为官。1870年投入督师入陕围剿回民义军的李鸿章麾下,甚得信任。他虽非科举出身,却受李鸿章之识,拔从天津海关道,渐升为邮传部尚书,晋封宫保,故人称为盛宫保。他 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将之一。1873年任上海轮船招商局会办,后升督办,从此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盛宣怀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商父”,他领风气之先,开机械工厂,办新式学校,倡金融、交通诸业,设轮、电、路、矿诸局,成为洋务运动要角。盛宣怀所兴办的事业,基本上都是当时的新事物,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贡献的。

老静安“斜桥三大家族”的故事,你知道吗?

盛宣怀老年肖像照 章正元/供图

盛宣怀的晚年生活就在斜桥老公馆里度过。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故世,灵柩停放了一年半之久,后安葬常州。1917年11月19日上海《民国日报》中的《盛宣怀出殡纪盛》一文,记载了18日 盛家花费30万现大洋(银圆)大出殡奇观:

出殡自今南京西路成都路口寓所出来,往东经过今南京东路至外滩,再转至北站,以花车运柩至常州安葬。送殡队伍前有巡捕开道,后有各种仪仗86套之多。既有洋号枪旗,又有清代衙门执事;有道士也有和尚;百余名前清卫队和现代的铁路机车、汽车混合;广东锣鼓和西洋军乐队同行,可谓五花八门。沿途设祭棚、路祭桌无计其数,队伍长达5华里之遥。观看大出殡者人山人海。可称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出丧。

斜桥盛家老宅因子女分家不断分割,以后又随市政建设筑路、拓路, 原貌已不复存在。旧址残留的一部分曾办过建承中学和新成游泳池,但随南北高架路建设也已经拆除。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04 字。

转载请注明: 老静安“斜桥三大家族”的故事,你知道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