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去世后,一般都有庙号。人们熟悉的莫过于高祖、太祖和太宗。
通常人们的理解,太祖高祖这庙号,一般用于开国帝王。而太宗,一般是第二个帝王。
有人总结,庙号为"祖"的是有功,比如高祖太祖世祖这类,要么有立国之功,要么是立国前使得家族兴旺的重要人物。
而能用"宗"作为庙号的,往往要求这位帝王必须有"德"。这里的"德",每一个庙号体现的内容都有些不同。
那么作为最出名的庙号"太宗"的德,体现在哪?那就有些奥妙了。
实际上,"太宗"并不是王朝的第二个帝王专用。只是大部分的朝代,第二个皇帝的庙号很巧合的使用了这个"太"字而已。
比如,汉文帝刘恒,庙号是太宗。但他是汉朝第五个帝王。
朱棣也如此,他是明朝第三位帝王,庙号也是太宗(成祖是嘉靖给上的庙号)。不过,他登上皇位后并不承认朱允文是第二位帝王,还把朱允文时期的年号改成"洪武",这表示朱棣是继承朱元璋的帝位,符合宗法。
那么"太宗"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
这得从历史上寻找答案。
一、历史上的"太宗",原本都不是继承人,继位方式都有些曲折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宗",出现在商代初期,他就是商朝开国帝王商汤的孙子太甲。
尽管他是汤的嫡长孙,如果按照后来周代的宗法制,他应该是合法的继承人。但商代继承法是兄终弟及,无兄弟才传给儿子,所以太甲一开始并不是继承人。
实际上,他和刘恒一样,是商代第五个帝王。
太甲的爷爷商汤没有兄弟,而他父亲太丁又在商汤之前去世,于是王位落在了太甲两个叔叔身上,没想到俩叔叔也是短命鬼。
按理说,这王位应该传给两个叔叔的后代才对,不过在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商王朝开国元老伊尹的支持下,太甲得以继位。
当然这期间也有伊尹把太甲流放了的著名历史典故。
太甲去世后,庙号为"太宗",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宗。以他曾经被流放的经历看,这"太宗"庙号,颇具意味。
自太甲起,历朝历代的太宗,基本上一开始都不是继承人。
二、两汉魏晋时期,太宗皇帝原本与皇位无缘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原本皇位也轮不到他。因周勃等发动政变除掉吕氏集团,这才被立为皇帝。
三国时期吴国的太宗孙休,是孙权的第六个儿子。他是因为大臣发动政变,废了孙亮后,才被拥立的。
晋太宗司马昱,是司马睿的小儿子。桓温废了他侄孙司马奕,拥立他为帝。
三、南北朝时期众多太宗,只有一个人是皇位继承人
后赵的太宗石寇觅,是儿子给他追封的,他压根没当过皇帝,并且他也只是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远房堂兄弟。
前凉的太宗张茂,得以继位,是因为他兄长被杀。等他去世后,还把君位让给了侄子。等他侄孙继位后,就给他上了庙号太宗。
其他如慕容冲、苻登、刘彧,都是自个发动政变上台,庙号也为太宗。
南梁太宗萧纲,是侯景发动叛乱推上去的傀儡。
只有拓跋嗣,这位北魏太宗既是长子又被立为太子。不过他登基也是靠着政变,杀了政敌上位的。
四、从唐代到清代,历代太宗上台不是政变就是战争
这段历史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最著名的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历史上赫赫有名,他是从大哥那儿夺取的继承权。
赵光义,留下了斧影的传闻,从兄长那里继承的帝位。
朱棣的靖难,也是明代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皇太极,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清太宗,上位的时候也是充满尔虞我诈,期间也有着政变的影子。他和代善等人的恩恩怨怨,那一时也说不完。
辽朝太宗,著名木乃伊耶律德光,是阿保机的次子。上位的时候同样是压过了大哥耶律倍,耶律倍甚至不得不逃亡。
或许只有窝阔台上位时算是有遗嘱,不过这过程一波三折,拖了两年,中间不乏内部的战争。毕竟他只是储君之一,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既不符合中原的嫡长子制度也不符合草原的幼子继承制度。
五、"太宗"实际上指的是小宗成大宗
自周代以来,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是我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核心内容。但现实情况却是有好多继位方式并不遵从这一古老的传统。
这其中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上面列举的众多太宗的即位方式,多少有些政变的因素。也有一些是家族的嫡系血脉断绝而继位的,比如南宋帝位最终回到赵匡胤的血脉上,比如嘉靖继承堂兄的帝位,光绪入继等。
但"太宗"一系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些帝王并不是入继大宗,反而是取代了大宗,以便让后代成为帝王世系。有一点抬高了自家在皇家里的身份的意思,简单说就是家主换人了,不是原来的一支掌控权力了。
或许,"太"字的奥妙就在于此,比大还多一点嘛!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这历代"太宗"的上位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这种破坏了传统的行为,多少令人有些诟病。
但好多太宗,却都是能力出众又强势的君主。这等他们过世后,庙号的选择,可就有点儿难办。
他们有的有着堪比开国帝王的"功",但从孝道的角度说,又不能在庙号上反应出压过先辈的迹象。
这时候,只能放弃"功"的考虑,从"德"出发。这个"德"又不应该是一般的德,必须是一个让后来继位的帝王达不到的标准。即必须证明这位帝王的开拓地位。
而"太宗"最大的"德",或许就是抬升了他这一支在皇族中的地位,他的后代必须承认他的这种功绩。
毕竟继承了大统但又不失身份嘛,比起袁绍或者光绪那种过继出去的,实在是强多了。
总结:
自古以来,这名得正,言必须顺。如果名不正,士大夫阶层们总会有一些春秋笔法。因为迫于权势的关系,面对帝王的时候,掌控天下礼法解释权的儒家还是得做一些变通。"太宗"就是变通的一种方式。
就庙号这事儿来看,深受儒家影响的学者和官僚,总得留一点玄乎的东西让人们去猜测背后的历史玄机。
首先,他们得承认这些帝王的功绩。其次,他们又对太宗们上位颇有微词,毕竟不是继承人却取得帝位,多少有些破坏儒家遵从的礼法。
那如何给人暗示呢?"太宗"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个好庙号,但人们一琢磨这"太"字,比大还多一点,里面一定有些不那么光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