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光是催促孩子们将玩具绘本物归原位、洗澡刷牙上床睡觉,就快要失去半条命。总是期待孩子能自律,自己就不用再像老妈子似的碎碎念了。但在因应疫情居家工作后,才发现自律其实是违反人性的,连大人们都很难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规矩行事,更何况是孩子?
这几个月因疫情,许多公司采用在家工作的模式,或是分组异地上班。你是否发现有些合作单位的工作进度变得缓慢?你是否发现有些窝在家的朋友,身材因为无节制乱吃而开始慢慢走样,精神气色也因为熬夜看剧变得憔悴了?
跟着孩子一起自律
偏偏有一群人完全不同,他们利用疫情期间彻头彻尾改变,因为运动量增加,体力跟身材都变好,因为阅读量提升,应对分享的内容含金量惊人,有的开始种植物、练厨艺,因疫情多出来的时间在这些自律者的应用下,成了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自律比智商更能预测一个人未来的学习表现、工作成就及身体健康,放眼望去世界各大企业的创办人,虽不一定各个都是名校出身,但每个人的自我要求工夫都超出常人许多。所以,除了把专注力放在孩子们的学习与才艺上,或许,我们更应该跟着孩子们一起培养自律的工夫。
1.明白自律后的好处
在我的强者朋友群当中,我发现不用打卡上下班的自由工作者们,才是生活最自律的一群。大家所熟知的自由工作者:名作家村上春树,他也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写作,天天跑步十公里,规定每日产出十页稿纸,每页400字。
我相信他们都不是天性自虐,而是非常明白自律带来的好处。例如村上春树就曾经表示,若他想写出有力量的东西,他有职责保持强壮的身体,把自己当作优质且畅通的管道,力量才能流动。
自律才能带来自由,若不想被时间金钱压力追着跑,唯一办法就是跑在他们前面。发现有蟑螂才打扫、被雨淋湿才补屋顶,不如规律辛勤的维持屋况,才能自在的享受干净舒适的家。
自己明白自律的好处后,更可以理直气壮的传授给孩子们,定时打扫房间就不会踩到父母恼怒的地雷,回家立刻写作业,就不会在想吃水果时,被要求写完作业才能吃,这不是相同的道理吗?
2.协助自律的方法:设立目标、找支持团体
我一个朋友是合同工,很担心收入没保障,所以想准备考研,但下班后回家还要带小孩,总觉得挤不出时间,其实,一个屋檐下的婆婆很愿意带孩子,朋友觉得陪伴孩子少、加上惰性,总给自己找借口,没静下心来看书。其实她很清楚自律的好处,也知道自己必须对抗惰性,才有办法准备好考试,替自己跟孩子另寻更好的出路。但她就是做不到,怎么办才好?
我建议她做个计划、设立短期目标与奖励。即便设立的目标模糊不清,也会让成功机率提升20~30%。而若你设定的是具体实践的目标,达成率则可能从22%提升至62%。我也建议她去大学考研教室,或者通过有些平台的线上备战考研教室,再或者找一群一起准备考试的朋友们,每天互相监督进度,并协请身旁的老公或亲友不时提醒自己目标何在,随时帮自己锁紧发条。
3.从小目标开始,养成自律能力
其实自律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渐养成,就像近来众人推崇的原子习惯,从小处开始改变,而且要小到不会引发自己的抗拒,但长期维持又足以产生改变的力道。试着跟孩子们一起订立一个自律的小目标,例如早起、喝水2000cc、在规定时间不使用电子产品之类的,并让孩子们也知道:这对爸妈来说,其实也没那么容易,我们一起尝试。
在养成自律的过程中互相提醒与鼓励,时不时的颁发奖励,维持继续的动力,并在小目标达成时,彼此肯定‘我们慢慢成为自律的人了!’,除了增进信心之外,更可以营造全家人共同努力的团队氛围。自律才能律人,碎念孩子没有纪律之前,也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无法在没人管束的情况下规矩行事。自律才能自由,培养自己与孩子成为自律的人,替生活争取最大的自由程度,或许才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棒的人生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