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与皇太后、皇后率文武百官等100余人到中岳庙祭拜。而此时,越南使者携带9只玉如意风尘仆仆赶到京城,结果扑了空。
当得知乾隆在中岳庙祭拜时,越南使者也随之赶到了中岳,亲手将礼物交给了乾隆。乾隆收到礼物,非常高兴。
乾隆祭拜完后,并没将9只五色玉如意带回京城,而是把它们御赐给了中岳庙作为镇山之宝,也用于每年祭祀所用。
作为当时来讲,这9只玉如意既是御赐之物,又是稀世珍宝,中岳庙必定有些惶恐,唯恐国宝遗失,承担不起责任。
再加之中岳庙人手不足,安保设施有限,于是就把玉如意交给登封县衙保管。
登封县衙对钦赐宝物,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特意修建一间房专门供奉玉如意,并规定只有皇帝祭拜中岳庙才可以拆封使用,其他人一概不许拆封。
在如此严密保护下,玉如意也安然无虞多年。
一直到民国初年,河南督军赵倜将玉如意强行索走、据为己有。
冯玉祥任豫督后想尽办法才讨回,并将玉如意交给当地博物馆,后来又转河南教育厅保管,再没归还登封。
抗战时期,国民党河南政府恐宝物落入日本人之手,将9只玉如意随50箱河南文物运到重庆。1949年,国民常溃败,玉如意被运到了台湾,收藏在台北历史博物馆。
最初,台北历史博物馆在展出这一组9只玉如意时,也曾注明了玉如意的来历,但有一段时间,玉如意的来历与说明都不注明了。
有一次展览中,出生在登峰脚下的杨祥麟先生发现这一疏漏,就发起了呼吁,台北历史博物馆才重新注明玉如意来历:
但是,玉如意一路辗转流离和几经易手,也不免让很多人生疑:
台北历史博物馆那段时间,为何不标明9只玉如意的出处?确实违背了文物展出的常规,为何要这么做呢?是工作疏忽还是其他原因?
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合理而权威的说法,仍然是谜团。
我们来看看玉如意~~
台北历史博物馆保存的这一组玉如意9只5色,
为何是9只5色呢?
这象征着拥有无上权力的九五之尊,以及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寓意。可见越使送这组玉如意,很有创意与诚意。
还有,“如意”的功能很接地气。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意也由以前的一种世俗而实用的日常用品,变成一种象征吉祥如意的吉祥物。
人们也会把“如意”做得非常精美,以玉、竹、骨等材料雕刻而成,头部呈灵芝形或云状,柄稍微弯曲,供人们赏玩或瘙痒等之用。
如意虽是一件普通俗物,但颇受古代统治阶级的宠爱。在新皇即位、后妃生日等节日时,王公大臣都要向皇帝后妃等进献如意。
当然,清代帝后也会将如意赏赐给身边亲信臣子,或作为外国使者来朝时的馈赠礼品。
还有,如意在清朝地位极高,前面文中提到的9只玉如意就是越南使者向乾隆皇帝进贡的礼品。
对于玉如意,大家怎么看?~~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国家宝藏》,里面讲述了100件经典文物及其故事,让大家更好地探寻宝藏背后的中华遗产,寻觅古国废墟中的中华文明。
我泱泱大中华上下5000年悠久历史,诞生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文明,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与宝藏,当属义不容辞。
读书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读书就要读经典好书,中华文化等您来弘扬,中华宝藏等您来探秘~~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