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卫青、霍去病能大破匈奴,汉军这些“神兵利器”,你闻所未闻

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别率军5万出定襄和代郡,兵发漠北,一场真正的决战就此揭开了序幕。卫青遭遇匈奴单于主力,一战功成。霍去病深入沙漠两千里,大破匈奴左贤王部,兵锋直指匈奴腹地,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礼,威震华夏。漠北决战后,“漠南无王廷”,汉匈之战,汉军大获全胜。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史诗大战,威胁华夏北境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得到了基本解决。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卫青霍去病的奇谋骁勇,都是汉军能够击破匈奴铁骑军团的关键因素。但是其实在英雄的光环下,很多人都忽略了此时的汉军,已经成长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无论是在单兵素质还是多兵种协同作战,都要领先于同时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军队。特别是汉军的武器装备非常先进,一些“神兵利器”,更是成为了汉军克敌制胜的决定因素。

移动长城—武刚车

关于武刚车的记载最早是在春秋吴孙所著的《兵法》中,“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这种战车长约6.6米,宽约4米,两侧绑有长矛,前方设置巨盾。体积庞大,攻守俱佳的武刚车可以作为士卒战车,车身蒙上牛皮犀甲,再在内部开射击孔,为弓箭手提供绝佳的进攻场所。移动堡垒,武刚车可谓是最早的坦克雏形。

同时武刚车还可以作为运输工具,作为运兵的兵车,或者运输粮食、武器等辎重。更绝妙的是,武刚车还可以实现赤壁之战曹操水军采用的“铁索连舟”,将武刚车用环锁扣在一起,就是钢铁般的长城壁垒。

虽然武刚车被记载的历史很早,但是却几乎没有出现在先秦时代的战争中。真正将武刚车第一次运用于实战的,就是西汉名将卫青,武刚车的第一出场,就是巅峰时刻。漠北之战,卫青出塞千里,遭遇匈奴伊稚斜单于主力,武帝时期汉匈的最后一场大决战,一触即发。

卫青所部兵马要远远少于单于主力,特别是在李广部因为迷路未能及时出现在战场的情况下,汉军主力骑兵5000人,而匈奴骑兵多达万余。卫青见匈奴军早有准备,便下令将武刚车环绕为营,在大漠之上,顷刻间筑起了一道匈奴骑兵无法突破的长城壁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汉军骑兵在武刚车的掩护下,对匈奴发起冲锋,大破单于主力。武刚车的第一次出场,也是唯一一次在大战的使用记录,就帮助汉军决战大胜。

近兵之王—环首刀

这是当时世界上工艺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冷兵器,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它的出现,是人类兵器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环首刀出现在汉代,刀身纤长,挺直,少部分带有内弧,拥有极佳的平衡配重效果,还有挂手的绳套,加强了握持的稳定。

环首刀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专门为骑兵而打造。汉朝还没有出现马镫,骑兵作战难度非常大,当时的近身武器汉剑,不仅不利于劈砍,而且双面开刃不利于马战。环首刀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单面开刃,刀身直窄,刀背厚实,攻则挥砍凌厉,守着稳如泰山。搭配同样汉代特色的盾牌“钩镶”,又成为步兵作战神器,能够克制长杆兵器的冲击,攻防俱佳。

同时,汉代的兵器冶炼技术以及非常先进,钢铁复合工艺将环首刀进行反复的折叠锻打和淬火,更是让这种长刀彻底脱胎换骨,坚硬无比。所以很多人都说,真正打败匈奴的,不是汉朝,而是环首刀。

骑兵天敌—汉弩

弩是中国古代的特色远程武器,也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常见兵器,秦朝名将蒙恬北击匈奴时,就是利用秦弩克敌制胜,所以弩虽强,却算不上有多神秘,但是汉弩,并不是普通的弩。时势造英雄,这一点同样可以用在兵器的发展史上,西汉,也是强弩的一次革命。

汉弩的革新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刻度。汉弩在秦弩的基础上,添加了瞄准辅助的刻度标注,简单地说就是枪战游戏狙击倍镜里的刻度标。弩的可怕在于强大的伤害力,一旦让强弩能够计算距离,精确瞄准,则是真正的战场杀手。

第二点则是汉弩用铜弩廓取代了木弩廓,极大地增强了弩身对拉力的承受。优秀的弓箭手可以拉开70公斤的强弓,射程60米左右,而汉弩可以承受的最高拉力达到了370公斤,射程超过了500米,这一点连现代很多狙击步枪都无法媲美。

弓弩是骑兵的天敌,无论是在长城守备,还是沙漠决战,强大的弩兵都能给与匈奴骑兵的冲锋以极大的杀伤。汉朝有专门的弩兵部队,这支噩梦般的军队,让骄傲了几百年的匈奴骑兵,闻之丧胆。

所以你能够想象下这样一个场面,在广袤的沙漠戈壁上,汉军用武刚车环营结阵,用汉弩对冲锋的匈奴骑兵进行第一轮消耗。等到匈奴在铁桶般的防线前锐气尽失的时候,手持环首刀的汉军骑兵冲出营阵,发起总攻。卫青、霍去病率领的这支汉军,在面对匈奴时几乎百战百胜,除了上兵伐谋之外,先进的武器,也是头号的功臣。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45 字。

转载请注明: 为何卫青、霍去病能大破匈奴,汉军这些“神兵利器”,你闻所未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