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海外陪读妈妈的自述:美式“鸡娃”VS中式“鸡娃”,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看点 教育竞争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都出现普遍的“鸡娃”式育儿,由于社会不平等和教育高回报率,父母将其视为某种理性和必然选择。在西方国家,“鸡娃”也被称为 “精细育儿”。笔者的女儿在加拿大私校读书,她观察,中国式“鸡娃”和西方的“精细育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下文中,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中西方“鸡娃”在培养目标、驱动效果、养育底线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未来东西方融合,才是最理想的育儿模式。

国内父母对要不要“鸡娃”似乎已成共识,专家们的各种担忧已经淹没在汹涌澎湃的“鸡血”浪潮中。

“鸡娃”在国外被称作为“精细育儿”(intensive parenting),曾经是典型的精英阶层育儿模式,各种研究表明,“精细育儿”如今已成为美国父母养育子女的主导模式,并开始风靡欧洲大陆。

一心“鸡娃”的父母们错了吗?

2019年美国经济学家Matthias Doepke和Fabrizio Zilibotti的研究认为,由于社会的不平等和教育的高回报率,“鸡娃”是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对世界环境变化的明智反应,是一种理性和必然的选择。

既然“鸡娃”势在必行,那么让我们走近美式“鸡娃”——“精细育儿”,跟中式“鸡娃”比较一番,看看是否能找到一种理想的“鸡娃”模式。

这是一个“鸡娃”全球化的时代?

我的女儿在加拿大的一所私校读书,曾经和几个白人同学参加过校外的垒球训练。下午放学后四点开始,孩子们在草地上呼叫奔跑,妈妈们头顶烈日围观喝彩。

虽然只是一个初级的垒球班,也不是什么重大比赛,作为啦啦队的妈妈们从不缺席,几个律师、医生和公司高管妈妈们都会特意请假;有时候会换成西装革履的爸爸们,从办公室匆匆赶来。

我曾经表示可以从学校把孩子们一起送到球场,妈妈们婉言谢绝,她们说孩子们特别希望爸爸妈妈到场支持和鼓励。

这就是“精细育儿”的特点之一,父母要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不仅要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和情感上给与支持和鼓励。

美国大西洋杂志的《Intensive’ Parenting Is Now the Norm in America》一文是这样描述“精细育儿”的:

父母会给孩子读书和讲故事,陪伴孩子玩耍、画画、做手工和上课外兴趣班。父母会和孩子讨论时事政治,进行思想和情感的频繁对话。会制定家庭规则,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跟学校也会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多伦多大学教授Melissa A. Milkie等人发布的数据显示,如今职业妇女陪伴孩子的时间跟上个世纪70年代的全职母亲一样多。2015年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发现,美国本科以上学历的父母中有71%每天给孩子阅读。

“精细育儿”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父母会花大量的金钱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上好的学校,给孩子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

根据Pew Research Center2015年的数据,父母本科学历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中,有将近一半的孩子在5岁之前就开始上课外兴趣班;

在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的家庭中,有84%的孩子参加体育训练,64%的孩子做过志愿者,62%的孩子上音乐、舞蹈或艺术课;

即使在年收入低于30,000美元的家庭中,也有59%的儿童做过自愿者,37%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41%的人上美术课。

埃默里大学教授Sabino Kornrichch在2016年的研究指出,美国不同收入阶层的孩子教育费用都一直在增长。根据2018年美林证券的《The Financial Journey Of Modern Parenting》报告,在美国养育孩子到18岁,父母平均要花费23万美元。

而2017年Business Insider给出了一个高达170万美元的富裕家庭养育孩子的费用明细:

幼儿园和学前班:幼儿园$80,400,学前班申请顾问$4,500

小学和中学:1-4年级学费$156,400,5-8年级学费$164,990

高中: 四年学费$157,600,每年40个星期的语言私教$104,000

课外兴趣班: 艺术和音乐$29,870,外语私教 $104,000,体育训练和比赛$56,600

大学申请: 升学顾问$100,000,间隔年出国旅行考察$55,000

大学: 学费$282,280,出国学习$24,304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Annette Lareau在《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一书中指出,“精细育儿”从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曾经是美国白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

精英阶层认为通过父母的监督和陪伴,专业机构训练各种技能,孩子才会有成功的未来。而工人阶级相信孩子会自然成长,多采用散养模式。

印第安纳大学教授Jessica McCrory Calarco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精细育儿”,精英育儿文化逐渐成为大众文化。

一些专家对“精细育儿”的流行表示担忧:不仅会让父母和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也会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同时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

也有专家证明“精细育儿”的好处:

随着低收入父母增加了对孩子的教学和阅读时间,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学前班学生之间的阅读差距缩小;随着父母陪伴和监督的增加,针对儿童的严重犯罪已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精细育儿”使得孩子进入好大学的机率大大提高。

不管专家如何争论,“精细育儿”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主流模式。

根据康奈尔大学Patrick Ishizuka博士2019的调查,无论种族、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或受教育程度,所有接受调查的父母都一致认为“精细育儿”是最好的养育方式。接受调查的75%的大学毕业生和非大学毕业生也认为“精细育儿”非常好。

事实上,传统上被视为佛系育儿的欧洲国家也开始改变了。根据2016年美国和意大利学者对11个富裕国家的调查,全球发达国家的父母投入教育的时间和金钱在增加,欧洲国家的越来越多的父母采用美国流行的“精细育儿”。

“精细育儿”的盛行是时代的产物,正如《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指出的,“如果不平等现象非常严重,那么父母将采取更强烈,更注重成功的养育方式。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美式“鸡娃”VS中式“鸡娃”:

内驱力和外力推动的效果一样吗?

美国的“精细育儿”和国内父母“鸡血”拼娃的基本特征一致,都是花很多时间和金钱来培养孩子,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和目标,不断激励孩子去拼搏和努力。

但是这两种“鸡娃”模式也有不同,比如美式“鸡娃”着重艺术体育领导力,中式“鸡娃”重视学习成绩,但最根本的区别则是体现在对孩子的激励方式不同。

2014年,斯坦福大学两位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父母更注重用外力来推动,父母对孩子的高压力是主要的激励方式。而欧美父母更注重内驱力的培养,父母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我驱动是主要的激励方式。

我认识一位白人妈妈,两个女儿学芭蕾已经八年。老大学得非常吃力,足尖舞对她来说尤其艰难,因为她过于胖了。但这位妈妈说老大非常热爱芭蕾,尽管学费非常昂贵,他们一直支持她学下去。

老二是个典型的芭蕾女孩,是舞蹈学校年终汇演的明星。但在半年前,老二坚决不学芭蕾了,原因是不喜欢了。这位妈妈也没强迫她,只是经常带她看姐姐上课,希望能唤回她对芭蕾的热情,有一天能改变主意。

如果我是这位妈妈的话,我会劝老大换一个擅长的项目,因为芭蕾实在不适合她。而且,我不会同意老二放弃,这么多年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而且学得那么好,怎能就这么任性地不干了呢?

我和这位妈妈的两种不同的想法,其实就是代表了美式“鸡娃”和中式“鸡娃”的两种不同的激励方式,即内驱力培养和外力推动。

美式“鸡娃”努力建立一种平等有爱的亲子关系,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育,像呵护珍宝一样呵护孩子的自尊。

父母会花很多时间跟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顺应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在他们看来,一个自尊自信的孩子,才会有快乐和幸福感,才会有内心的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爱好,从而表现卓越。

中式“鸡娃”的家长对孩子拥有更多权威,更注重努力和勤奋,孩子的自尊和个性需求是放在第二位的。

中国父母常常会为自己的孩子做决定,父母的意愿很多时候会凌驾于孩子的个人爱好之上,并且会采用一些强迫、劝诱或其他方式来推动孩子朝着父母指定的方向努力。在中国父母看来,只有勤奋和不懈地努力才会成功,而成功会带来自尊。

在上面的例子中,这位白人妈妈把两个孩子的自尊和爱好放在首要的位置,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和个性,让孩子按照自然兴趣发展。

而在我这个中国妈妈看来,这位白人妈妈这么宽松的教养方式,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父母应该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应当让孩子做擅长的事情而不是听之任之。

那么,内驱力培养和外力推动,究竟哪一种激励方式更有效呢?《虎妈战歌》作者蔡美儿和美国学者也曾经对此展开过激烈的论战。

虎妈蔡美儿和两个女儿

针对虎妈责骂、威胁甚至惩罚来逼迫孩子练琴,美国学者认为这是对孩子不尊重和不信任,父母应该培养或激发孩子们的激情,让孩子自愿地去努力。不能因为父母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很值得,就强迫和控制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蔡美儿则认为:多数情况下,只有当孩子擅长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觉得有趣和喜欢,所以,孩子们必须勤奋努力地练习,才会最终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而靠孩子自愿地去努力是不现实的,必须由父母来推动。

蔡美儿进一步指出,中国父母比较注重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和努力不放弃的精神。而西方父母过于担心孩子的自尊心了,往往放纵孩子,导致孩子意志力薄弱。很多事情开头难,如果动不动放弃,那怎么能成功呢。没有成功又哪来的自信和自尊呢?

美国学者反驳道:优秀的能力和成功确实可以带来自尊,但是,如果父母过于关注成功,不惜用责骂惩罚来破坏他们的自尊,尽管孩子们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付出的代价是悲惨的童年,成人后会严重没有安全感和低自尊,那样能算成功吗?

2014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对内驱力培养和外力推动进行了实证,他们指出,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在激励孩子方面都是有效的,都会让孩子更可能走向成功。

但是,正如很多研究指出,从长远看还是各自存在着很多问题的。无论中国父母还是西方父母,在“鸡娃”的过程中都是要遵守一定的底线,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一个自尊自信快乐有责任感的人。

美式“鸡娃”VS中式“鸡娃”:

各自的底线在哪里?

当我们投入的金钱和时间越多,就越怕孩子失败。当父母们不能接受孩子失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突破“鸡娃”的底线,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成功,由此带来的伤害,就是摧毁儿童的幸福感。

那么,“鸡娃”的底线是什么呢?让我们看一个例子:如果孩子考试成绩全班最后几名会怎么样?

中式“鸡娃”的父母:“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别人都能考好,为什么就你考不好?”“你怎么这么不努力啊?这样下去,你长大以后只能到街上扫垃圾去!”“你怎么这么没用?为什么你总是比不过“XXX”,“你怎么这么笨啊?在你身上花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美式“鸡娃”的父母的反应首先是学校老师没有把孩子教好,然后担心会影响孩子的自尊。

女儿有个白人同学数学全班倒数,她的妈妈气冲冲地找到老师,拒绝接受成绩单,非要老师改分数。

这位妈妈很生气地跟我抱怨:“我们支付了这么昂贵的学费,学校难道不应该负责把每个孩子都教好吗?我女儿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她现在被这件事情搞得很不开心,严重影响了她的自信。这是学校的错不是我女儿的错,他们必须要负责把我女儿教好。”

面对孩子的失败,中国父母往往会化身为虎爸虎妈,试图用打击、贬低甚至侮辱和羞辱的方式加强对孩子的激励,让孩子更加努力。中式“鸡娃”的底线就是: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

而西方父母则是化身为直升机父母,就像我女儿同学的妈妈,她没有去想是不自己是孩子不够努力,而是不想让孩子沮丧和难过,她的解决办法是给学校老师施加压力。美式“鸡娃”的底线就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能力。

正如哈佛大学教授Hilary Levey Friedman指出,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由于激励方式不同,虎妈虎爸和直升机父母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前者会直接地把压力放在孩子身上,以更加严厉和苛刻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后者则是尽量减少孩子的压力,甚至主动替孩子承担失败的后果。

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对孩子的成长的损害。

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孩子的自尊被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一位补习学校的校长告诉我,他发现不管孩子是否已经很努力,几乎每个华人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努力。为了给孩子不断加码加压,往往会以伤害自尊的方式来激励孩子。

虽然我们并不认为孩子很差,只是希望借此激发孩子的斗志。但是,孩子们会信以为真,会觉得自己深爱的父母是如此嫌弃自己,也许孩子最终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但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亲子关系。

女儿在国内上学一段时间,她曾经对我说:“妈妈,我觉得国内小朋友很奇怪,为什么老师当众批评他们,他们不哭不闹,脸上的表情都很平静。难道他们没有自尊心吗?”

我女儿不知道,并不是国内孩子没有自尊心。国外老师不能当众批评孩子,而国内孩子们对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已经习惯了。

但是,孩子们习惯和麻木后面隐藏的伤害是我们看不到的,也是孩子表达不出来的。

几乎所有儿童发展专家的研究都表明,用伤害自尊来激励儿童的方式是极其有害的,日积月累会彻底摧毁孩子的幸福感,令人不安的是,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和自杀率一直排在世界的前几位。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Dr. Lisa Damour指出,直升机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也是极其有害的,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看着孩子陷入困境,或者没有实现他们(或父母)的目标,直升机父母会希望帮助孩子解决压力和问题。

当孩子没有成功进入校级运动队时,直升机父母会托人找关系来帮孩子实现目标;当孩子忘记写作业了,她们就会跟老师打电话,会为孩子找借口;甚至会给老师打电话,希望给孩子一个好的分数。

而一些富裕家庭的父母已经进化为“扫雪机父母”,为孩子的成功愿意做任何事,为孩子的将来铺平道路,美国去年被指控的50人的升学舞弊案是极端的扫雪机父母。

玛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Holly Schiffrin的一篇著名的论文中指出,直升机和扫雪机父母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失去自决能力的孩子也就失去了幸福感,这些孩子上大学后更大机率患上抑郁和焦虑症。

在这个教育竞争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地父母们都在寻找一种理想的育儿方法。但是,不同的育儿模式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上的,很难说哪一种更优越。

不过,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都在努力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自主权,朝着更加温暖的亲子关系发展;而西方父母也在逐渐认识到,向孩子灌输努力和勤奋价值观的重要性。

正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陈欣音所认为的,东西方相互融合是未来“鸡娃”的发展趋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5966 字。

转载请注明: 一位海外陪读妈妈的自述:美式“鸡娃”VS中式“鸡娃”,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