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孙竞、郝孟佳)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首批201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和《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据介绍,201所学校是经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教育部综合认定并公示后确定的,其中高校72所、高中64所、高职53所、中职12所。
《实施方案》确定了六项重点试点任务。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统筹资源,支持开展试点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部署推进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二是建设培训基地。遴选交通便利、培训设施设备完善、具有专业培训师资的试点学校作为省级培训基地,辐射带动本地区急救教育培训工作。三是组建导师团队。试点工作办公室会同红十字会等部门建设培训导师团队,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有急救培训经验的医学类院校教师参加。四是建强师资队伍。重点培训校医、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班主任等教职员工,确保不少于10名教职员工完成急救教育培训师师资培训。五是开展学生培训。利用学生军训、体育与健康课、学生社会实践等渠道开展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要求试点学校每年至少培训100名学生,组织开展学生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展示活动。六是健全证书体系。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专业机构已有培训证书,或依托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合作开发急救培训证书。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教育部体卫艺司负责人指出,开展急救教育,让师生掌握急救知识技能是健康中国行动的战略要求,是健康教育行动计划的先手棋,是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塑造模板、探索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急救教育经验做法,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强化急救教育。急救教育工作按照“规划推进,保障质量”的原则,各地试点学校组成协作组协同推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