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赵瑛与“特工之王”李克农44载相濡以沫,临终却拒绝医治

由 图门耘 发布于 经典

最后小编有话说:谢谢各位帅哥美女的看我的文章,可以点一波关注,想参与评论的在下方评论哦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请多多指教。
1955年,当从未领过兵、打过仗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时,这位“中共特工之王”感慨到“这枚军功章上也有赵瑛的功劳。”
赵瑛,李克农的夫人,一生没有入党,却将毕生都献给了党和祖国,她与丈夫都是党的英雄儿女!
1899年9月,李克农出生于安徽巢湖,李父哲卿曾就职于芜湖海关,父亲的知书达理、深明大义对李克农的成长影响颇深。
1917年,因反对张勋策划复辟,当初抱着“反对强权、反对礼教、反对专制”的远大理想离家、到北京《通俗周报》做发行工作的李克农黯然回到老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李克农内心彷徨,整天颓废度日。
李父见儿子整天心事重重,托人介绍了芜湖富家赵筱舫的独生女儿赵瑛,是年9月,李克农和赵瑛喜结良缘,这年他们都刚好18岁。
赵瑛毕业于芜湖女子师范,不但漂亮温柔、仪态大方、知书达理,而且民主思想超前,眼界开阔,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李克农自愧不如。
也正因此贤妻,才有了李克农斑斓壮阔的一生。
从1918年9月,李克农等人创办安社,出版发行《自由之花》,创办民生中学,加入党组织,从此踏上了反对礼教、反对专制、为了民族崎岖又危险的革命道路。
到1925年,赵瑛已生有女儿李宁、李冰,儿子李冶、李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担全都压在了25岁的赵瑛柔弱的肩上,现在25岁的女孩子可谓衣来张手,饭来张口,还整天大呼小叫累,但赵瑛从无怨言。李克农经常在自己家中开会商讨工作,每每这时,赵瑛总是默默的备好茶水,然后到门外去放哨,经常将自己陪嫁品偷偷卖掉,用于支持经费不足的丈夫。
1927年4月20日,赵瑛得知敌人知道李克农等人藏身浴溪口,她不顾怀有身孕,冒着倾盆大雨,急跑数里山路,使李克农等人得以安全转移。
妻子无言的支持、默默的奉献让李克农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感激,共同的人生理想,是夫妻二人历久弥坚的长情告白。
1929年,经组织批准,李克农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入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人这样说:“如果没有龙潭三杰,中国的历史将被改写。”
李克农为了取得国民党中统实际负责人,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徐恩曾的信任,写信让赵瑛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上海,并将赵瑛和两个孩子与徐恩曾的外室安置在同层楼中居住。
赵瑛很清楚,此时她和两个孩子就是人质,但为了丈夫、为了丈夫的工作,在这龙潭虎穴之中,她必须扮演好一个阔太太的角色,掩护李克农执行任务,徐恩曾看到李克农的眷属均在他的视线中便逐渐打消了疑虑。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后叛变,出卖了上海地下党组织,万幸的是,在敌特抓捕行动之前,钱壮飞截获了这重要情报,派女婿刘杞夫连夜从南京赶到上海报告给李克农,李克农辗转联系上陈赓,同志们得以安全撤离。
李克农去世后,周总理亲自修改的悼词——“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李克农与钱壮飞、胡底一起,对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然这是后话。
因情况危急,李克农只好找人转告赵瑛:敌人要进行全城搜捕,立即带上孩子外出躲一躲。
受李克农的影响,赵瑛知道晚一分钟的后果,闻讯立即带上孩子逃出家门,东躲西藏的在街上流浪,见丈夫的通缉令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她更是心急如焚,即担心丈夫的安危,又怕与丈夫失去联系,这就样在心焦与不安中度日如年般的熬着。
一个月后,地下党员宫乔岩偶遇乞丐般的赵瑛母子,党组织将她们母子护送回芜湖老家,同年8月,李克农奉命到江西苏区工作,无法和妻儿团聚,他写信告诉赵瑛将很快接她们来江西,谁知这一别竟足足长达6年之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远在异乡的李克农时刻牵挂着妻子儿女,但只能靠写信表达爱(歉)意,每次都是情长纸短,书不言尽,有次他深情地写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思念家人之情是你们可以想象得到的。”
而她每次接信后都泪满衣衫,将以前的信都拿出来看上一遍,又都细心的保管起来。
1938年5月,李克农把妻儿接到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从此之后,如果条件允许,李克农都会带着赵瑛,也正因为此,战友们经常调侃他:“特工之王咋这么稀罕老婆呢?”
此间,赵瑛虽没有提过入党的事情,但她一直站在丈夫身后,默默的为了革命事业奋斗着。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任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和外交部副部长等职,多年积劳成疾的李克农还在玩命的工作,赵瑛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在衣食住行上更加细心地照顾他。
1949年1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敌特设想破坏长春大桥、从两翼追堵专列、在哈尔滨车站埋定时炸弹等方法,想制造第二个“皇姑屯”事件。
李克农和罗瑞卿亲自护送毛主席到边境,同时破获了敌特根据地,对毛人凤发报警告:“不许再捣乱,来一个灭一个。”
1951年,毛主席亲自点将李克农参加朝鲜谈判,主席在致金日成电中明确指出:我方是此次谈判的主人,谈判第一线由李克农主持。在毛主席的精心指挥下,李克农和彭德怀,一文一武,一个谈的耐心,针锋相对;一个打的坚决,毫不手软,在历时两年零十几天,两易会场,五次中断,共开58次双方代表团大会的谈判中,双方斗谋斗力,斗智斗勇,即出现了长达132分钟的沉默,也出现了25秒的最短谈判纪录,1953年7月27日,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认输。
从朝鲜回国后,李克农一只眼睛已近失明,但他仍废寝忘食的工作着,当天的文件绝不过夜,每当夜深人静时,赵瑛总是默默地换上一杯热茶,端来一碗夜宵,大爱无声。
但让李克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照料自己一辈子的妻子,竟然先被病魔打倒。
1960年,身患癌症的赵瑛郑重地对医生说“我的病已无法治了,请不要浪费了,把这些药给其他患病的同志用吧。”
急哭了的儿女想让父亲充当说客,李克农也无奈的摇了摇头说:“别看你们母亲外表柔弱,但内心比谁都刚强,她决定的事情,尊重她的意愿吧。”
1961年1月6日,赵瑛然长逝在她二女儿李冰任院长的北京市肿瘤医院。
强撑病体的李克农无限悲哀,深情地称颂这位陪伴他44年的妻子是“母仪典范”。他在一张两人年轻时合影片的后面写下道:赵瑛同志像:此相片1940年摄于广西桂林八路军驻桂办事处,不幸赵瑛同志于1961年病逝于北京肿瘤医院,从此和我们永别了!!!
母亲走后,儿女们怕父亲见物思人,便悄悄拿走了母亲的遗物及一些常用家具,李克农发现后大发雷霆,儿女们只好一切恢复原样,两张床一张是李克农的、一张是赵瑛的,床上用品都是她走时的原样,只是在墙中间悬挂着她贤淑端庄的遗像。
女儿李宁曾写到:“父亲每天临睡前总要到母亲的床前默默地坐一会儿,而后再深深鞠一躬才去安睡。他愈发地努力工作,只是想分散对母亲的思念。”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当张爱萍惊悉噩耗时,悲思涌动,铺纸挥毫,作诗志哀:“铁虎原来是纸虎,板门店里伏山姆;毕生探囊忘己生,无名英雄足千古!”。
李克农与赵瑛相濡以沫44载,他们的爱情历经磨难,见证了共和国最传奇的一段历史时期,他们也是最为忠诚、最为坚定的一对革命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