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生性风流,子嗣很多,建立汉朝并且消灭了大部分有威胁的异姓王之后,刘邦的儿子们都被封了王,比如说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齐王刘肥(曹氏所生),代王刘恒(薄姬所生),以及淮南王刘长(赵姬所生)等。但是好景不长,汉惠帝继位,吕后不断扩张吕氏集团的力量,同时消灭了许多刘姓诸侯王,刘氏子孙人人自危。
刘邦剧照
好在终于等到了吕后过世,陈平和周勃配合朱虚侯刘章,除掉了吕氏集团的最后势力,将刘氏的天下再度夺了回来,匡扶了刘氏江山。后来,为了防止再度出现“外戚乱政”的现象,原先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一帮老臣们决定,拥立没有外戚家族势力的薄姬的儿子——代王刘恒为新皇帝。刘恒是一个性格温和,为人仁厚的人,而且刘恒的母亲薄姬不像吕后那般执著于权力,不会有大肆扩张外戚势力的危险,所以大家都表示同意,刘恒就做了皇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剧照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地方的新任主管官员到任,都需要给本地的官吏一个下马威,更别说新皇帝上任了。而汉文帝遇到的情况更是棘手,因为本身他的皇帝不是靠自己双手争来的,而是被众大臣推举出来,那么对于各位大臣,尤其是那些早年跟随的刘邦打天下的重臣老臣,他不敢得罪,无比恭敬,但凡事过犹不及,愣是把某些老实人惯出了毛病。本来忠厚老实木讷的周勃,居然依仗自己匡扶汉室,推举皇帝的功劳,开始骄纵蛮横起来。
周勃剧照
【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周勃是忠臣是可以肯定的,这是被看人神准的刘邦在临终之前就已经定性的,而且也被吕后所同意,不然也不会认周勃为太尉,太尉就是汉朝三公九卿里面主管军事的最高长官,说明其忠心可鉴。然而老实人也有不老实的时候,也不是说周勃有反心,而是原先厚重恭敬的周勃,被上面太多的大人物压着,比如说刘邦、吕后、萧何、曹参等人,他只能朴实憨厚的做人,可现在这些人都已经仙去,陈平的右丞相(实权丞相)又给了他做,他难免有些放飞自我尾巴翘上天了,再加上一个还没有建立威严的新皇帝,就更加如此了。汉文帝初登大宝,为人自然小心,所以对周勃是十万分的恭敬,每次退朝后都目送周勃离开。直到有一天,大臣提醒他应该树立帝皇威严时,他才改变了态度,神色严肃起来,而此后周勃才收敛了起来。
但,这还只是第一把小火而已,但周勃的运气不错,第二把火还没来,他的门客就提醒他,再不交权小心大祸临头了,经过这么一提醒,周勃终于开窍,老实的他害怕的辞掉了丞相之位。陈平再度做回右丞相,但陈平不久就去世了,周勃再次被封为右丞相,他如履薄冰。终于有一天,第二把火来了,汉文帝想让周勃起带头作用,回到封地去,这样百官之中封侯的官员们就会各自回到封地去干实事儿,而不是整天在长安空耗京城的粮食。周勃这个老实人领命而回,但他终究是会错了意。
周勃回到自己封地之后,每当朝廷的巡察官员到来,他就十分害怕,每次见他们的时候都披着盔甲,这种行为自然是有些画蛇添足了。汉文帝打压重臣巩固自己地位不假,但也不至于来坑害于他,周勃是智不足,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这样披甲见人的行为终究是不妥,果然被人告状了,说周勃整天披甲,这是要造反啊!汉文帝便派廷尉调查,廷尉又将此事交给了长安的刑狱官负责,周勃被收监。周勃很害怕,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回答,狱吏见这位开国大将如此手足无措,渐渐的就开始欺负侮辱他。
狱卒剧照
后来吓傻了的周勃才开了窍(可能是狱吏帮助其开窍的也未可知),送了千金给狱吏。狱吏见的事情多了,自然是人精一个,给了周勃一个木片,上面写着“让公主给你作证。”周勃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自己连动用关系自救都还没做。因为周勃的长子娶了汉文帝的女儿,所以周勃实际上和汉文帝是儿女亲家,而汉文帝又孝顺,自然可以求助于薄太后,于是联系薄太后的弟弟薄昭,将皇帝之前的赏赐都给了他,让他向太后求情。薄太后还是很清楚周勃为人的,立刻让汉文帝放了人。周勃走出大牢,再次看到青天之时,不由感叹:
【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意思就是说,我即使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在落难入狱的时候才知道,狱吏才是最大的官啊。周勃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非常值得当下人思考。第一就是,即使你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一旦入狱,你就什么都不是,只能任人宰割。第二就是,永远不要小看一些小官或者不起眼的人,或许正是他们帮助你点拨你,才能让你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