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沧月《大漠荒颜》
每个选择背后都是通往结果的路,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要怎样改变命运,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开始,他们都想凭借一个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在后面的人生道路上闪闪发光。
可李泰伯在现实生活中却遭遇了以优异的成绩被11所美国大学的拒绝接收,最后无奈选择清华。具体发生了什么呢?
高考703分
李泰伯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文化人,从小教育他要好学。
在孔子的《论语》中写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孔子称他是品德最高尚的人,几次让位,都没有合适的语言来赞赏他。
这样的评价可见泰伯高尚的品质。
李泰伯的父亲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泰伯一样有高尚的品德,把对他的期望都放在了名字中。
李泰伯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从小就爱学习,成绩在班级乃至整个年级里都是名列前茅。除了学习,李泰伯还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他的组织力和领导力都令老师刮目相看。
在李泰伯家里,父母不会逼着他学习,可以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遇到困难父母会坐下来帮他分析这件事情的始末,然后引导他应该怎么解决困难。
这样的家庭教育让李泰伯的全面发展,在同龄人中他的思维非常敏捷、考虑周到还成绩优异,很快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学校的各科老师也认为他以后肯定会有所作为,因为这个孩子的格局不一样。果然在高考之后,李泰伯的成绩是703分,一举夺得北京市高考状元。
国内的各个名校都向他抛出橄榄枝,包括那些985、211,但他都没有考虑。因为李泰伯喜欢现代电子信息科技技术,并且还有自己心仪的大学,他想出国进修。
于是他向美国11所顶尖大学发出申请。当时很多人都非常敬佩他这种魄力,放弃国内的诸多名校,去寻求一个不知道会不会录取的学校。
李泰伯的格局果然不一样,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清晰,目标明确。
被11所美国大学拒收,无奈上清华
让人意外的是李泰伯等了好几天都没有一个好消息,美国的11所大学不约而同地拒绝了他的申请,让他有点些难过。
从他的实力来看,是完全可以进入那些学校的,如今被拒绝肯定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曾经敬佩他的那些人也说起了风凉话,李泰伯顾不上在意别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他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善。
虽然被国外的大学拒绝,他还是可以选择国内的大学。
进入清华后,仍然有不少人拿他被拒绝的事情来开玩笑,李泰伯一点也不介意,因为在这个大好时光里,他没时间和那些人争论是非,一心想着学习,他还有自己的梦想要完成。
在清华学习的一年间,他完成了香港大学的委托培养计划,还获得了高额奖学金。
大二他又进入香港大学学习。
在香港大学的一年间,嘲笑李泰伯的声音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赞赏的声音,还有仰慕。他在香港大学不仅成绩优异,还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甚至还有不少女同学对他有好感。
感谢拒绝
一天,李泰伯受到了麻省理工大学的邀请,两年前美国的大学拒绝他,如今美国的大学又给他发出邀请去深造。
命运弄人,虽然在这两年间李泰伯承受了不少嘲笑,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的梦想,所以当收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邀请时,他踏上了去往美国的飞机上。
在麻省理工,李泰伯进修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他又在霍普金斯大学读了医学和哲学。
虽然去美国晚了两年,但在那两年里李泰伯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他知道在面临嘲笑和质疑的时候要怎么调节自己,让他有了一颗强大的心脏。
后来有人问他在得知被美国11所大学拒绝时是怎么想的,李泰伯回答“感谢拒绝”。
也是,如果当时没有拒绝,在那两年中他不会成长那么快。李泰伯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得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学习上没有受过什么打击,经过那次拒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才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结语
纵观李泰伯的经历,在一帆风顺之际受到打击,有人嘲笑,有人质疑,他都扛过来了。
试想,如果当时李泰伯被拒绝后一蹶不振,那他的梦想估计再也实现不了了,正是因为他的选择才造就了后来那么优秀的李泰伯。
他的两个选择都通往了结果,只是一个比较平坦,一个比较曲折,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经历,相信每一个经历都让他有不同的收获。
如今李泰伯不仅学习了自己喜欢的电子信息科技技术,还研究了医学和哲学,仍然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奋斗。
人生就是这样,不会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看你怎么选择,怎么调节自己。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在每一次挫折打击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一些真理,感受到一些人情冷暖,这些经历会让我们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负重奔跑通向终点时的喜悦不是别人能理解的,但是会让自己感到十分满足,更加有成就感。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通过成功的路途是艰难了一些,但沿途的风景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