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以年龄期来划分,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如果把责任当做一条分水岭来看,那么人生的一个新开端,无疑是自己成为了父母。父亲母亲尽管只是一个称谓,但其内含的责任对一个家庭来说却重如泰山,当一个称职的好父母对毫无经验的“菜鸟”青年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有部分父母觉得,小时候他们爸妈教育自己的成果也不错,就依葫芦画瓢照搬过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结果发现是效果极不理想。那是因为彼此所处的时代不同了,整个社会的环境和氛围有了很大变化。需要父母们发挥自己的智慧来摸索适应孩子的教育方法。
还有些父母极其宠爱孩子,认为只要给孩子爱和自由,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天性快乐成长就行了。难道教育孩子只用简单的有爱就可以了吗?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各有说法不同。
不过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挖掘孩子的天赋,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的情商,性格,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就是父母,除了给孩子提供成长的空间外,主要是教导孩子与人相处、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这些都是对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
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书写了各种劝学,尊师,重孝的名篇,近代最有名的莫过清代教育家李毓秀先生所著《弟子规》。这本当时的教子宝典流传至今依然长久不衰,如今很多父母把《弟子规》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
首先,让孩子背熟书中所讲述的行为举止,然后形成思维意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以此为规矩要求孩子执行,使孩子养成了非常好的习惯。
教育孩子的路是艰辛漫长的,父母需要认真思考一下如何走好这条路。
一、夯实基础,养成好习惯
厨师先练颠锅,练武的先扎马步,唱戏的先练吊嗓,一切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夯实基础之上。
那么家庭教育孩子应该先打什么基础?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训子千遍,不如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是言行举止的规范化,更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现在有许多的孩子聪明伶俐多才多艺,父母常以此为傲,但忽视了孩子的礼节礼貌的教育问题,孩子缺乏对长辈的尊重,顶嘴更是家常便饭,有些父母甚至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口齿伶俐,脑子反应快。
须知道这种纵容会害了孩子,一个不知敬老尊老的孩子,将来在人际交往中也必将吃亏。
二、路漫漫其修远兮
立德先修身,父母若想孩子将来有一番成就,那么家庭教育的路必然很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父母要具备耐心和思想准备,孩子小的时候是培养,孩子大了就要引导,身教大于言传,同时父母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运用,
刘荫枢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贵州巡抚,为官清廉,在告老还乡后,用毕生积蓄为家乡建了一座桥。他的儿女为此私下多有怨言,埋怨父亲不给儿孙留点钱财,刘荫枢知道后非常伤心,觉得自己对子女的教育很失败。不过他还是捐资修建了石桥,取名“毓秀桥”,也就是为了纪念《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先生。
石桥建成的那天,他把桥以象征性的低价转让给当地官府,并对陪同在身边子女说明自己的用意。捐资修桥除了造福乡梓,更是为了彻底打消子女对他的依赖心理。他的这番话深深地震动了子女,之后他的子女都以父亲为榜样,修身立德,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读书明理修身心
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对孩子来说,不管是对今后的学习,还是逻辑思维的培养都是有益的。
既有助于孩子身心发展,又能使孩子从书中学到很多道理。当然,父母要按照孩子的年龄段,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不要超前提供一些太有“深度”的书籍。比如:童年期的孩子最好不要提供恐怖小说,玄幻小说之类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