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dmond来源:知乎,个人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mount_cristo
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努力。
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在十几年间由成长环境,出身阶级,教育资源等因素潜移默化形成的「习惯霸权」。
我知道,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是这样的:
在他们看来,天天上课睡觉打游戏然后考前翻翻书最后九十多就是天赋高,认真听课挑灯夜战结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面对同样的问题,一看秒懂就是天赋高,苦思冥想也一头雾水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天赋完全是基因决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赋低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天赋是勤奋的功率。
在@张英锋 的这篇文章 你也是这样理解智商和天赋吗?- 教育成本 - 知乎专栏中,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
总而言之,很多人的学习观就是
成绩=天赋×努力;
天赋=成绩÷努力;
努力=成绩÷天赋,这套简单的公式。
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学习观。
首先亮明,这篇文章将要论证的观点是:
1. 天赋的差距是存在的,并且这种差距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
重要的话说三遍!
2. 但是,大多数人高估了这种纯天赋的作用的重要性。人们对学习现象下意识的肤浅认知,会导致我们把很多其实源于后天习惯,但比较隐蔽的因素归因于天赋。
(我知道很多人会举出一堆自己身边的听说的天才例子来反驳,然后说“智商的差距是存在”的。请注意,我这里论证的不是“差距不存在”,而是“这个差距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其中被高估的部分多源于习惯的贡献”。)
3. 如果我们把学习效率看成一个以天赋,努力,习惯,方法,环境等诸多因素为变量的多元函数,那么只取天赋与习惯两者的贡献,它们的对比应该如下图所示:
(当然,许多能力即有天赋的贡献,也有习惯的贡献,比如体力。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示意图。并且这个因素画在这里也只是我的一个猜测,事实上贡献谁比谁大有待考证,这并不是我论证的重点)
我们对学习规律的洞察力越强,认知越深刻,就越能探明那些作用隐蔽的习惯来源,在我们的认知中天赋和习惯的分界线也就越靠左;
反之,你的认知越肤浅,能够解释的就越少,然后把那堆自己解释不了的因素笼统地归因为“天赋”,这条分界线也就越靠右,这无非是另一种神秘主义。甚至在这个问题的很多回答下,有人居然认为“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荒谬论点,已经趋于反智了。
现在开始论证。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天赋”,其实应该叫“伪天赋”才对。那些让“学神”们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
这两者的作用是如此广泛,如此隐蔽,以至于渗透到了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就是一种“天赋”的错觉。
学习习惯有多重要?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刷书遇到枯燥的章节,前者在低刺激的环境中更倾向于走神,花了两小时在随时袭来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强推完了这个坎;
而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下去,二十分钟就能推完。并且两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别;同样是上课接受信息,刺激阈值更高的前者,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更容易随时「滑落」至其记忆中高刺激的事物,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游戏或和女神的约会;而阈值更低的后者,则更容易适应低刺激信息流,从而进入状态。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个节奏缓慢的教育环境中,更多地体会了拖延学习来开小差的快感,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使其习惯于拖延;
而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了巨大的奖赏,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上课讲到稍微艰难的点,前者更倾向于打算拖到课后再消化,然后开起了小差,后者则更倾向于直接正面刚,当下解决问题。结果前者不仅上课的时间完全浪费,课后还要以加倍的时间,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亏损(其实这也是答主大学学习效率低的主因);而后者则能在一马平川的课后时间自由地平推进度刷熟练,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学习时间。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会在早期缺乏挑战困难的教育,于是更习惯于放弃;而学习习惯好的人则在一件件坚持后完成的难题中得到成就感,从而更习惯于坚持。——于是,同样是学习中遇到难题,前者可能畏难而放弃,认为没必要研究那么难的问题;而后者则会仔细钻研,然后干掉大BOSS,暴涨一波经验值,在滚雪球的挑战与成就感中达到越来越高的等级。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误以为学习这个动作只是在积累路程,大错特错。学习也能积累学习的速度——换言之,学习本身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越在“放纵/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对后者的突触建立就更强一分,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所以,我一向认为,那些说什么“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的,不是思维过于简单,就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当然,更不用说学习本身还能让你积累试错经验,改进学习方式了
以上的论证,仅能证明“后天养成的学习习惯能为学习效率产生巨大贡献”,并不意味着“学习效率高的人一定拥有好的学习习惯”。我知道很多人会举XXX天天上课吊儿郎当回宿舍就打游戏照样年级前十……等等的例子。所以,接下来就要说到另一种因素——思维习惯。这种因素更重要,也同时更隐蔽。
思维习惯有多重要?
我们在接受一个新的经验或新的理论时,对其的认知往往是依靠其与已知的经验或理论进行的比较与联系。
许多关于学习原理的书都会讲到这一点,并由此强调体系,比喻等等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这是怎么回事。
举个经验的例子,我们见到一个由几根木棍支撑的木板,会马上判定这是一张“桌子”,因为我们在后天见到所有具有类似特征的东西,都被我们分类为“桌子”了,于是这一类物品就和“桌子”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即便我们没见过面前这种桌子,但凭借其与这一类事物极其相似的特征,我们可以轻松地对其进行模式识别,认为其也将和这个类别下所有的事物一样,被公认为具备“桌子”的分类。
再举理论的例子,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的章节,一个听说过价格回归价值定律的人可能可以秒懂,一个听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些;学习物理,听说过“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做过智商测试题的人,往往可以瞬间理解三阶行列式的沙路计算法。
比如一个积累少的人:
一个新的东西进来,他可能很难找到相通的东西:
但如果积累多了:
能够找到链接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体现出来就是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对于这种思维习惯的获取,后天教育中一个作用相当大的途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法,书籍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提供经验、二是教授理论。比如一部小说,就是一系列经过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经验;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系列浅显通俗的理论。
一个热爱阅读小说新闻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过阅读这种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经验丰富度的途径,拥有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早期经验积累,而人总有从已有经验归纳理论的倾向。这个过程好比链式反应里中子的释放一样——物质体积越大,发生中子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经验越丰富,平时突发灵感从经验归纳出理论/联系的可能性也就越高。面对新知识时也就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一个热爱阅读科普杂志或者浅显理论的孩子,则更容易养成锻炼出自己接受外来理论与整理既有经验的习惯。同时一个个由以往经验整理出理论的成功案例很可能会在价值观上激励他们思考,并养成强烈的思考倾向。
你仔细观察那些学习效率高的人,很可能也会发现其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爱阅读的习惯。无论是何种阅读,都有产生精神愉悦的可能。而这种愉悦将成为宝贵的早期正向激励,使其爱上吸收外界经验/接受外界理论,或者开始看到一道难题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细分起来,他们可能也因此爱上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等具体的领域。所谓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后天的。而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后,你可能会说,许多天才长于逻辑推理或数学计算这些比较先验的东西,这又如何解释?
这里引用@张英锋 的答案智商高低是因为思维习惯不同造成的吗?- 张英锋的回答(同时建议阅读):
成年后的高斯说,在他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有这样一个有数学应用背景的父亲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亲有个缺点就是目光短浅。
……
通过长期高强度的数学计算,高斯不仅计算能力极强,而且非常善于发明数学工具,来简化自己的计算过程。刚才说到高斯9岁时就掌握了等差数列的速算方法,他在18岁时又发明了最小二乘法,极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后来,勒让德在54岁时也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并早于高斯发表,获得了优先权,但这个工具高斯已经用了十几年。
但是没有公开!
有人曾估算,如果高斯当时能及时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整个高等数学可以向前推进50年!但高斯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拒绝发布不完整和有瑕疵的作品。他的很多成果都来自内在视觉洞察力,是直觉形式的结论,虽然他自己长期使用,已被验证没有问题,但并没有经过逻辑严密的证明。而高斯跑的太快,完全不想停下来,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到琐碎无比的严密证明上。如果高等数学真的因此被推迟了50年,这可真是整个科学界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我前面说道,数学家可以不借助纸笔来思考数学问题,这其实来源于他们高强度的数学计算,高斯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可能很多人会好奇,高斯的计算强度究竟有多大?我们以1818年高斯担任丹麦的测地工作为例,整个工作持续了8年,高斯白天测绘,晚上计算,他曾估计测绘所画的图就有100多万张。野外实测数据汇总后,全部计算工作由高斯负责,随便两个点都是用最小二乘法通过冗长的计算获得,一般需要一个计算能力中等的人计算2~3天才能算完,共有3000多个坐标点,总计算量需要这个人一天不休的计算10年!也就是说,即使是逻辑推理与数学直觉这种东西,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思维训练锻炼的。
比如说,同样解决一道难题/理解一个难的概念,需要经过至少七层嵌套的逻辑。——于是一个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前三层逻辑早已烂熟于心,第四五层逻辑又在他以前做过的题目/看过的书中熟悉过,剩下的工作只不过是推出剩下的两层逻辑而已;
——而一个没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两层的逻辑,于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可能就要占用极大的工作记忆空间,经历无数次试错,承受大量不熟悉逻辑的痛苦,才能HOLD住那高达五层的逻辑树。于是解不出来就是很正常的事了。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做不出来题目,事后发现原因都是「想不到」。
我们每做一道题目,每理解一个概念,每尝试一次思考,就是在不断地熟悉其内容底下的一个个逻辑通路,对其的神经链接不断地变得畅通。而对这种逻辑通路的熟悉,会迁移到我们未来遇到具有类似底层逻辑的问题中去,从而举一反三。换言之,做题好处的本质,就是熟悉逻辑范式,缩小推理的“可能性空间”,从而让自己的逻辑习惯能更好地拟合实际问题的路径。然而,事后,仍然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当然,你的确可以举例来反驳我说某神思维习惯并不突出/某神阅读量其实稀少/某神拖延癌/某神天天追求刺激等等。但是,以上所列出的每一个具体习惯,都只是包括了习惯,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已经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会有二三短板。但总的来说,最根本性决定学习效率的,仍是后天习惯。
中心极限定理告诉我们,由大量独立因素影响的变量将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学生的成绩也应如此(虽然这些因素并非绝对独立,但也可以近似为高斯分布)——无数各异的从小到大的一个个习惯,积累下的一点点经验,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人尽不同的个人经历,高低不平的天赋和主观能动性,上上下下地分布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学生身上。
而那些排在前1%的学生,或是在天赋上突出,或是在习惯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错。而在这个分布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变量上都至少做到了“优秀”这个层次。
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说,你到最好的学校去观察那些成绩拔尖的学生,一定能发现他们的天赋都很高——所以得出结论,到了最顶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赋。换句话说,就是流传得很广的所谓「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
但是你要明白,在无数个变量产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极端靠近,短板效应就越严重。不仅仅是天赋,那些最靠前的学生,你观察他们的习惯,同样也会发现他们的习惯都很好;观察他们的努力,同样也会发现他们都付出了很多。在最顶尖的位置,习惯,天赋,努力,方法等已经是缺一不可。此时所有的高权重因素基本都会成为必要条件,天赋在其间并无什么不同之处。
曾经认识一个高考省状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顶尖的天赋,强大的规划能力,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从小刻苦的才艺训练,对特定学科的热爱,每天精确6小时整睡眠的作息等优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顶尖的成绩。(ps:评论推荐区可以找到哦)
所以说,所谓「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也是不准确的,所有的因素共同决定上下限。
所以,智商带来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吗?
不是的。
前面大约提到,我们学习的途径本质上分两种,一是从外界表象获取新的经验,二是从既有的经验与理论中整理归纳出新的规律与理论,或者外界协助你完成这个过程。
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一张形象介绍DIKW体系的图,搬运一下:
而我们最最普通的智商测试一般长这样:
(别问了,答案就是D)
也就是说,这些网上流传的智力测验,是在测试你从给定有限的经验中归纳出规律与理论的能力(所以智力测验声称跨文化,是因为其剥离了既有经验的因素),对应的是第二种。
这种能力的确重要,比如数学上有一个段子:数学家能找到定理之间的相似之处;
优秀的数学家能看到证明之间的相似之处;
卓越的数学家能察觉到数学分支之间的相似之处;
最后,究级的数学家能俯瞰这些相似之处之间的相似之处。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归纳能力的强弱;另外还有更专业的测试,可以测出工作记忆,反应速度等等。所以说,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孩子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理论存量;但是,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但是,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轻易专注两个小时的好习惯;
如果你告诉我一个清北的学霸在天赋,对学习的理解与勤奋度上甚至都不如一个普通一本的学渣,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意外。这两个人之间差距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环境带来的习惯。
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我要告诉你的是:
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
无数的习惯,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在从小的钢琴绘画与电子游戏之间,在一本本数理启蒙文学名著与网络爽文无脑漫画之间,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在周游世界博览群书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间,在从小热爱推理痴迷编程与热爱游戏痴迷逛街之间,在一贯的三好学生与起起落落的吊儿郎当之间,在竞赛班的灯火通明与普通班的嘻哈玩乐之间,悄然建立。等你发觉这一切之时,高耸在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的,已是一道道无形而万难贯穿的,名为「习惯霸权」的壁垒,自上而下残酷地分隔出强弱有序,不可僭越。
尔后,他们享受了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引导,最优秀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渗入了他们的骨髓,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七岁的某个教训中养成的专注学习心无旁骛的习惯,九岁的某次接触中种下的对某学科兴趣的种子,十二岁的某次引导中建立的超前自学的技巧,十五岁的竞赛训练中积累的无数精微的底层思维方法——开始隐蔽地化入了他们学习的每一个底层细节中,变得行云流水一般自然。
这时,完成了习惯的原始积累的他们,便可以顶着「天赋异禀」「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潜心钻研」「博览群书」等等的光环,获得不用花费多大努力也能轻松学好的特权,成为又优秀又会玩的“后浪”。
而习惯糟糕的你,今天就算竭力地想学好一门科目,也不得不跨过这样的难关——习惯中对高刺激的适应让你在枯燥的内容面前永远无法集中精力,习惯中对难题的回避让你对一切复杂的概念本能地排斥,习惯中对任务的拖延让你在ddl到来之前永远心存侥幸。
你开始拼命地给自己喊口号,开始用网上的各种方法各种技巧,开始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天天发朋友圈打卡,然后效率仍然不及别人的十分之一。
而这时,就会有无数诸如——「你不过是感动自己的努力婊而已」「用那些方法都是虚的去干不就行了吗」「承认吧这就是智商的差距」「其实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样的声音,落到你的头上。
没有人,没有人能看到这些表象背后的,通过习惯霸权建立起来的「阶级固化」的本质。
很多天赋论者以为,我反对天赋决定论,就是在说“我只是不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就能超过他们”。
错了。
普通人和"学神"的差距有多大,这道阶级壁垒就有多难击穿。击穿这个壁垒,是相当于小说中「逆天改命」这个级别的事情。
习惯的作用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弥散渗透在了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控制着你绝大部分的学习行为,而又隐蔽得让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将其归因为“天赋”这个笼统的概念。而“天赋神话”又是这样一种舒适的逃避:与其留下那一点点可以改变的希望,不如躺在地上,晒着太阳,然后嘲笑那些试图努力改变的人来得舒服。
毕竟,最让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我相当反感当下流行的一种“鄙视链”的风气:我们不谈对知识的热爱,不谈对学习的坚持——却偏偏要攀比成绩除以努力的那个商数是高还是低,然后拿来排出一二三四,论出甲乙丙丁。
一个人努力学习而成绩一般,那便最该鄙视;倘若成绩不错,那倒正常,位列次席;万一这人成绩不错时还能坚持天天打游戏,那就更要奉为至高无上的大神了。
这是一种何其病态的风气。
而真正可悲的是,当下天赋崇拜的舆论氛围,就好像古代统治阶级用于愚民的宿命论和君权神授一样,正在将这种「种姓制度」式的阶级秩序无限地合理化乃至美化下去——王侯将相坐上高位,是因为他们真的是天命所定的“天子”,而不是他们事实上祖上造反成功世袭罔替;同样,好学生们优秀,是因为他们真的有生来比你们优越的“天赋”,而不是因为他们事实上在更先进的教育资源下完成了习惯的原始积累。于是在这样的主流舆论氛围下,很多习惯上的无产阶级者,不仅看不到这种正在渐渐凝结的阶级固化的真相,还要像种姓制下的首陀罗/达利特一样,觉得自己果然生来注定低人一等,反而要转过身来,为这条压迫自己的鄙视链加油叫好了。
这就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声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我知道,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对学习的认知,长期来看都是一种“震荡”的路线——
我们小的时候,被流传的鸡汤和学校教育灌输了努力决定论的观念,于是天真地以为努力就能一切;
但长大之后,你又会慢慢发现一些努力无能为力,而天赋似乎起作用的现象,心理上便往往要想当然地一转到底,认为天赋决定一切。
这时的你开始觉得,自己终于醒悟,揭露了"真相',成功地批判了旧观念的“鸡汤”。甚至还有人极端到了认为“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种荒谬观点的地步。
我们许多人的观念,都走过了这两个阶段。
但是,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这两个观念都是错的,你所谓的醒悟只不过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真正正确的解释,应该来得更为曲折和复杂,是对正反两方扬弃后的合题。(更加详细的对正反合震荡的论证,在这篇文章的最后部分有提到)
譬如在对天赋和努力的认知过程中:
正题(第一层):不存在决定效率,努力无法弥补的因素(或其存在但不如努力重要),努力就能成功。
反题(第二层):存在决定效率,努力无法弥补的因素(且比努力重要),这种因素就是天赋。
其中反题的可取之处在于,存在努力无法弥补的因素,且确实比努力重要;而正题的可取之处在于,努力确实可以对这种因素产生影响。
所以,最终更符合实际的答案可能是:
合题(第三层):的确存在决定效率的,努力难以弥补的因素,但并非无法改变的天赋,而是改变起来有难度的综合积累。这种积累是由习惯,方法,环境,资源等复杂因素交叉影响的结果。
例如学习环境——在一个进入冲刺状态的重点高中的晚自习课的学习效率,当然比离期末考还有大半个学期的本科日常要强得多。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许多习惯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补偿。这也是环境/出身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而最残酷的是: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事实上又是一种各种约束因素逐步释放的过程。在小学时,连坐姿不端正都可能都要挨老师家长的批评,中学阶段时便大多只有上课考试的约束;上了大学,甚至连上不上课都没有人管你了,许多人只需期末时复习上一两个星期;读了研究生博士,有时甚至可见范围内的deadline都将不复存在,学习要全凭自觉了。这就成为了未能完成原始习惯积累的“无产者”们的悲哀:在前期,他们尚可能依靠升学大考/发愤打鸡血的压力来在短期内代偿掉习惯上的差距,甚至一部分人还能借此机会通过真正的天赋暂时实现反超;然而一旦进入到新的环境(例如高考完升入大学),在这种外来压力被瞬间剥离出去后,他们受到的冲击又将会远远大于拥有好习惯的学生,犹如浪潮褪去,才知谁在裸泳了——曾经答主自己便是如此。
既然说到了这里,顺带说一件事情。
其实这篇文章里举的所有坏习惯的例子,所有习惯糟糕的人设,说的都是答主自己。
我以前接受过专业的智力测验,也有比较高的得分(当然不专业的智力测验也做过,结果也一样)。我也的确有很多高智商带来的学习体验——比如一旦专注于某个问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极快的思维速度,在状态最好的时候,我试过发课本的那天一天看完一本理工科教材。
甚至,有时会有类似这样的事情:班里的某学霸问我一道想了很久的超前几个章节的难题,然后我当场预习完那一章,然后把答案做出来给他。和老师讨论问题,我也几乎可以一直用最高效的交流路径最快地缩小可能性空间,然后很快解决问题。
但是,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点小聪明的作用,在深层渗透得无孔不入的种种习惯面前,真的是杯水车薪。
你明明专注起来可以一天看完一本书,但你就是专注不起来,你明明稍微集中一下精力就能摧枯拉朽地理解面前所有难懂的概念,但你在那些枯燥的文字面前,就是集中不了精力——最后落得一个不上不下的成绩。
觉得无法理解对不对?我也觉得无法理解。
甚至,我在观念上还算是非常重视学习的,甚至我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都在用所有的意志和自己的坏习惯搏斗。但在最后,也只是勉强进入1%,勉强符合这道题的区间。我也算是一个习惯极差的样本吧。
最后声明:我并不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以上内容也仅仅来源于一个普通的大二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反思,抛砖引玉,只作一个参考。
如果想获得更专业的见解,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关注相关专业人士。如有不当之处,也还请专业人士指出,诚惶诚恐,不胜感激。
作者简介:edmond,华南理工大学 (SCUT)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一个普(shi)通(bai)的研一学渣,业余辩手,INTP,守序善良,基本退乎,闭关学习。知乎个人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mount_cristo。责任编辑:小鲸鱼 耐高温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