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钱任性”。有钱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任性呢?我们可能 想象不到。两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 年,农历庚戌年)八月十三日,是乾隆帝的八十岁万寿节。乾隆皇帝的生日就是大事,更何况那年是乾隆的80岁生日。
在中国的清代,皇帝的生日都被称为“万寿节”,万寿节与每年的元旦、冬至为 清宫中三大节庆。节庆日前后 7 天 , 紫禁城皇宫里都要举行隆重的朝贺仪式 , 民间也要舞狮放炮,载歌载舞,全民欢庆。遇到皇帝整旬大寿,如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八十“耄耋”大寿,庆贺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清乾隆 《乾隆皇帝朝服像》轴
清朝276年的历史中,紫禁城中有记载的万寿庆典只有7次:康熙的60大寿、 乾隆母亲崇庆皇太后的60和70生日、乾隆的80万寿生日、嘉庆的六旬,以及后来慈禧太后的五旬和六旬的大庆。
这些史册上都有具体记载。每到此时,宫里宫外张灯结彩、喧闹非凡,有唱戏的,有耍玩的,当然更有敬献礼物的。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件乾隆皇帝收到的生日礼物。
乾隆的八十大寿
乾隆五十五年,年迈的乾隆皇帝已 经八十岁了。自古以来,数不清的帝王 之中,活到八十岁的只有梁武帝、宋高宗和元世祖三位,所以,八月十三日乾隆生日那天,他决定举行隆重的庆典,庆典工程由和珅和工部尚书金简总负责。
据史料记载 :乾隆的八旬庆典分在 三处进行,七月初七至七月二十三在承德避暑山庄,七月二十四启銮回京,七月三十日抵达圆明园,八月十三日自圆明园还宫,八月十三日在太和殿举行庆典大礼,八月二十一日结束,总计一月有余,足以看庆典的声势浩大了。
乾隆七月初七抵达避暑山庄,并未 就此安闲祝寿,每日批阅公文,处理国事,另外,接见安南、蒙古、回部、朝鲜、南掌、缅甸等各国派来为乾隆祝寿的使节。
乾隆于七月三十三日结束了避暑山庄的祝寿活动,启驾回京,乘坐的是皇帝所乘一肩舆中规格最高的礼舆,充分 显示出庆典的重大。舆高六尺三十,纵 深三尺九寸,面宽三尺,左右的直辕各有一丈七尺长,由十六人共抬,社舆的上部为八角的两层穹盖,各角都已命人 建起了各工各样的景点,绵延不断。
既有人工搭起的亭台楼阁,也有仿照西洋建造的园林建筑、遇水则设龙舟,逢山必置宝塔,有的特意建造得野味横生、小桥流水,有的则极尽繁华,精雕细琢,金碧辉煌,一处处的景观之间,错落点缀着大大小小的戏台,上面经日不断的 搬演各种喜庆剧目。各地主剧种齐集京城,西四牌楼前,建起了一座人工制成的罗厚峰,一百名须发皆白的老人伫立下面,一派福寿景象。
八月十三日,乾隆寿诞这天,皇上 要在太和殿接受百官和外国使臣的朝贺, 当日五鼓后文武百官到太和殿左右朝贺乾隆。乾隆皇 帝身着龙袍衮服,头戴珠冠,在前引后扈之下,在中和韶乐中升座太和殿,随后按照顺序分别进行奏乐、拜 位等活动,王公大臣要进献寿礼。接下来,就是繁琐 而隆重的礼仪、宴会,各国的使节都带来了本国的贺礼和表演本国的歌舞,同时,四大徽班也应诏进京参加和绅总负责的乾隆八旬万寿庆典工程。
文武百官进贡的寿礼非常讲究,基本可用“精、珍、奇”三字来概括。寿礼中多为如意、盆景、钟表、插屏、漆器、织绣等精美的工艺品,内容以福、寿、吉祥为主题。祝寿礼品从纹饰上和造型上突出祈福祝寿的寓意,常有蝙蝠、梅、竹、寿石、绶带鸟以及莲藕、枣、栗等纹饰, 如在盘、碟口沿绘一圈蝙蝠,谓之“洪福齐天”;蝙蝠、桃及古钱两个,寓意“福寿双全”;“梅”与“眉”、“竹” 与“祝”同音等。
献完寿礼后,皇帝要宴请群臣。皇家的金龙大宴 是格外丰盛的,并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寿宴”共有 热菜二十品,冷菜二十品,汤菜四品,小菜四品,鲜果四品,瓜果、蜜饯果二十八品,点心、糕、饼等面 食二十九品,共计一百零九品。
菜肴以鸡、鸭、鹅、猪、鹿、羊、野鸡、野猪为主,辅以木耳、燕窝、香蕈、蘑菇等。待皇帝入座后,宴会才开始,分别上热菜、汤菜。进膳后,献奶茶。毕,撤宴桌,接着摆酒膳。寿宴长达四个小时,午时摆设,未时举行,申时结束。
宴会宣告结束后,文武百官再次跪拜谢恩一跪三 叩之礼,皇帝在中和韶乐的奏鸣中起驾回宫。
清宫藏品中有一幅清乾隆年间的弘历八旬万寿庆典手卷,它生动地描绘了乾隆帝八十大寿时回宫途经西直门与西华门之间的盛况。
和珅的献寿礼
1790这一年,臣工们的献寿礼物更是别出心裁。比如说大才子纪晓岚就只送了自己创作的一个“联中联”的对联,把文采武功十全的乾隆乐开了。纪晓岚的对联为: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和天,五数和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六个“八”,六个“五”,上下对仗工整,引经 据典(“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出自《庄子·逍遥游》),隐喻八月生日 时辰,紧扣年号乾隆五十五年,用字朴实又典雅,充满喜庆。最特别的是,不是别人喜欢常用的藏头诗,而是用的藏尾字。每句最后的一个字,又演绎出一对联中联 :“春秋和寿月,天地备期年”。不得不让 人叹而观止。
但最受乾隆皇帝青睐的却是大学士和珅和工部尚书金简进献的贺礼。
和珅与金简从乾隆御制诗文中选出了带“福”“寿”二字的诗镌刻成2组印章作为贺礼,带“福”字的名为《宝典福书》,带“寿”字的是《元音寿牒》,两组印章中,金简进献的便是青田石印。
金简敬献的青田石印置于一 方紫檀木雕龙纹图案的宝匣之中,宝匣中有两层内匣,匣内青碧晶莹、彩光闪亮,一块块温润如玉的青田石章,上面镌刻着苍劲挺拔、秀雅圆润的篆字,正是《宝典福书》《元音寿牒》青田石印各60 枚。
当时的兵部尚书大臣胡季堂,将和珅刻印的120枚宝典福书和120枚元音寿牒的印章,用以缂丝加刺绣为工艺做成缂丝书册两套,作为他个人的敬献礼物。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 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 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 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 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缂丝《宝典福书》,全册共十六开,缂织和刺绣朱、白文印章凡120方,每方印文均配以黑色丝线缂织的楷书释文,而每印文中均有“福”字。
开首缂织“宝典福书”黑体字,印文语是以缂丝织造而成,少部 分加以刺绣增加其立体效果,末开缂织“万寿八旬大庆乾隆庚戌元旦 臣胡季堂恭进”“臣胡季堂”及“敬摹”印,钤“宝蕴楼藏”印。册页 以平缂、搭缂等缂丝技法巧加刺绣而成,缂工细腻,刺绣精巧,两者的结合使得作品更加珍贵,是缂丝加刺绣中的艺术珍品。
嘉庆三年 (1798年),就是乾隆死后没几天,胡季堂被授予直隶总 督,赐孔雀翎。领先弹劾乾隆宠臣大学士和珅二十条大罪,部署查抄和家。别的不多说了,有个细节,他把从和珅家没收的1.16万石米麦,十分之八拨给文安县,十分之二拨给大成县,以救水灾饥民。深得嘉庆皇帝赏识,加封太子太保。乾隆时的许多大政方针都是由胡季堂手定,史称他“前后政令如划一”,名留青史。今天能观赏到他敬献乾隆 的八十寿礼,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