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李世民来到李渊面前,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李世民有些不忍,但长孙无忌在旁边劝说:“秦王如果不狠下心,那么很难成大业。”李世民只能够请求父亲李渊把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力交给自己。
可是历史总是不按照常理出牌,长孙皇后却成为长孙无忌权倾朝野最大的障碍,长孙无忌不惧怕任何政敌和威胁,唯独就怕这个妹妹;而李世民也同样,他不担心任何隐患和危机,但就是太在乎妻子长孙皇后的想法;长孙皇后在位期间,哥哥长孙无忌,只能在大唐朝廷里当一个位高权低的臣子。
反观,房玄龄和杜如晦俩人都是掌握了大唐中枢权力,这也让长孙无忌心底有一些怨恨自己的妹妹。长孙无忌从年轻时候就认识了那时候啥都不是的李世民,李世民也是性情中人,他和长孙无忌很谈得来,而长孙无忌也是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男人,他希望自己能够辅助一个明君,很显然李世民就是这样的角色。
隋朝大乱,长孙无忌为李家拉反旗出谋划策
后来,隋朝各地叛乱,长孙无忌就提议让李世民劝说李渊拉起反旗,而那个时候隋炀帝杨广也想除掉关陇势力的代表李渊,李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蚱,不管怎么决定都不是,于是李世民就建议父亲直接造反算了,反正都是一死,倒不如死的有价值。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这一步走得是正确的,李唐势力的建立,也让天下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形势变化;而李唐的军方代表人就是李世民,而这时候的长孙无忌成为了李世民身边的二号人物,不过这时候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氏,历史也叫她观音婢就有点担心哥哥如果太迷恋权力迟早会生祸端。
不过那时候局势不明朗,谁也不知道李唐能够一统天下,弄不好被其他势力吞并都有可能,也因此,观音婢就没有怎么约束哥哥长孙无忌,而这段时期是长孙无忌的高光时期,在他的建议下,李世民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也成功的帮助李唐成为当时造反中最强大的势力。
长孙无忌坚定支持李世民
李唐最后一统天下了,而李世民是次子,并没有成为太子,反而是大哥李建成坐收渔翁之利成为了太子;而这时候,李世民就开始谋划太子之位,因为李世民常年的征战,他在军中的威望是十分的高,而长孙无忌也不希望自己的兄弟成为李建成的绊脚石,他更希望李世民能够继承皇位,那样自己才能够有所作为。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夺位之争中,充分的体现出自己的谋略和才干;他是李世民最关键的左右手,当李建成用计策成功地分化李世民身边的能人之后,房玄龄、杜如晦、秦琼等人都被调到其他的部门,这让李世民身边少了很多力量,而李世民手底下这些幕僚,也渐渐觉得李世民很难再竞争太子之位了,都想着安分守己当个官员一生安定就行了。
就这样连李世民都差点要放弃了,而他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却告诉李世民:“如果下不了决心和相应的意志,那么这样如何君临天下。”李世民纵观身边可用之人真的就只剩下长孙无忌和程咬金。
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是核心策划人员
后来,李世民经历了被太子毒酒一事,李世民差点就死掉了,好在当时的李神通背着李世民回到秦王府,给他呕吐治疗,这才救回李世民一命,因为这个事件,李世民开始决定要扳倒太子,但身边的人都离开的离开,外调的外调。
此时,长孙无忌再次体现他高超的智慧,他对李世民说:“这些交给我,”长孙无忌用了几个时辰的时间,一一拜访了曾经秦王府的旧臣,他也不说秦王什么事,只是询问如果今夜秦王有危险,你是否会帮助他转危为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原本是不想插手这事,但是听说秦王有危险,就什么都不顾了,跟着长孙无忌去秦王府。
当到了秦王府,李世民看到昔日旧臣都纷纷回来,很是感动,但时间紧迫,就简单的和大家说了明天之事,并告诉大家,如果谁不愿意参与,我并不拦着,可以离开;旧臣们陷入犹豫,不过只犹豫了几秒,大家都下定决心同秦王共生死。
长孙无忌立下不世之功
而一切筹划好了,长孙无忌去请李渊去宫廷里的河里避难,李世民带人埋伏李建成和李元吉,长孙无忌哄着李渊上了船,就把船驶向了对岸,当船到了河中心,长孙无忌跪倒在地向李渊请罪,李渊也意识到什么,但这时候自己喊守卫也到达不了河对岸,只能着急的希望二儿子能够手下留情。
很显然李世民根本不会手下留情,毕竟大哥都想毒死自己了,自己还用心慈手软;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势力彻底失败,而李世民成功成为了唯一的嫡子。
李渊这时候早就十分悲痛,见状也只能够叹息的把兵符给了李世民,而大唐江山也在玄武门之变后,彻底成为李世民的;我们从玄武门之变前后,不难发现长孙无忌是核心人物,因为有他,李世民才能够成为皇帝。
并且李世民交代给他的任务,都是十分难做并且很容易遗臭万年,长孙无忌并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的是如何让自己的主君能君临天下,这就是自己的愿望;长孙无忌是贞观时期最忠诚于李世民的人,一个原因是妹妹是李世民妻子,另一个原因是几十年的交情,他对李世民十分的了解。
长孙皇后用心良苦,反对李世民重用长孙无忌
当李世民登基后,就开始论功行赏,长孙无忌也期待自己能够做到什么位置;而当李世民把封官的初稿给长孙皇后看的时候,长孙皇后看到第一个就是自己哥哥长孙无忌,并且李世民还想让他总管吏部。
长孙皇后这时候就直接跪倒在地,极力地劝说太宗(李世民)不要重用自己哥哥,李世民很诧异,这妹妹不让哥哥当大官,这是什么道理?长孙皇后就给李世民梳理历代以来外戚干政的残酷后果,李世民这时候才知道其中是良苦用心。
但是第二天看到长孙无忌,自己又心有不忍,只能暂时将封赏推迟,想着自己能否说服妻子,毕竟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欣赏长孙无忌,这个第一大功臣,对他都不能封赏,那么怎么说服天下。下朝后,李世民又来做长孙皇后的工作,并对她说:“朕要封赏的不是朕的舅子,而是长孙无忌这个能人。”长孙皇后听到后,什么也不说,默默地跪倒在地请求皇帝收回成命,李世民见状气得要死,拂袖而去。
长孙皇后彻底阻断长孙无忌成为权臣的梦想
长孙皇后知道劝说不了丈夫,于是就喊来哥哥,长孙无忌还沉寂在即将封赏的喜悦中,妹妹喊自己,自己当然很开心;但两人一见面,长孙皇后就说:“哥哥,外戚干政的事件你还记得吗?”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秒懂,长孙皇后就说:“如果哥哥执意要入朝担任要职,那么我就自辞皇后之位,终生香火为伴。”
长孙无忌一听,他知道了自己为权臣成为了幻想,于是第二天就给太宗请辞,太宗听说后十分诧异,但就是不接受长孙无忌的辞呈,并对长孙无忌说给自己点时间,自己慢慢劝说皇后。长孙无忌知道再怎么拖都没用,妹妹的性格十分的犟,后来在皇后、太宗和长孙无忌的彼此退让情况下,长孙无忌成为了修律的大官,典型的没啥实权的那种,而凌烟阁第一功臣的位置,也算是李世民给足了面子,也是长孙无忌功劳盖世的体现。
长孙无忌位高权重最终被扳倒
长孙无忌是怨恨自己的妹妹的,但没办法,毕竟是自己老妹;后来长孙皇后去世了,临终时候还劝说太宗别重用无忌,太宗还听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觉得这样对长孙无忌不公平,又大力提拔他,这也导致后来的祸患。
太宗死后,长孙无忌就是开始飘起来了,他直接扶持起李治,然后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朝廷排名第一的官员;但是长孙无忌位高权重慢慢的也引起了李治和武则天的猜忌,在两宫斗争中,长孙无忌彻底被李治扳倒,而长孙家族也因此没落。
小结
后来,到了临死的那一段时间,长孙无忌才想起妹妹的好,他痛恨自己为何不听妹妹的话,但时过境迁,当初的怨恨,到今天的回忆,人就是如此,明知是错的,却坚信自己能够做好。
其实长孙无忌的一生也是精彩的,特别是他修撰的《唐律疏议》,这个功绩足以青史留名,然而太过迷恋权力和野心,这也让他晚节不保;明明人生下得一盘好棋,却因为骄傲自大,走错后来几步,于是这盘棋就彻底被搞乱了,这一切都因为,终未摆脱权力的魔咒。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