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11日,随着贡比涅森林中《协约国对德停战协定》的签署,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大洋彼岸,美国人的庆祝活动却已在4天前“提前”举行。出现这一幕,并非美国人未卜先知,而是源自一场“致命”的新闻失误。
当一战时间进入1918年11月,协约国的胜利事实已无悬念,德国人的投降只是时间问题。与此同时,而各家报社也在不遗余力的抓“热点”,以期报纸大卖。
最早捕捉到“热点”的是合众社(合众国际社的前身)。11月7日午前,合众社的办公室收到了法国前方传回的电报。阅读之后,记者们迅速拟定了当天下午特刊的标题:“战争结束”!
紧随其后,有关“停战协定”已签署的消息迅速借助报纸、电报、电话传遍了美国。人们争相走到街上开始庆祝。
覆盖全美的庆祝活动
庆祝活动从纽约开始,逐渐覆盖全美。接到“停战消息”后,时任纽约市长的约翰·海兰(John Hylan)当即宣布放假。
理发师将顾客丢在椅子上、商店关门要求大家有事明天再来、吃午餐的职员也没回到工位,纽约的大事小情全都为庆祝活动让路。
时代广场上人潮涌动,男高音恩里科·卡鲁索(Enrico Caruso)在尼克尔博克酒店的二楼阳台上向挥舞星条旗的人们致敬,并演唱了国歌——《星条旗》。
在户外,报童挥舞着报纸,高喊着“德国投降!”、“战争结束了!”的口号,汽车铃声、防空警报声、教堂的钟声,响彻整个纽约。高楼的二楼窗户上挂出星条旗,人们将手中的报纸抛向空中。
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中,波士顿交响乐团正举行音乐会时,外边传来了欢呼声和战争结束的消息。当观众还未反应过来,指挥当即改了节目单,砍掉了“曼弗雷德·序曲”和“D小调交响曲”,转而演奏“星条旗”和“马赛曲”。
美国信孚银行总裁斯沃德·普罗塞尔告诉《华尔街日报》,“11月7日必将载入史册,成为世界国家欢欣鼓舞的一天”。但后来事实证明,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纽约的庆祝活动迅速随消息传遍美国。
尽管由于“西班牙流感”的缘故,美国多地禁止公众集会,但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人们还是涌上街头都在庆祝这“虚假的停战日”。
在华盛顿特区,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也出现在白宫门廊上,向聚集庆祝的人群挥手致意。波托马克河畔响起礼炮,美国陆军派出9架飞机绕场助兴。与此同时,费城市长托马斯·史密斯前往独立厅敲击“独立厅”。
而在好莱坞的派拉蒙制片厂中,传奇导演塞西尔·德米尔紧急“喊卡”。他解释到:“我们今天要停下来,因为战争已经结束了!”
在宾夕法尼亚,这场过早的庆祝活动变地“激烈”起来。当地一名被误认为支持德国人的退役士兵惨遭殴打。庆祝活动中的烟火还发生了爆炸,导致4人死亡,其中一人的兄弟还远在欧洲前线作战。
拒绝承认的真相
就在美国人以为战争真的结束,一片狂欢之时。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Robert Lansing)当天下午立刻澄清事实,否认停战协定已经签署。
但美国人拒绝相信兰辛的辟谣,他们不仅撕毁了辟谣的报纸,甚至还顺手砸了发“假消息”(实际上是真消息)的美联社办公室。对和平期盼已久的人们就像沉入梦境一般,拒绝承认现实。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也就是11月8日,这天清晨宿醉的美国人终于接受了战争还未结束的事实。对此,当时还是上尉的哈里·杜鲁门(后来的美国总统)评价到:“虚假的报纸消息是及其可怕的,报纸负责人的罪行仅比最坏的罪犯第一点”。
那么,这则愚弄了全美国的“虚假的停战消息”从何而来?
一切的源头还要追溯到法国。当时确实有一则“停战指令”,但只适用于局部。
1918年11月7日,协约国司令部受到了一则来自德军的电报,内容是:德国停战代表团将从柏林出发,经比利时抵达法国商讨停战。为此德军将在下午3时(伦敦时间下午2时)停止敌对行动,以便代表团能够越过前线。
根据事后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电报未注明这是“局部性”停火,致使一些人误解为全面停火,战争结束了。而且,同样的电文不仅驻法国的美国远征军收到了,美国的外交机构也收到了,并开始扩散。
例如,美国领事就在午餐会上当众宣布了这一消息,让记者们嗅到了一丝气息。与此同时,美国驻法武官B·H·沃伯顿则将消息紧急发回国内,以求证实。
但一切还是没有快过那个蹭热点的男人——罗伊·霍华德。
阴错阳差:上了头版的“假消息”
就在沃伯顿少校焦急等待国内回复时,罗伊·霍华德早已“抄近路”将消息发回纽约,并在确认结果出来前,迅速传至美国各地。
时任“合众社”总裁、为“独家新闻”来到欧洲的罗伊·霍华德正在回国的路上。11月7日,他刚从巴黎乘火车抵达布雷斯特,在与亨利·威尔逊将军交流的过程中,他敏锐的发现了他想要的“独家新闻”。
亨利·威尔逊告诉霍华德,“他刚刚从巴黎方面收到停战的消息”。霍华德追问道:“是官方消息么?”威尔逊答复到:“确实是总部传来的”。于是,霍华德索要了副本。
或许是出于信任的缘故,亨利·威尔逊不仅将消息的副本给了霍华德,还派出法语翻译约翰·塞勒滋少尉帮助他沟通当地的电报局,将消息发回美国。
但这样做明显是违规的......
按照“合众社”的流程,所有来自法国的新闻都必须经过驻法记者西姆斯签发。但当时西姆斯远在巴黎,沟通需要大量时间。
为了“守护”这条独家新闻,霍华德不惜伪造了西姆斯的签名,将消息直接从布雷斯特发回美国,但这也只是“虚假停战消息”事件中的一环。
当霍华德急匆匆的赶往布雷斯特的电报大楼时,发现大楼中除了电报操作员,早已空无一人,因为当地的法国人在听说了“停战消息”后早跑上街去狂欢了。结果在等待了一会后,霍华德又绕过了法国的信息审查员,直接把消息发回了纽约。
几分钟之后,电报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纽约。“合众社”纽约负责人霍金斯看到消息是由西姆斯签发,还通过了法国方面的审核,就理所当然认为消息属实。
当天下午,“合众社”开始刊发霍华德的独家新闻:“德国人投降了!战争于下午2点结束(指伦敦时间)”。
轩然大波归于平静
由于美国人对停战期盼已久,结果消息一经见报就迅速扩散开来,连美国的邻国加拿大也收到信儿,开始提前庆祝。
但假消息毕竟是假消息,经不起证实。当天《纽约晚报》的编辑们多方联络记者也未能证实这则消息,遂对合众社的“停战消息”表示怀疑。
第二天,当事件水落石出之时,泰晤士报、美联社指责“合众社”的新闻是“史上最公然、最邪恶的欺骗行为”。而《纽约晚报》还不忘落井下石,标榜自己没有跟风发表“虚假的停战协定”。
尽管霍华德和他的“虚假停战协定”激起了轩然大波,但这件事很快又被更大的波浪所掩盖。事件后的第三天,11月11日上午真正的停战消息传来,美国人再次挤满了大街小巷,开始庆祝和平的到来。
最后说回一切的始作俑者罗伊·霍华德,他的对手美联社不遗余力想要置他于死地,呼吁送他上军事法庭;并要求“合众社”为过早的庆祝活动掏一笔不菲的清理费(约8.5万美元)。
但是由于美国很快迎来了“真停战消息”,而且亨利·威尔逊将军极早的宣布为“虚假停战消息”一事负责,并公开发表了正式公告。因此,不仅亨利·威尔逊免于处罚,霍华德也得以幸免。
很快,真消息和庆祝活动活动面前,霍华德和他“假消息”引发的事件就被抛诸脑后,快速淡出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