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明蕾(媒体人,爱乐者,读写驳杂。)
音乐比赛和排名是不少的。以古典音乐为例,我知道的,就有声乐、器乐、指挥等门类的比赛。这些大类还可细分,如器乐中,就有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大赛,木管、铜管乐器的比赛也有,不过影响和范围都小些。就是说,一个交响乐团中的所有乐器,差不多都拿出来“比”了个遍。
当然,众多比赛和排名中,影响力或含金量大异,如范克莱本、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帕格尼尼、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均属当今响当当、顶呱呱的国际大赛,在这些大赛中获奖的青年演奏家,一般都即刻在乐坛上暴得大名,且大多从此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顺风顺水。我国曾获这些大奖的几位青年演奏家就是例子。
参加这样的大赛门槛本来就高,获奖乃至获得首奖就更加不易。所以我国著名小提琴家宁峰就真心以为,与在音乐厅和专业圈子中演奏相比,参加比赛无疑是最大的考验,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准备大量风格不一、难度颇高的曲目,二要面对台下一众德高望重、眼光苛刻评委的挑剔。不说在一轮一轮地演奏中技术上稍有闪失便可能获奖降档甚至被淘汰出局,适应评委的主观口味更让参赛者难有作为,而后者往往影响参赛者的成绩。
这方面最有名的故事发生在1980年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钢琴怪才波格莱里奇虽技惊四座,但因其对肖邦的诠释过于特立独行而受争议,以至于在决赛前便被淘汰出局。这时主评委之一、有“钢琴女祭司”之称的阿格里奇却站出来为他打抱不平,在半决赛之后即愤然辞去大赛评委职务。后来的结果大家都清楚,越南钢琴家邓泰山获得首奖。而无缘决赛的波格莱里奇也因此立马成为媒体宠儿,随之蜚声琴坛。
应该说,这类世界顶级大赛的评选机制经多年历练,正不断趋于完善,其公正性具有相当公信力。但评委们在风格、旨趣、传统、创新等事涉价值取向的评判上仍难消除分歧,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技术属实然范畴,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一目了然,高下立判;来到应然范畴的价值判断,“文无第一”效应随时会起作用。
还有不少来自媒体的排名也能吸引眼球,甚至成为品牌。如英国权威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每年就推出“史上最伟大50名指挥家”榜单,入选者包括在世者和离世者,其执棒风格迥异,特点鲜明,老中青不一;值得一提的是榜单的动态性,比如卡拉扬今年入选50名,明年则有可能从榜单上消失,或有因应时代的考量也说不定。
我不清楚这是怎样的一种评选机制,或可肯定的,是背后有一个包括指挥家、音乐教授、乐评人、演奏家等参与的评选团队,事先确定一种价值取向(如强调入选者必须特点鲜明),自有一个商业目标等等。不难想见,这种维度更加广泛的排名榜单,大概也不会对培养伟大的指挥家起到直接作用,但是将大大有益于古典音乐市场的繁荣。
【编辑:张靖】
【来源:长江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