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漫长的消耗战维持了整整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20万赵国军队沿着战壕与丹阳河,天天和秦国人干耗。似乎廉颇的战术是成功的,他当然有自已的理由,这个理由老生常谈:秦国强,赵国弱,所以速决战对赵国是不利的,持久战对赵国是有利的,这理由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很正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认定这是不正确的。
到了三年后的公元前260年,连主持赵国大政的赵孝成王也认为这理由不正的,不正确的原因,按照《史记》的说法是秦国人使了反间计,散布说秦国人只怕赵括,只要赵括出马,一个顶俩,能把秦国人打得稀里哗啦。然后傻乎乎的赵孝成王就听了,接着任命赵括挂帅,行前赵括的母亲拼命反对,说马服君赵奢临终前有遗言,赵括这小子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委以重任。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可惜赵孝成王不听,赵括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挂帅了,一起随他出征的,还有早已养精蓄锐多日,从北方边地调回来的精锐部队,一共20万人,赵国最精锐的骑兵军团,都在这支部队里了。公元前260年,赵括抵达了长平前线,和廉颇完成了交接,闻听赵括到来后,秦国火速做出了决定,宣布国家进入总动员,命令国内16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从军,准备参加决战。
同时将此时秦国最杰出的将领白起调了过去。以这样的动员规模,以及秦国足够募集百万大军的战争动员潜力,这时候身在长平前线的秦国车队,总数已经不下60万,双方都动了血本了。赵括到任后,按照《史记》的记载,就是他变更了原本廉颇定下的稳固防守战略,引起赵国将士的不满。
而他玩脑袋也玩不过白起,白起到任后,对赵括采取了诱敌之计,故意在第一条阵线上,布置了大批老弱残兵,给赵括以秦国人力不支的假象,终于让赵括下了决战的决心。之后赵军出击,赵括带来的20万北方精锐打头阵,一路势如破竹冲杀秦军,果然杀得秦军丢盔卸甲,赵括大喜之下,命令全军全线出击,企图一举扫平秦军。而陷阱就在这时候布下了,赵括一路追杀,没想到越打秦军越强,越杀秦军越多。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等到他明白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陷重围了,怎么办?突围!这40万赵军以决死一战的勇气发动突围,和秦军打得难解难分,可回头望,赵国的阵营,也早被秦军派遣的两万精锐骑兵占领了,就这样,秦军端了赵括的老窝,卡断了赵括的后路,40万大军,就这样被秦国人包了饺子。
眼见败局已定,赵括却不屈不挠。之后40万赵军一直被秦军围困了46天,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士兵们甚至要靠着吃同伴的尸体来维持生命。后来,赵括又先后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企图从秦军的包围圈里冲开一条口子,但是秦军也极其顽强,死战不退。
这时候秦军的武器优势——弩,开始发挥出了威力,在四面的包围圈上,布满了秦军的弩箭阵,雨点般的弩箭,轻而易举地封锁了赵军的突围企图。数次突围失败后,赵括最终拿出了他父亲“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率领饥寒交追的赵军,向秦国人发动了最后一次决死的冲锋,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秦国人的弩箭轻松地射穿了赵括的重甲,这位惯于“纸上谈兵”的将军就这么阵亡了。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就这样40万赵国压箱底的精锐部队,最终沦为了秦国的俘虏,之后为彻底削弱赵国,这支军队被秦国人全部杀死。一度足与秦国人争雄的赵国军团,就这样全军覆没了。长平之战结束了,但对于长平之战的争论,后人们却众说纷纭。小编认为主流史书上无不说赵括纸上谈兵,志大才疏,最后误国误君,甚至到今天,他依然是“纸上谈兵”的反面典型。
但仔细看整个长平战争的全过程,我们不得不负责地说,长平战败,赵括至少是不用负全部责任的。在上党太守冯亭决定进献上党的时候,危机就已经向赵国人笼罩来了。小编认为赵国国内无论是国君还是大臣,尽管对是否接受上党意见不一,但几乎没有人看到这样的事实:秦国人,上来就是为了玩命的。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秦国这次对赵国的军事行动,绝不简单地是为了一个上党,更不是为了个长平,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组织一场歼灭战,彻底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使之不能成为秦国进兵中原的障碍。小编认为从一开始秦国重兵压境,到后来陪着廉颇慢慢磨,磨了整整三年,再到最后征募全国16岁以上的青壮从军,组成规模巨大的增援部队驰援,以及最后赵国40万战俘被杀害的事实,所有的一切,都是秦国人苦心筹谋的一个过程。
从一开始,他们就要和赵国打到底如果是这样的目的,那么早先廉颇采取的稳守战略,其实就成了一种“慢性死法”。因为廉颇的消磨战术,不仅仅在磨秦国,更在磨赵国,五六十万大军在前线对峙三年,物资军费的损耗是个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别说是春秋时代的小诸侯国,就是后来大一统的汉唐宋明等中原王朝,承担这样的军费开支也极其吃力。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换句话说,如果秦国人决心倾家荡产,不惜一切代价和赵国磨到底,最先坚持不下去的,毫无疑问是赵国。在这一点上,不但廉颇没有意识,就连赵国君臣上下也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有这个意识,赵孝成王就不会轻易地做出接受上党的许诺,这样不给秦国战争口实,这场大战至少还会晚一些发生,小编认为如果有这个意识,廉颇也不会采取这种磨洋工的方法;如果有这个意识,赵国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也许会先选择速决战解决问题。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在人类战争史上,小国对大国的战争,采取这种相持战的手段,在人口、财富、国家战争潜力都远远不及的情况下,是注定要失败的。正因为如此,赵孝成王最后换上赵括,就不难理解了。此时赵国的将领里,廉颇等老将都是以“持重”著称的。最擅长打速决战、歼灭战的,当属赵括的父亲马服君赵奢,但赵奢此时已经作古了,子承父业的赵括,也就成了此时赵国军队中最需要的速决战类型将领。
换赵括,很可能全军覆没,不换赵括,最后的结果也是被秦国拖死,很可能是整个国家筋疲力尽后的全军覆没。所以,在当时改变战术,主动出击,发动对秦国的决死进攻,就成了赵国此时唯一可以做出的选择。除此以外,赵国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其实赵国此战的真正悲剧,就是以一个小国的力量,去独自对付强大的秦国。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赵国的国民经济储备,固然经受不住这样的消耗,但赵国可以与其他国家联盟,比如,向富庶的齐国等国借粮草,求救兵。但从当时的列国局面看,做到这一点,似乎比战胜秦国更难,这时期的秦国,在对外政策上做出了调整,采取了范雎的“远交近攻”之计,对远离秦国的齐国等国,采取暂时通好的政策,但对邻近秦国的韩赵魏,则摁住了猛揍,即使不能灭掉它们,也要最大限度地削弱它们。
然而,在对赵国的这场决战开始之前,秦国已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其使臣反复穿梭于中原六国,向中原各国游说,威胁各国不要插手。小编认为除了赵国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秦国下怕了,完全抱着看客的心态,来欣赏这一场其实关乎整个六国命运的战争。
在这场惨烈的大战中,秦国的损失也同样惨重。用《史记》里秦国主将白起自己的话说,参战的秦国军队,士兵死伤过半,经济消耗也同样巨大。《吕氏春秋》里说,秦国多年来的物资粮食储备,在这场战争中被消耗一空,整个秦国,都因为这场战争被拖得“士民倦”。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在这场战争期间,除了赵国之外如果能有一个国家有胆气一点,在秦赵这个相持不下的天平上轻推一把,整个战争的结局,在历史上恐怕就是另一种写法了。所以这正是赵括的悲剧,他在一个悲剧的时间,被推到一个悲剧的位置,完成一次悲剧的冲锋,哪怕挂帅的不是他,恐怕在那样的局面下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如果说赵括一点责任没有,那也是不恰当的。整个战役的过程证明,虽然他是一个攻击型将领,但是在临阵指挥,兵团作战,战略预判上,他比他父亲确实差得远,更和对面的白起不是一个档次。赵国虽然实力弱于秦国,但并非没有自己的优势,赵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的高速冲击,虽然在经济实力和总兵力上弱于秦军,但是中国历史上不乏发挥骑兵优势以弱胜强的战役,赵括的父亲赵奢所导演的阏与之战,就是这样的妙笔。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小编认为如果赵括可以在临战时冷静一下,有他父亲一般的睿智,能够在扑朔迷离的局面下找到对手的弱点,打开胜利的突破口,反败为胜的机会不是没有。可惜他没有。
好啦,今天就说到这。想看更多故事记得关注小编哦,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203 字。

转载请注明: 消耗战维持了三年,长平依然在赵国手里,这些故事你们知道多少!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