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师节非同寻常,“双减”之下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不准分层次办重点班,而现代学校不同于近代及其以往的私塾,即便小班化也不可能小到个位数。于是乎,有文章指出:“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课教师,将面临着一个难题——受教者程度不一,施教者如何因材施教?”
平心而论,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因材施教”之“教”,既可以指教育,也可以指教学。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诸多途径对学生教育。没有睿智的教育,只能是急功近利的教学。教师的伟大不在于教,而在于育,教知识是本能。在教师节前夕,教师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抑或“人类灵魂的科学家”,读读下面这个故事不无裨益——
“放学后,孩子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郑重其事地把一封信交给母亲并叮嘱:‘老师只让妈妈看!’母亲困惑不解地接过信,看着看着,泪流满面。孩子见状,大惑不解地问道:‘妈妈,老师说了什么?’母亲擦擦眼泪,哽咽着说:‘老师说,夫人,你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学校太小了,没人教得了他,叧请高明吧。’孩子听后,异常高兴。多年后,这个孩子如其母亲所言,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等等,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他,就是举世闻名的爱迪生。母亲去世后,儿子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了这封信,他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你的孩子有智力障碍,不能留在学校,只能退学。’看到这儿,爱迪生泪流满面,提笔在当年老师的鉴定语旁写下:‘爱迪生是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他的母亲把他变成了天才。’”
说实话,作为一个教师,每当读到这个故事,总会热泪盈眶:一个教师不能像母亲爱孩子那样爱学生,是绝对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的。办重点班确实是“因材施教”,可这仅仅是教学意义上的。
如何把教书育人结合得天衣无缝,那才是施教者的真正难题。
作者 金新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