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清宫四大谜案之中,最出名的恐怕要说顺治之死了。根据史料记载,公元1661年的大年初六,清世宗顺治死了。那关于这位满清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的死呢,史书上却只有一句话,“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
至于顺治的死因,所有的历史文献里都没有记载。这种情况是极其不正常的,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的,关于顺治皇帝的死,历来都是众说纷纭,各种说法不一。
死因
顺治的下落一直是个历史之谜
说法一、说当时掌权的孝庄太后对这个儿子很不满意,觉得他优柔寡断、生性懦弱,不适合做皇帝。所以孝庄决定换别人当皇帝。
说法二、说顺治是死于天花,在当时这种病属于绝症。而且世世代代生活在东北的满族人,对这种病尤其缺乏免疫力。因为害怕汉人借机造反。所以,朝廷决定对顺治的死因进行封锁。
说法三、说顺治他压根就没死,只是因为心爱的董鄂妃不幸病死了,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跑到五台山出家了,这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
总而言之,一直到现在,对于顺治的生死和下落一直是个谜。不过,随着专家们对史料的不断探究,顺治的下落还是被还原了出来。
传说顺治是因为董鄂妃之死而出家
线索一:古画
在河南省民权县,有一座白云禅寺。当地县志办的工作人员,无意中发现了两张古画。据古画所有者说,这两张古画画的是从前白云寺两位高僧。不过年代久远,古画上的提款早就不见了,只剩下两个端坐着的老和尚。
不过,其中一张画像中内容让工作人员很吃惊。画中老和尚坐的椅子上竟然雕有个龙头,雕龙头的椅子不就是龙椅吗?还有,老和尚脚下穿的竟然是一双朝靴。根据佛教的规矩,和尚是不能穿朝靴的。
还有更神奇的,这个画像中的老和尚,和史料中的顺治长的极为相似,而且和顺治的儿子康熙年老的时候更像。从两人的脸型、身材,还有两人的颧骨、眼睛,下巴都非常相似,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经过了解,这画像里头老和尚法号醒迟。工作人员很奇怪,难道这位醒迟长老和顺治、康熙有什么关系?
古画中,顺治和醒迟长老非常相似
线索二:白云寺
工作人员越想越不对,这里面肯定有故事。于是到白云寺里仔细考察,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新线索。说到这个白云禅寺。据史料记载,它始建于大唐贞观年间,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康熙年间,寺庙香火极盛,与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
工作人员调查后,在大雄宝殿背后发现一座刻工精细的青石六棱宝塔。据当地人说,当年这宝塔是通体鎏金,金光闪闪堪称稀世珍宝,现在鎏的金已经掉的差不多了,可塔身上还是可以看到一片片金色的残斑。
还有,工作人员在寺庙的一个旧仓库里,还发现了一些精美的琉璃瓦装饰,琉璃瓦上都雕有飞舞着的五爪蟠龙,而这些都是当年老白云寺大殿上的构件。这些材料都是封建社会皇家专业的,白云寺能用这样的建筑材料,只有一种可能,这是皇家寺院。
规模宏大的白云寺竟然是皇家寺庙
这白云寺竟然是一座皇家寺院,那画中坐龙椅,穿朝靴的是什么人呢?为了更多的了解,工作人员又跑到发现古画的白云村,找老辈人打听了一番。这下,更让人吃惊了,据当地的老人所说,古画中的醒迟长老竟然就是顺治皇帝。
据说寺里的那座青石六棱宝塔,还有五爪金龙琉璃瓦,都是康熙皇帝赐给白云寺的,就是因为他老爹顺治在庙里住着。顺治,就是醒迟长老一直活到了康熙49年,直到73岁才圆寂。
说起来,这些老人的说法还真有点靠谱。因为这位长老法号是什么?醒迟。而根据传说,顺治出家后的法号是什么?行痴。行痴--醒迟,这舌头如果稍微有点打滑了,读起来还真差不多吧。不过,这些证据也只能算是传说,那还有证据吗?
顺治出家法号行痴,和醒迟法师同音
线索三:御赐碑
就在此时,白云寺内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线索,更加证实了醒迟和尚就是顺治的事实。原来,园林工人在白云寺挖树坑搞绿化的时候,从地底下意外地挖出了一块残破的石碑。
那石碑洗干净了以后,一看落款,不得了,这竟然是一块康熙49年,皇帝亲笔给白云寺题写的一块御赐碑。据当地老人回忆,这块碑当年就砌在白云寺正殿的墙上,完整的碑文是“當堂常赏”四个大字。这是什么意思呢?
“當堂”--当堂。“堂”是指父母高堂,这碑又是康熙亲手题写的,那康熙眼里的父母高堂,那不就是顺治皇帝吗?还有,康熙写这块碑是在康熙49年。
而按照当地的传说,醒迟长老在白云寺活到了73岁。顺治皇帝的24岁出家,到康熙49年也正好是73岁。所以专家们推断,这块“當堂常赏”碑,是顺治死了之后,康熙赐给白云寺的。
最有力的证据,康熙御赐碑出土
线索四:佛定活佛
那问题来了,传说顺治是在五台山清凉寺出家,但他怎么就跑到河南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寺庙去了呢?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寺庙关键得有高僧。白云寺当年恰恰就有得道高僧。
白云寺的东北角,有一间神秘的屋子,平时房门紧锁,拒绝任何人进入。那么这屋子里能藏着什么宝贝呢?这里面藏着既不是金银,也不是什么秘籍,而是一具高僧的不坏金身。
这位高僧是谁呢?他就是当年和杭州灵隐寺济公和尚齐名的活佛高僧,佛定和尚。据说当年有个说法,是“南济公,北圆通,中原有个老佛定”,这三位是中原的三大活佛。而这位神通广大的佛定活佛,据说能预知生死,料事如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河南布政使牟钦元是这么评价的,“得洞宗上乘”,也就是说他是得道的高僧。他在当时中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牟钦元还写道,“南至江汉,北至幽燕”,是说佛定活佛的弟子满天下,信众遍中原。
李自成攻打汴京时,造成了黄河决堤
那这位神通广大的佛定活佛,他和顺治皇帝,也就是醒时长老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现在的史料上当然是没记载,不然的话,那么多研究清史的专家,早就把顺治出家之谜给弄清楚了。
不过在民权的地方志上,专家们却查出了一线端倪,是一场几百年前的大洪水,把佛定和顺治冲到白云寺来了。原来,离白云寺不远的地方就是黄河。明末清初的时候,李自成攻打汴京,当时河南巡抚高名衡想将黄河决开,水淹起义军,以解开封之围。
起义军里也有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厉害人物,他一看在这个悬河眼前,万一明军放水怎么办呢?所以,他就立刻让起义军把军营转到了高处。
结果高名衡还真就放水了,本来高名衡想的是开封城是砖城,黄河水不会进城。可谁知道这位巡抚,压根就没领教过黄河水有多大的威力,这一家伙就把明朝以前的这个古城全都淹了。
顺治和佛定活佛一起重修白云寺
据民权县志记载,这次人造洪灾,让当地百姓遭受灭顶之灾,而白云寺也未能幸免,被洪水冲垮。康熙26年,民权县的佛教信徒们,组队前往山西五台山,请佛定活佛出山,重建千年古刹白云寺。
当时的顺治,正在五台山出家,他也是佛定活佛的信徒,就追随佛定来到白云寺。佛定活佛的声望再加上顺治的特殊身份,白云寺不但很快重建,而且香火更盛。
自此,佛定就一直留在白云寺,直到圆寂。而顺治也留了下来,直到康熙49年,圆寂,享年73岁。
当然来,不管是清凉寺还是白云寺,顺治的行踪都不会有正史做任何的记载。根据地方志和其他的一些资料,专家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就像鹿鼎记里合演的那样,顺治还在五台山出家的时候,康熙皇帝其实就已经找到了自个的亲爹,可顺治出家之意已决,康熙也没办法。
后来的顺治跟着佛定到河南重建白云寺,康熙不忍心看着他亲爹受苦,这就拨了银子,按皇宫的标准重修了白云寺。
顺治出家早有想法,跟董鄂妃无关
顺便再补充一点。根据最新研究,顺治出家,跟董鄂妃没半毛钱关系,而是顺治就有这个理想。根据清宫满文档案记载,顺治14岁那年,在遵化打猎时,无意中结识了一位在山洞里静修的高僧。从那儿之后,他就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治二十岁的时候,在北京海会寺又恰逢一个叫憨璞聪的高僧点化,从此更是痴迷佛法。至于那些宫廷争斗,董鄂妃之死,充其量只是顺治出家的催化剂而已。
目前的这个醒迟长老的画像,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的证据,都已经被送到了权威的学术机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相信以后关于这件事儿啊,还会有更多更生动的细节,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