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高在批改学生作业。 记者 洪玉杰 摄
本报记者 洪玉杰 通讯员 同组宣
“我是一名地理老师,对青藏高原一直有着向往之情,听说有援青名额,我第一个报了名。”说起一年前报名援青时的情景,陈荣高仍然很激动。
年过半百的陈荣高是盐城市伍佑中学的高级教师,也是江苏省对口援建,盐城援青教师中的一员,2019年援青期间任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办公室主任、高三地理老师。在此之前,陈荣高已经有30年的从教经历。
青海同德,平均海拔3660米;江苏盐城,平均海拔不足3米。这两个相距2236公里的县市在援建的“撮合”下成为互帮互助的兄弟城市。
55岁的陈荣高也是那时候怀揣情感和责任,克服高寒、缺氧、曝晒等诸多困难,扎根高原、言传身教,播撒充满希望的知识火种,留下带不走的先进教育理念。
据陈荣高回忆,三名援青老师一同前往同德,一路上景色单调,越走越心酸,等到了学校,陈荣高的心坠入冰窟。学校还没有完全竣工,在宿舍休整了两天后,顾不上严重的高原反应,便在建筑机械的轰鸣声中开始了难以忘怀的援教生涯。
由于是新建学校,学校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陈荣高和学校办公室其他老师一起,建立起了办公室工作流程规范,起草了《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五年发展规划》《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章程》《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实施细则》,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高效开展。
“青海和江苏的高考模式不同,所使用的教材也不同,教学要求也不同,再加上陌生的环境,都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陈荣高介绍,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他广泛了解当地学情以及本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适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难度。
在陈荣高的努力下,学生们的地理知识越来越丰富,地理成绩也随之明显提高。藏族学生更尕东周,从原先的厌学地理变成喜欢地理,最后被重庆市一所专业的环境院校提前录取。
“亲历教育改变孩子的人生,是作为教师特有的幸福和自豪。”陈荣高欣慰地说。
帮扶引领,花开枝头。作为高级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陈荣高还对所援助学校的地理老师进行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的教材培训。
而每当老师们有教学困惑、教学设计难点、教材解读盲点时,他总是给予细致耐心、热情全面的解答和帮助。高强度、高频率的培训,让当地老师们对高中地理教学充满信心,陈荣高的教学经验与能力,也深受当地教师的钦佩。
“虽然援青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我觉得这是我做过最有意义的选择。”陈荣高表示,作为一名援教老师,他们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促进东、西部的进一步交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