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7年,面对秦朝的咄咄逼人,燕国太子丹策划了“荆轲刺秦”,由于准备不足,荆轲失手被杀,同时,也将秦始皇的怒火引到了燕国身上。在秦军大将王翦与李信等人的冲击下,燕国灭亡,燕王喜携太子丹逃往天寒地冻的辽东地区,可秦军依然穷追不舍,无奈之下,燕王只得献上太子丹的首级换取了嬴政的谅解。
王翦与李信班师回朝之后秦王下令大赏三军,但是,军事上对外扩张的步伐却丝毫没有停滞。按照原计划,魏国应该在燕国之前被灭,但是,太子丹非要整出一个小插曲,这才造成了燕国的灭亡。燕国灭亡意味着北方地区的平定,这对于战国七雄中仅存的魏国和出国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意味秦王可以专心对付他们了
由于王翦与李信常年征战在外,秦王特意让他们进入“轮休”,这对于兵多将广的秦国来说并不算什么,再说了,军功也不可能只让他们占有。此次出兵魏国,秦王任命的三军主帅不是别人,就是王翦的儿子王贲
王贲武艺高强,在跟随王翦的南征北战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还立下赫赫战功,很得嬴政的赏识,这次也算是给他一个成名立万的机会
王贲年纪不大,却很有头脑。他受命之后立即散出攻打魏国的消息,魏国急忙加固防御,可是王贲却突然对楚国发动攻势,这让楚国措手不及。
王贲之所以这么做,既有“声东击西”的战略,又有地缘上的考虑。秦国位于魏国和出国之间,现在就剩下这两个国家了,一旦对一方进行军事行动,难保另外一方不会倾力而出对秦国进行进攻,这样很容易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因此,王贲直接对楚国发动闪电战,一举拿下十余座城池,这大大挫伤了楚国的锐气,也让楚国陷入防御而无心顾及其他。在解除了这个后顾之忧后,王贲开始集中兵力攻打魏国
在攻打魏国首都大梁城时,王贲遭到坚决抵抗。魏国在当时虽然已经没落,但是,大梁城依然有着近10万人的军队,而且粮草充足,再加上防御工事十分坚固,王贲连续两次攻城都宣告失败,这对于年轻气盛、立功心切的王贲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为了防止士气下滑,他暂停攻城,并亲自到大梁城外查看地形,这一看不要紧,他发现魏国的一个之名漏洞——黄河!
历史上的黄河流域一直都是水害的重灾区,而大梁城距离黄河又近在咫尺,虽然魏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对黄河进行治理,但收效甚微,一旦黄河水泛滥,大梁城首当其冲。而王贲围攻大梁时,恰好是初春时节,黄河上游的冰雪融化,水面上涨,因此,王贲觉得利用黄河水倒灌大梁、逼迫魏国投降是结束战争最好、也最快的手段
但是,他自己又先把这个念头给否决了,因为王贲并不是一个残暴之人,他经历了太多战火的洗礼,他比谁都清楚,水淹大梁的话受害最深的是百姓。可如果陷入僵局的话,非但自己会受到处罚,士兵们心中更会积压怨气,到那时,一旦城破,士兵们就会用各种手段发泄自己的愤怒,到那时,可能会有更多人受害。权宜再三,王贲决定水淹大梁
王贲下了命令之后,秦军开始到河边决堤,只有少数人在大梁城外侦察放哨。守城的人士兵把这个消息告诉魏王后,魏王大惊失色,他已经清楚王贲要干嘛了。他急忙召见群臣,表达了愿意投降的主意,可遭到一致反对。大臣们认为大梁城粮草充足、固若金汤,起码还能抵御秦军几个月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里楚国能腾出手来施以援手,那秦军败退也不是没有可能。在大臣们的反对声中,魏王错失了投降的最有利时机
乍一看,大臣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可是,仔细琢磨的话就发现简直是痴人说梦,因为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楚国身上,可王贲在攻打魏国之前已经给楚国使了一招“下马威”,别说楚国一时半会恢复不过来,即便恢复过来,那位靠篡位成为楚王的负刍也很难和魏国形成同盟。为什么?说白了,以秦国当时的实力,其他国家早灭、晚灭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在魏王的固执中,王贲水淹大梁城,数百公里内农庄田园变成一片沼泽;更重要的是,城内除了皇宫之外,粮食全被大水浸泡后发霉变质,淹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大水持续灌溉了三个月,魏国也咬牙撑了三个月。可在王贲水淹大梁之时,秦王又派大将李信率兵攻打楚国,这彻底断了魏国的最后一丝幻想。
粮草充足,都泡在了水里;10万大军,都爬在房梁上;楚国更是自身难保!这样的情况下,再抵抗已经毫无意义,于是,魏王只得开城投降。魏国灭亡
历史上,利用水利发动战争的战役不少,像关羽的水淹七军,“战神”白起也曾经水淹鄢城等,但是,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大、震慑力最强的,还要数王贲的这次水淹大梁。王贲一战成名,成为战国末期家喻户晓的人物
和许多人一样,起初,我也认为王贲的这种方式过于极端,但是,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人们已经模糊了对与错之间的界限,小到平民百姓、大到王侯将相,说白了,也只不过是各诸侯国、诸侯王争权夺势的棋子罢了,他们的选择中也夹杂了太多无奈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