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所有人都意识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矛盾,必须发动政变才能解决了。?在李隆基一党看来,李旦只要不崩,就不会真正交出大权,还会继续用太平公主压制自己。因为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李旦不仅掌握着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还对中央主要官员做了部分调整。?宰相调整为了七个,分别是刘幽求、魏知古、陆象先、萧至忠、崔湜、窦怀贞、岑羲。?名字不必记,大家只用知道,这七个人中除了刘幽求和魏知古以外,其他五个都是太平公主的人就行了。而且,太平公主阵营的崔湜、萧至忠先后担任了第一宰相中书令。?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场,这就意味着李隆基的政令出不了太极宫,凡事还得听李旦或者太平公主的。
北门四军(驻守玄武门的四支部队)的老大也换了人,原来是李隆基的心腹葛福顺等人统率左、右万骑军和左、右羽林军。如今左羽林大将军和知右羽林将军事都变成了太平公主的人,分别为常元楷和李慈。?太平公主的势力不减反增,任由发展下去,等待李隆基一党的只有死路一条。?在太平公主一党看来,诬陷大法就是扯淡,诬陷了将近两年,不但没有起到正面作用,还一不小心把李隆基诬陷成了皇帝。万一李旦哪天挂了,李隆基掌握生杀大权之后,自己必然没有好果子吃。?于是,两派势力磨刀霍霍,纷纷摆开了决一死战的阵势。?这一次率先出拳的是李隆基一党。
不过,这一拳的出击和结束都让人倍感意外。?李隆基和高力士等人筹备政变的时候,并没有把计划告诉宰相刘幽求。不是李隆基不信任他,而是另有原因。?当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扳倒韦后的时候,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文官,分别是刘幽求、钟绍京和崔日用,三个人在政变之后都担任了宰相。?但是,时至今日,钟绍京和崔日用都被李旦贬到了外地,刘幽求可谓是硕果仅存的一个。?如果是一般人,这一次准备扳到太平公主,肯定会叫上刘幽求,因为他忠心可靠有经验,用起来顺手又安全。?但是,政变小能手李隆基绝非一般人,他想的要更深一层。?既然自己能想到用刘幽求,太平公主怎么可能想不到?既然太平公主在自己身边安插了无数耳目,刘幽求身边的耳目怎么会少??所以,刘幽求此人不仅不能用,还应该对其严格保密。其实,不仅是刘幽求,在唐隆政变中表现格外突出的将领葛福顺等人,李隆基也给排除到了外面。
这一次政变,李隆基找的基本都是政变素人,例如自己的两个弟弟李隆范和李隆业,他们没有参与唐隆政变,但事后担任了左右羽林军大将军,用他们不容易引起太平公主的注意,还能间接控制羽林军。?再例如,小半仙王琚,此人能掐会算,以前和驸马王同皎预谋过刺杀武三思,刺杀失败后逃入江湖多年。王同皎被李旦平反后,他才又返回了长安,劝说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用这样的人,有刺杀经验,有忠心,也不容易引起太平公主的注意。?可是,让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刘幽求左等右等,等不到自己准备发动政变的消息竟然着急了。
他干脆绕开李隆基,找到了右羽林将军张暐(wěi),俩人一合计就制定了一个政变计划。完事之后,张暐才把计划告诉了李隆基:“臣已经和刘幽求定好了计策,只等陛下下命令了。”?李隆基一瞬间就惊呆了,如此大事,竟然不和自己商量就制定好了计划?你们用的人可靠吗?你们制定的计划周密吗?万一被太平公主发现了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让李隆基不由地脊背发凉,倒抽了一口凉气。他立刻叫住了张暐,让其将政变计划详细地讲述一遍,看一看哪里还有纰漏。
当李隆基听到侍御史邓光宾也在计划之中时,一口老血差点当场喷出。?邓光宾的详细资料史书中并未记载,但从结果就能推断的出,李隆基很不信任此人。因为不一会他就被吓得两腿发颤,转过身就把刘幽求准备发动政变的计划,全部汇报给了李旦。?按照大唐律令,刘幽求等人应当被判处死刑,但在李隆基的求情下,他们三个人只是被贬到了边疆地区喝风。?不过,太平公主并没有因此放过刘幽求。崔湜命令广州都督周利贞把刘幽求杀死在半路上。幸运的是,这个命令刚刚发出就泄露了。当刘幽求走到桂州的时候,桂州都督王晙便将刘幽求扣留在了桂州。?后来,无论崔湜如何命令王晙放人,王晙就是不放。一个省长敢和当朝第一宰相正面硬刚,而且还没有因此获罪,背后肯定有李隆基的支持,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出,当时的朝廷已经分裂到了什么地步。
虽然李隆基主动揭发了刘幽求,但是并没有打消太平公主的疑虑,相反还加快了她造反的步伐,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来李隆基是在舍车保帅。?遇到紧急事情怎么办?中华传统美德开会嘛。于是,太平公主急忙把自己所提拔的五个宰相全都召集了起来商量对策。?太平公主先是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通演讲,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大骂李隆基是个庶出的杂种,得位不正还对姑姑不敬,这样的人当皇帝简直是天理难容,必须被废。?会议的气氛瞬间被调动了起来,在坐的宰相也开始纷纷鼓掌,表示支持太平公主的英明决策,一定与李隆基的恶势力斗争到底。
但是,就在这群人群情激昂的时候,宰相陆象先却义正言辞地提出了反对意见:“当今皇帝没有罪过,不应被废!”?什么?自己推荐的宰相竟然反对自己?太平公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初推荐宰相人选的时候,太平公主本来就不想举荐陆象先,只是迫于崔湜的要求,她才勉强答应。可没想到,这个老头竟然是个“吃里爬外”的家伙。太平公主一边生气,一边将目光恶狠狠地盯向了崔湜,希望他能出面,劝说陆象先。?可是崔湜双手一摊,表示自己也很无奈。因为崔湜虽然做过无数坏事,但他到底还是一个文化人,算是一个有文人理想的坏蛋。?说来可笑,崔湜之所以推荐陆象先当宰相,不是为了和陆象先一起搞阴谋,而是他敬重陆象先的为人。在崔湜看来,陆象先清净寡欲,高人一等(陆公加于人一等),这样的人就应该做宰相。
打死太平公主,她也不会想到,这个世界竟然如此疯狂,老鼠居然真的给猫当起了伴娘。眼前这个和上官婉儿通奸、残杀神龙五虎、大肆卖官鬻爵的大坏蛋崔湜,内心深处竟然还会这么无私,崇拜一个好人??出现这么一个,比雷劈的概率还小的意外,会议自然没法再开下去了。太平公主只好宣布散会,改天再定造反计划。?公元713年6月24日,太平公主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经过严密的筛选,再次把同党们召集了起来,开会讨论如何对付李隆基。?这一次她召集的同党分别为宰相四人:萧至忠、崔湜、窦怀贞、岑羲。?禁军军官三人: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右金吾将军李钦。另外,还有数名位高权重的其他官员。?会议主题不必再提,大家早都知道是干嘛的了。所以,这次他们直奔主题,很快就确定了两个造反计划。
第一个计划很简单,就是向韦后学习致敬,让崔湜联合宫人元氏,在李隆基每天吃的赤箭粉中下毒(赤箭粉又叫天麻粉,中药的一种)。?如果下毒不成功,就改用第二计划:10天之后的7月4日发动政变,太平公主坐镇指挥,常元楷、李慈等人率领羽林军攻打太极宫。窦怀贞、萧至忠等人,率领南衙禁军响应。?就在太平公主一党制定计划的时候,李隆基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动政变。?原来被赶出京城的宰相张说、崔日用等人,听说刘幽求被贬之后,开始不约而同地劝说李隆基早日起事。?张说给李隆基邮寄了一把刀,啥话也没有说,但意思很明确 。?崔日用比较直接,干脆找了个理由,从被贬地荆州跑到了长安,当面向李隆基进谏。
小半仙王琚看到大家如此激动,也跳了出来加入了劝说的队伍。?可是,李隆基和当年的李世民一样,平时非常果断,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突然又犹豫不决了。?毕竟,他们实际上都是在造老爹的反,不装的犹豫一点,会被后世的书生们骂不孝的。?就在李隆基继续装腔作态的时候,历史上相同的一幕又发生了。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有个叫王晊的人,突然向李世民告密,李建成准备在昆明池伏杀李世民,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如今,宰相魏知古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也知道了太平公主的计划,向李隆基告了密。于是,李隆基也决定先发制人,发动了先天政变。?事情为什么会如此相像,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呢,大家自己想吧。?我们在上一集中讲过,李隆基每天都要在武德殿朝见群臣。所以,这一次政变,他决定在上朝的时候将太平公主一党一锅端了。?7月3上午,也就是太平公主准备发动政变的前一天,李隆基开始了并不复杂的斩首行动。?他让心腹王毛仲带了300多名士兵,一早就埋伏在了武德殿以外的虔化门。之所以不是武德门,主要是害怕在后面杀人的时候,会惊动朝堂上的太平公主党羽。
等到上朝以后,李隆基一边按照以往的程序,倾听百官们的工作汇报。一边又秘密的派人,让太平公主的党羽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和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去武德殿朝见自己。?这俩人接到命令之后,自然不敢反抗,毕竟是皇帝的诏令,又是上朝时间,皇帝找自己谈工作很正常。?于是他俩就大摇大摆的向着武德殿走了过去,没有一丝防备。当他们走到虔化门的时候,王毛仲带着300多人猛地冲了出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俩冤大头给砍了。太平公主的军事力量就这么简单的被搞定了。
接着,王毛仲又带着人气势汹汹地杀到了武德殿。正在上朝的文武百官们看到这群血淋淋的兵哥哥们冲了进来,不由地大惊失色,还没等坐在龙椅上李隆基发话,这群人竟然撒开丫子就跑了出去。?年轻一点的官员身段灵活,一顿能扒好几碗,提起宽大的官服,撸起袖子,跑的贼快,一转眼就不见了身影。?年老的官员们就比较遭殃了,尤其是宰相级别的人物,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平常走路都微微颤颤的,更别提穿着宽大的官服跑了。?宰相萧至忠、岑羲还没有跑两步,当场就被王毛仲剁成了肉泥。窦怀贞身体素质稍微好一点,竟然趁着大乱顺利地跑出了武德殿,只不过,跑出去之后看到满眼都是李隆基的人,他就绝望的自杀了。?此时李旦正在宫中散步,还不知道李隆基已经发动了政变。当他突然之间,看到一群年轻的官员,一边喊着“快跑”一边向自己冲来的时候,身体也不由自主地跑了起来,一直跑到了承天门,大家才停了下来。
李旦气喘吁吁地赶紧问大家,咱们不能哭了半天,还不知道谁死了啊,到底咋回事??这时候,十天之前才被再次提拔为宰相的郭元振,也是李隆基的同党站出来说了句智商特别高的话:“皇帝只是奉您的命令杀了窦怀贞等人而已,没有其他意图。”?这句话和当年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的时候,对武则天的回答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之令将他们诛杀。”?屎盆子往别人头上扣,高帽子往自己身上戴。反正对方已经死了,你又奈何不了我,读历史有啥用,学以致用啊。?事已至此,李旦只能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第二天就交出了大权,并且移居到了百福殿居住。一直到3年之后,李旦和驾崩,享年55岁。
政变之时,罪魁祸首太平公主并不在宫中,所以,她听说同党已经被诛杀殆尽之后,还有时间逃跑,一溜烟跑到了山里躲了起来,直到三天以后才在弹尽粮绝之时出来自首了。?李旦想让李隆基免她一死,但被李隆基无情的拒绝了。随后,李隆基将太平公主赐死在了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其他党羽合计数十人一同被斩。?7月6日,李隆基登上承天门宣布大赦天下。?至此,动乱了整整8年的大唐帝国终于安定了下来。从705年神龙政变开始,到713年先天政变结束,短短8年之间,唐帝国一共发动了四次政变,换了四任皇帝(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唐中宗、唐少帝、唐睿宗、唐玄宗)。?个中缘由表面上看是因为韦后倒行逆施,太平公主争权夺利,每个人都想牝鸡司晨,重演武则天的辉煌。但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李显和李旦兄弟的糊涂与放纵。
他们贵为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有无数大臣的支持,有无数次拨乱反正的机会,却因为性格上的种种缺陷,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以至于朝堂之上,朋党之争愈演愈烈,极大地撕裂了这个原本富裕强大的国家。?当年李世民和李治创造的辉煌是多么的伟大,可惜已经整整过去30年了。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是时候有人重拾祖辈们的荣光,将这个伤痕累累的大唐帝国,重新带入正轨,重演她当年的辉煌了。?很幸运的是,此时年富力强,刚满28岁的李隆基,正雄心勃勃地注视着脚下的帝国,他有信心能够做到这一切。?不过,在新的曙光照耀大唐的土地上之前,李隆基还准备做一件不太地道,但大部分君王都不得不做的事情——大贬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