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对死敌国家,比如日韩,阿根廷与英国,高加索两小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是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成为死敌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句话介绍纳-卡:面积4400平方公里,位于阿塞拜疆西部,不与亚美尼亚接壤。但是,主要人口是讲亚美尼亚语、用亚美尼亚货币的亚美尼亚人……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意思,是“位于多山地区的黑色花园”。纳戈尔诺是俄语,卡拉巴赫是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则称这里为“阿尔扎赫”。
纳-卡到底属于谁?
阿塞拜疆说当然是我们的,即使主要人口是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则说:那就翻翻历史账吧。
近3000年前,亚美尼亚的英雄提格兰二世就在高加索建立了强大的国家,而卡拉巴赫在这时被亚美尼亚占领。
阿塞拜疆则不屑地说:那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我们只知道在公元七世纪(601--700年),与我们相同信仰的国家占领卡拉巴赫,1747年,卡拉巴赫建立汗国,和亚美尼亚早就没关系了。
在旁边围观的俄罗斯说话了:是你们的?都忘了1864年,北高加索战争结束后,卡拉巴赫成为沙俄的行省?
1805年,原阿塞拜疆地区面积最大的卡拉巴赫汗国,在沙俄强迫下签订了《库拉克恰伊条约》。卡拉巴赫汗国“自愿”臣服于沙俄。
沙俄发现一个问题:在卡拉巴赫,大多数人信奉源起中东的宗教。而沙俄信奉的是东正教,如果再让信奉中东的宗教的人留在卡拉巴赫,沙俄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怎么办?沙俄(苏联)有一样本事最拿手:把当地人赶走,换上自己人。在远东,在原属德国的哥尼斯堡(加里宁格勒),沙俄都是这么操作的。当时沙俄人口也不多,无法南迁到卡拉巴赫,而与卡拉巴赫最近的就是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人信奉的是基督教,和沙俄关系较近。从亚美尼亚迁人到卡拉巴赫,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亚美尼亚人口也不多。不过,散居在伊朗、土耳其各国的亚美尼亚人,如果愿意,都可以来到卡拉巴赫定居。大量亚美尼亚人迁到卡拉巴赫,仅在1830年至1840年,就有8.4万亚美尼亚迁到卡拉巴赫。1897年,卡拉巴赫总人口41.5万,亚美尼亚人就有17万多。虽然卡拉巴赫的阿塞拜疆人更多,占57%,可他们心里不服气:本来就是我们的人居多,硬生生被沙俄塞进这么多亚美尼亚人抢饭吃!
而亚美尼亚人则认为他们这是“回家”。
在卡拉巴赫的问题上,沙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始终站在亚美尼亚人一边,对阿塞拜疆的反对声置之不理。有些激进的亚美尼亚人在沙俄纵容下,开始欺负阿塞拜疆人,死了不少人。
双方的仇恨越来越深。
沙俄被苏联取代后,亚美尼亚突然发现:靠山没了。
图-亚美尼亚街头
亚美尼亚有两个仇敌,东有阿塞拜疆,西有土耳其。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有相同信仰,自然站在阿塞拜疆一边。1918年底,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进行“反攻倒算”,亚美尼亚在卡拉巴赫的武装力量撤到山沟里。
在山沟里,亚美尼亚激进力量依然没闲着,成立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国。亚美尼亚怀念沙俄时代的美好时光,就用了俄语“纳戈尔诺”。此后,卡拉巴赫就可以称为纳-卡了。
在纳-卡的亚美尼亚人,认为问题已经结束了,至少阿塞拜疆已经同意和亚美尼亚握手言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却认为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
图-亚美尼亚街头
纳-卡的激进亚美尼亚人怒了。他们不承认《巴黎协定》对纳-卡的定性,只要有机会,就进行把纳-卡脱离出阿塞拜疆的努力。
进入苏联时期,亚美尼亚加盟国多次向苏联提出:把纳-卡作为一个普通的行政区划,划到亚美尼亚加盟国。但苏联不想得罪阿塞拜疆,对这事就一直拖延。看到苏联把居民多为俄罗斯族的克里米亚半岛交给乌克兰加盟国管理后,亚美尼亚又提出:克里米亚能给乌克兰,纳-卡为什么不能给亚美尼亚?
苏联拒绝了亚美尼亚的提议。
图-阿塞拜疆女孩
苏联解体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关于纳-卡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双方大打出手,谁都不肯退让半步。阿塞拜疆始终没有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国,国际上也一般不予承认。可现实却是:亚美尼亚人除了控制纳-卡,还控制纳-卡以西、亚阿边界以东的狭长走廊。多年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不断谈判,但进展缓慢。原因还是谁都不肯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