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曾经多次发生王位继承战争,这是当时欧洲强国之间政治与军事的激烈冲突,它们是改变疆土范围、力量对比与政治格局的重要途径。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一、波旁家族与哈布斯堡家族
由于某两国互相联姻或一族分治数国,各家王族可以互相争夺王位,也可以联合一致共同对敌。因此,只有了解王族关系才能全面地了解当时欧洲的历史。波旁家族与哈布斯堡家族在此方面较为典型。
波旁家族的一支从1589至1830年(有间断)统治法国。另一支从1700至1931年(有间断)统治西班牙。第三支从1735至1860年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王国执政(有间断)。第四支从1748至1860年在意大利的帕尔马—皮雅琴察公国等地执政。此外,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之妻是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国王菲立普三世之女。“太阳王”路易十四之妻为西班牙国王非立普四世的公主。路易十五之妻为波兰国王斯列欣斯基之女。由于上述王族血缘关系,法国便可公开干预西班牙、意大利和波兰的事务。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哈布斯堡家族的主支从1273至1918年统治奥地利,曾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与奥匈帝国的皇位。另一支从1516至1700年统治西班牙。第三支从1765至1860年在意大利的托斯坎纳大公国执政。自1516至1556年为西班牙国王的查理一世,从1519至1556年同时又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查理五世。他的母亲是西班牙国王费迪南五世之女和王位继承人。这样,西班牙或意大利王位空缺或政局动荡时,奧地利便可乘机加以干涉。
同时,由于哈布斯堡王族与波旁王族的通婚,法国与西班牙也同样可以干预奥地利的事务。上述盘根错节的王族关系,使近代初期欧洲国际关系呈现头绪纷繁的局面。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二、三十年战争
1618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欧洲大战,也是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分水岭。三十年战争后果严重:奥地利失去欧陆霸权,德意志继续分裂,法兰西从此左右欧洲局势。法国的这种优势一直维持到18世纪初。18世纪前半期,先后发生了西班牙、波兰和奥地利三国的王位继承战争。当时欧洲的国际关系充分展现了它的复杂性。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二世去世,由于没有继承人,他在遗嘱中宣布:由法王路易十四之孙菲立普?当茹继承西班牙王位,但西、法两国永不合并。局势因此恶化,法国与奥地利各自勾结西班牙国内一派势力,展开争夺。
法国路易十四和王后玛丽—特勒丝(查理二世的姐姐)希望自己的儿子路易得到西班牙王位。西班牙亲法派对此大力支持。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奥地利也提出要求。德皇列奥波尔特一世是西班牙查理二世的妹夫和妻兄。西班牙王后等“奥地利派”赞成列奥波尔特一世继承西班牙王位。
法、奥双方争夺的不仅是西班牙王位,实质上是争西班牙王国在国际上的优越地位。西班牙本土战略地位重要,它在欧洲、美洲和太平洋还拥有许多属地。它的声威早已丧失,但它的辽阔版图正是法、奥、英、荷等国追逐的猎物。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三、西班牙出现双王争位局面
1700年菲利普?当茹在西班牙即位,称菲利普五世。不久,法国宣布他作为路易十四之孙拥有法国王位继承权。路易十四得意忘形地宣称:“比利牛斯山已不复存在了。”法西合并即将提上日程。但是,次年德皇派兵侵入意大利,阻止法军夺取西属米兰大公国。1702年英国对法宣战。德皇决定其王子查理大公继承西班牙王位。查理大公由英国舰队保护在葡萄牙登陆;宣布自己为西班牙国王,并与菲利普五世作战。西班牙出现双王争位局面。
法国在战争中仅获西班牙菲利普五世的支持,实际孤军作战,数年之后财政消耗殆尽,国内又发生农民起义,处境困难。但是,1710至1711年英国政局突变,辉格党因战绩不佳在竞选中败北。托利党组阁,主张停战并与法国妥协。同时,德皇约瑟夫一世去世,后由其弟查理大公继承,称查理六世。英国看到查理六世同时将统治西班牙,自己将遇到另一个强大的竞争者,于是立即改变政策,转而联法反奥。英、法秘密谈判并停止战斗。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1712年,法军击败奥军。1713年,法、西与英、荷、葡等国签订乌特列支条约,次年法、奥订立拉施塔得和约。根据条约,英国得到了直布罗陀、法属北美殖民地;法国必须拆除敦刻尔克要塞,允诺不再支持英国的亲法势力,交出已占莱茵河右岸诸城;市奥地利得到那不勒斯王国与萨丁王国等地区以及西属尼德兰;西班牙王位由路易十四之孙菲立普五世继承,但法、西两国永不合并,西班牙还保存了殖民地。战后,欧洲局势智时缓和。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四、波兰争端
1733年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去世,波兰贵族议会按惯例选举新国王,斯塔尼斯拉斯·列欣斯基当选。他是法王路易十五的岳父,得到法国的支持。但是,俄、奥、普三国早有勾结,准备瓜分波兰,因而对此十分不满。波兰贵族也分成两派。俄军随即侵入波兰,并宣布故王之子为波兰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列欣斯基被俄军围困在格但斯克。法国派兵急援,但它的舰队到达时,格但斯克已经陷落,列欣斯基逃亡。
法国得到西班牙与萨丁的支持。法军占领当时属于德意志帝国的洛林公国,法军与西军分别侵入意大利北部和南部。俄军支援奥军并推进到莱茵河畔。法军多次击败奥军。法国和奥地利于1738年缔结维也纳和约:承认奥古斯特三世为波兰国王。列欣斯基终身保持国王头衔,拥有洛林公国,他死后该公国并入法国。西班牙的波旁王朝从奥地利手中得到意大利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但允诺不得实行合并。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1739年,俄国宣布同意上述条约。就波兰问题而言,法国在洛林得到一定补偿,但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俄奥占据上风,俄国在欧洲的影响有所增加。
五、奥地利王位爆发了新冲突
波兰争端刚结束,欧洲又因奥地利王位爆发了新冲突1740年德皇与奥地利君主査理六世去世。他因无子,临终时令其女玛丽—铁列莎继承王位,即仍由哈布斯堡家族保持王位,因此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如本人无子继位,则由其长兄约瑟夫一世之女继承王位。约瑟夫一世的两个女儿已嫁给萨克森选帝侯和巴伐利亚选帝侯。此时,巴伐利亚与萨克森立即反对玛丽—铁列莎继承王位,并得到普鲁士的支持。法国乘机与西班牙、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等国结成反奥联盟,反对玛丽—铁列莎。英国初持中立态度,后因担心法国势力增强转而支持奥女王。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1740年末,普军不宣而战,侵入奥属西里西亚,次年军参战。1742年,普、奥订约,法军失去主动权。1743年英、荷打败法军,次年奥军侵入阿尔萨斯。普军重新侵奥并支持法军,奥军被法、普两国军队击败。但是1746年英国封锁法国港口,法军在意大利受挫。此时,交战双方精疲力竭,倾向和平。
1748年,英、荷与法国缔结亚琛和约,奥、西等国随即参加。和约规定:玛丽—铁列莎保留王位和大部分领地,哈布斯堡家族保留德意志帝国皇位,普鲁士获得西里西亚,西班牙得到部分奥属意大利地区,法国得到继续拥有洛林的保证,英国获得法国停止反对英王乔治二世的允诺。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结果,奧、普、英皆有所获。法国人力、财力消耗甚多,并进一步丧失对欧洲的控制权。欧洲均势日益形成。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六、七年战争结束,法国基本上丧失了海外殖民地
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使这种局势变为定局。随着法国的衰弱,法、奥矛盾日趋缓和。但是,英、法矛盾不断加剧,他们主要争夺海上与殖民地的控制权。七年战争中法、奥、俄三国结盟反对英、普两国。1960年,俄、奥联军占领普鲁士首都柏林。1761年,法国、西班牙与那不勒斯三国的波旁王朝签订“家族条约”,联合对抗英国海上优势。
1763年,英、法缔结巴黎和约,普、奥订立胡贝斯堡和约,七年战争结束。法国基本上丧失了海外殖民地。英国获得加拿大、东路易斯安那、佛罗里达等地,同时确立了自己在海上和殖民地的优势。
欧洲经历一百年左右多次王位继承战争后,呈现出新的政治格局。法国丧失了霸权、法、奥由世仇变为盟友,英、法、奥、普、俄各大国旗鼓相当,处于均势。欧洲的这种新局面一直维持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156 字。

转载请注明: 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欧洲错综复杂的王位继承战争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