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水汀已任中国民航大学校长

11月23日,中国民航报消息:中国民用航空局于11月19日,召开中国民航大学领导干部宣布大会,任命丁水汀为民航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副书记,免去董健康的民航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常委职务。

丁水汀已任中国民航大学校长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

在中国民航大学领导干部宣布大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表示:民航大学作为中国民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最高学府和主基地、主力军,要找准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提前布局谋划,更好发挥教育对民航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不断促使自身建设与民航强国事业发展相适应,努力打造国际一流高水平特色大学。

据《中国民航报》报道:丁水汀学识学养深厚,科研能力突出,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知名专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十余项,相关研究成果为提高我国在飞机制造、适航审定等方面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支撑;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荣誉,得到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业界声誉卓著;长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热爱教育事业,精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2015年1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丁水汀出生于1967年11月,199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之后在北航攻读硕士、博士,于1998年拿下北航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丁水汀留在母校任教,曾任北航汽车工程系系主任,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国家试点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等职。曾获国防973首席科学家,是教育部创新团队“航空发动机复杂系统安全性”学术带头人,教育部2011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

据北航官网:丁水汀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其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系统安全性与适航、空气系统与热端部件冷却、微小型动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学术贡献有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复杂系统过渡过程新载荷谱基本理论和捕捉方法,发现了新失效模式,解决发动机过渡过程叶片重大问题;研制两级增压系统,自主创新两级压气机新结构,技术指标国际领先,解决装备发展急需。近年主持国防973、总装预研、民机科研等重大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98篇,专利获批32项,主讲《传热学》、《能量有效利用》、《工程热力学》、《适航概论》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92人次。

北航校报曾报道:1998年北航成立汽车工程系,丁水汀任系主任,“实际上整个系只有他这个唯一的教师和一位工作人员。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在这几乎是零的起点上一干就是10年,他甘于寂寞,带领团队,探索打拼。2007年10月28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应发展所需,一个小系终于发展成为学院”。

据北航校报:上过丁水汀课的同学都知道,很难在课本上找到相应的章节。他上课从来不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来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得他们产生创新的动力。

“当他讲解一个定理的时侯,会把它重新放到历史中去,把同学们的思绪带到大师们当时所处的情形中去。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讲:‘瓦特看到了水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他就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到了地上,他就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显然不是这样的。’他解释道:大师们不仅仅发现了这些现象,而且突破了边界,使得他们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一些新的东西。他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一件相同的事情上,不同的人有他的不同看法,关键看他能不能够突破思维的局限性,获得本质的东西”。

丁水汀简历

丁水汀,男,汉族,1967年11月生。

199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硕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国家试点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教育部创新团队“航空发动机复杂系统安全性”学术带头人,教育部2011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飞机/发动机复杂系统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通用航空北京市工程中心主任、能源与环境国际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系统安全性与适航”、“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预热端部件冷却”、“微小型动力与新能源系统总体”三个方面的研究。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93 字。

转载请注明: 丁水汀已任中国民航大学校长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