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会担心(或恼怒)孩子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毫无时间观念吗?没错,他们脑中的确没有‘时间’这个观念。心理学家伊丽莎白‧隆巴多博士(Elizabeth Lombardo, Ph.D.)说,学龄前儿童都是‘活在当下’的,他们不能理解3点和5点之间的差别、更不懂指针在时钟上移动所代表的意义,所以当你跟小孩说:‘只能再看10分钟电视’,他们根本不懂,时间到了还会跟你吵,他们不是在耍赖,而是根本不理解什么叫‘10分钟’。
但这不代表小朋友的时间观念就无法提早培养!整理的3个方法结合3个游戏,让孩子告别拖拖拉拉,养成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好的生理时钟造就好的时间观念
孩子还不理解‘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时,就是依靠体内的生理时钟去认识日夜变化的,醒了天亮时就是白天,饿了就是吃饭时间,下午就是玩累的午休后等等。养成固定的生活作息是孩子了解时间的第一步,甚至可以列表出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该起床、洗澡、吃饭等等,还不识字的孩子,就用图片表示。
你对小朋友说‘三点钟我们出去玩’,他们可能会无法理解,从十二点吃饭就开始一直问你同样的问题:‘我们要出门了吗?’与其描述特定的时间和日期,不如将事情与孩子生活中的事件联系起来,用具体的事件标出时间,例如‘睡午觉醒来我们就出门’,你可能就可以免去‘孩子每一分钟过去,就问你三点到了吗’这样的困扰。等到孩子长大一点后,就可以将生活作息和具体的时间慢慢连结起来了,时间的概念就慢慢渗透进日常生活中!
从倒数计时开始,分解任务和时间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成年人有时都会忘却时间的流逝,何况是小孩子,他们对较长的时间也没有观念,与其告诉他们:‘只能再玩半个小时’,不如切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短时间,并倒数计时。
例如要离开公园的二十分钟前,就开始公告‘再20分钟我们就要离开’,接着每五分钟就跟他报一次时,‘剩15分钟’、‘剩5分钟’、‘时间到要走了’,时间一到就要马上离开,这样不会让孩子觉得太突然,习惯了以后就会对玩耍的时间有个心理预期,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准时的好习惯。
等到孩子掌握了5分钟的长度后,可以慢慢拉长,下次可以每10分钟倒数一次,甚至20分钟,并搭配生活的事件,可以说‘20分钟就是你看一集佩佩猪的时间’,慢慢地孩子就会对长时间越来越有概念。
若没有办法一遍遍的给孩子报时,也可以利用定时器或沙漏,甚至有儿童用的计时器,将时间视觉化,也就是说它会用有颜色的扇形,去标出剩余的时间,看着扇形一点点变小,小孩就会知道时间在减少。
不只要分解时间,最好也要将交代的任务,切成小而易达成的事情,出门这件事,就可以分割成:停止玩玩具→换衣服→整理外出包→穿鞋子,所以不要跟孩子说:‘要出门了快点!’而是说‘再10分钟出门,去穿外套,你要带什么包包?’告诉他们确切要做的事情。
什么是‘必要’什么是‘想要’
如果说一天的时间像是个罐子,有固定的容量,那必要的事情就是小石头,装在罐子后,剩余的空隙才是休闲娱乐时间,可以把想要做的事想像成水,填补剩下的空间。用这种具体化的东西,去和孩子解释什么是‘必要’什么是‘想要’。
平时就可以和孩子做一点练习,让他们认识到必要和想要的差别,并且告诉他们两者并不冲突,只要安排好时间、排好优先顺序,一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很多必做和想做的事情。要如何排优先顺序呢?四象限是个好方法,将想做和要做的事情分成四大类:
时间四象限
1. 重要而紧急(马上做)
往往和短期目标有关,比如准备明天出门的行李,很重要,而且不尽快完成,会产生后续不好的问题。
2. 重要而不紧急(接下来做)
往往和长期目标有关,比如想要学钢琴、学英文等等。
3. 紧急而不重要(稍后做)
通常和日常生活中容易干扰我们的因素有关,比如想看正在直播的球赛,如果无法先完成1和2,那就只好选择稍后看重播了。
4. 不重要也不紧急(不一定做)
比如旅行,没时间就不做了吧!
这个方法就连成年人都很实用,爸爸妈妈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分析一天的大小事,分事情轻重和优先顺序,就不会事到临头才发现什么事还没做,急忙抱佛脚!
三个亲子活动带孩子认识时间!
1. 体验一分钟游戏
一分钟能做什么事?借由这个提问,搭配一些生活经验,让孩子亲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给他们计时,看1分钟可以从家门口走到哪里?可以洗多少颗番茄?可以拍几下皮球?体验完以后让他们想想,1秒钟可以做什么?10分钟可以做什么?那1小时呢?来试试看把时间跟生活经验作个联系吧!
2. 画出时间
前面提到沙漏或用扇形呈现的计时器,是让孩子了解时间的好帮手。
将圆饼图分割24小时,陪着孩子画出他一天的日程,他们可以借由扇形的大小,去认识每天生活的事情所花的时长,认识到一件事情要花多少时间,是对于时间管理非常重要的能力──预算时间。常常我们自己迟到的原因,就是因为无法准确地预算时间,以为提早半小时起床就能出门,殊不知梳妆打扮就花了20分钟,整理包包又费了15分钟,等到万事俱备出门时已注定迟到。
所以让孩子了解哪些事情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对未来规划日程非常有帮助。让孩子自己反思也是一个好方法,先画一张孩子自己规划的日程表,到晚上结束一天时再画一张实际的时间表,让他们自己想想,有哪些事情比想像中的都还长?或者有哪些不重要的事情,浪费了大部分的时间?这样不断重复评估、调整行程,绝对是帮助他们认识时间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