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主任老张气得差点吐血,到底发生了啥事,让这位70后职场“老江湖”如此狼狈?
今年,老张手下严重缺员,好不容易争取了一个名额,招进一名985硕士,欢喜得不得了,逢人便显摆“新人是高学历”。老张的手下青黄不接,连个培养的苗子都没有,真心想培养这位名校硕士。
前几天,单位要接待重要客人。老张安排好饭局,带小林(985硕士)陪同接待,顺便见见世面,重点培养。当晚,饭店爆满,服务跟不上。老张看见酒桌上没人倒酒倒茶,就用眼神暗示小林主动服务。
小林自顾自地在玩手机,可能没明白老张“暗示”的意思。老张悄悄耳语,“服务员忙不过来,你主动给大家端茶倒水,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小林反问,“这多人,为啥让我端茶倒水?”老张一愣,耐着性子解释,“我看了,满桌你年龄最小、职级最低,你去比较合适。”
小林坐着不动,老张面子挂不住了,声音有点生硬,“我们是办公室人员,倒茶倒水也是本职工作,你赶紧去,不要让客人看单位笑话。”小林忽然火了,“我名校硕士,天天写材料,月薪还不到五千,晚上还要给人端茶倒水,谁工资高谁去,谁想巴结领导谁去,我可不当哈巴狗。”老张气得脑门冒烟,“你说谁是哈巴狗?”没想到,小林反手把酒水泼了老张一脸,扬长而去。
网上有个热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95后不愿意巴结领导了?这个现象,绝非个别现象。那么,如何从深层次剖析这个现象呢?70后和90后的代际冲突,主要有六个根源。
【一】巴结领导的综合性价比大幅降低。
首先要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巴结领导的“投入产出率”断崖式下跌。巴结领导,也是投资(时间、情绪、礼品等物质投入、同龄人的鄙视),领导给予的利益是回报。
70后的人,现在盘踞在各级管理岗位,他们年轻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职场资源和生活“资料”,全部掌握在单位领导手里。不巴结领导,就无法独立生存。那个年代,分房子、涨工资、发粮票、找对象开介绍信、生病住院派人看护、孩子入托入学,等等,一切资源由领导分配。
巴结领导,为什么成为一种文化习惯呢?其实,任何人都不喜欢巴结别人。根本原因还是,巴结领导,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回报的有限途径。
现在的90后95后,巴结领导能得到什么?房子、车子、户口、看病、教育等大问题,基本解决不了。90后和95后面对的都是“小领导”,还接触不到“大领导”,“小领导”给予的利益有限,无非就是提职加薪那点事,解决不了以上的“大问题”。为了这一点点利益,年轻人认为“投资领导”的性价比已经不合适了。
【二】去中心化的世界,我命由我不由天。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去中心化”时代的快速到来。
什么是中心化?比如,在某单位里,对你的能力、业绩和升职的评价和使用决定,取决于你的上级领导(单位中心),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的前途是由上级领导决定的,这就是“中心化”的一种形态。
什么是去中心化?就是与“中心化”相反的,你的命运不需要上级领导来决定。比如,当下的个人IP,甚至只是一个不知道真实身份的网名,只要他有才华,不需要“巴结”任何人,只需要吸引足够的粉丝,就可以成功了。他根本不需要“领导”,何谈巴结领导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互联网海洋里如鱼得水。只要他有个人才华和变现能力,甚至才华都不用,只要有身材和颜值就可以了,就能赚取比上班薪酬高得多的财富。任何人,只要经济基础强硬了,就有底气不巴结别人。
个人能力时代甚至是个人IP时代的到来,促使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需要单位、不再需要“领导”,实体组织形态也在发生虚拟化、松散化的转变。比如,你开一家公司,甚至可以不要办公室、不要固定员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完全可以搭建一个虚拟组织,老板不需要雇佣一个人,只使用这个人的技能和智慧就可以了。个人,也不需要进入一个具体化的实体公司,可以为多个公司服务。
去中心化,以前是做不到的。现在的互联网世界,解决了算法传播、网上撮合、线上交易、瞬间支付等所有问题。比如,你讲课讲得好,以前只能为所在单位服务,你想出去赚外快,需要请假,需要支付时间和路费成本,需要等待讲课费的账期。现在,你业余时间在家里就可以录网课、搞直播、开付费专栏、玩付费咨询等等,白天发布,晚上睡觉,“睡后收益”第二天自动到账,让你的智慧充分涌流,多元化变现,现金流滚滚而来,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
很多年轻人选择了“轻就业”,一种是完全选择“去中心化”的生存模式,没有单位,没有领导,不需要巴结别人;一种是选择一个主业,同时发展一个乃至几个副业。某头部直播带货网红,年入200亿,她说她不当电影明星,因为她一个人的收入等于所有明星收入的总和。腰部的个人IP,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很多草根利用互联网世界的长尾效应,也能吃得很饱。
去中心化的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非常符合90后95后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追求。即使已经在职场上工作的年轻人,也在提倡“斜杠青年”理念,倡导“副业刚需”。这个底层逻辑,得到了很多90后95后的认可,巴结谁也不如巴结互联网强。
【三】依靠“弱关系”已逐步成为主流。
以前,是“强关系”时代,典型的人情社会。你要办事,如果不认识人,连门都进不去。很多日常的事务,没有熟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比如,70后在年轻时期,搬个家,都要找同事朋友帮忙,吃个饭要花一千,否则就办不成,还觉得“没人帮忙”很丢人。现在,你在网上支付300元找个搬家公司就可以了。
现在的社会,虽然还是人情社会,但是,可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事情,开始不依赖关系和人情了。比如,我在家乡换个驾照,托了六个熟人喝了三场酒,最后啥也没办成,就因没给具体办事员上烟。我回到北京,在窗口花了10元钱五分钟搞定。
2010年,《科学》上有篇论文《社交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经济学家表示,现在的人际关系和商业模式也在向“弱关系”发展。据统计,80%的业务是陌生人带来的,熟人反而不好做生意,成本还高。随着移动互联、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员、物资与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弱关系”将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从生到死、从学习到娱乐、从婚恋到工作的至关重要因素。
90后95后,既是“弱关系”的实践者,也是“弱关系”的受益者。他们不巴结领导、不讨好同事、不走动亲戚、不联络同学,依靠网络和弱关系,足不出户,也能生存,甚至发财致富。比如,有些年轻人玩游戏就能完成亿万身家;比如,有些年轻人玩电商、带货,售卖知识、理念、设计,甚至卖弄嘴皮子,就能让收入跑赢70后的领导和大叔们;再比如,有些年轻人业余时间写自媒体、拍短视频,“被动收入”超过“主动收入”。
95后这一届年轻人,无论是职场上,还是生活中,他们都不愿意求人,更不愿意麻烦熟人,依靠“弱关系”,反而活得如鱼得水。
【四】追求自由、平等、契约精神的导向越来越强烈。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70后父亲与95后儿子的代际冲突:70后父亲想利用关系给儿子安排工作,95后的儿子不但不接受,反而瞧不起“沾沾自喜”的父亲。70后以“有关系、有人脉、能走后门”为荣,而95后以此为耻。
感谢正规的教育。在95后小时候,他会拉住要闯红灯的爸爸,捡起爷爷随手乱丢的垃圾;少年时代,他们宁愿耽误时间也要坚持排队,看见母亲试图加塞的行为会感到脸红;年轻时代,他们排斥父母托关系走后门给他们找工作。
在职场上,95后更喜欢讲契约精神而不是讲奉献意识,而70后大叔们津津乐道给他们灌鸡汤:先奉献再享受,先当孙子再当爷爷,他们只会嗤之以鼻,根本不会“入脑入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5后的价值理念,更有利于推动职场生态的净化。年轻人更崇尚:凭能力吃饭,凭本事挣钱,凭实力竞争,别玩那些人情世故、拍马溜须的“花活”,让职场公平、公正、平等,让契约精神成为主流,而不是“糟粕”文化。
【五】个人主义,群体之间互相强化。
90后95后这一届年轻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掌上明珠,独享两代人的所有资源。他们不需要讨好别人,就能获取足够的资源。尤其是城市孩子,预期收入很高,比如,一对小夫妻,预期可以得到两代人8位老人一辈子的积蓄和房产。他们没有“物质匮乏”的心理阴影,从小就没产生“巴结别人获取资源”的基因,而且因为家底厚实,长大的他们更没有巴结别人、委屈自己的动机和动力。
然而,95后的父辈祖辈,他们生活的时代,资源有限,白手起家,一直处于奋斗状态,巴结领导、走动人情,都是为了获得资源和利益。90后95后这一届年轻人,一出生就不缺乏资源,个人主义和反传统意识开始崛起,字典里就没有委曲求全这个词。
90后95后奉行“个人主义”,形成了“群体生态”,“群体生态”又促进了个体之间的互相强化。比如,某个95后想巴结领导,他首先要过自己的心理关,其次要过同龄人的鄙视关。他们认为,被骂“T狗”遭受的边际损失,远远大于巴结领导带来的那点预期利益。
如果算经济账,我们来看看,服从传统文化的收益大,还是反传统的收益大?上面已经分析了“性价比”的问题。个人主义也好,反传统也好,底层逻辑还是利益的大小。对大多数90后95后来说,反传统带来的心理账户收益大于实际物质利益。
正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为了月薪五千,让我放弃“个人主义”(附加的自尊、委屈等心理收益),带来的边际损失大于收益。而且这个收益的额度,相对年轻人的预期收益(丰厚的家底)来说,变得越来越大,巴结领导变得“不值得”。这个收益平衡点在哪里呢?要因人而异了,预期收益不同而临界点不同。有人嘲笑:月薪五千,不足以让95后巴结领导,如果给他月薪5万呢,也许他能巴结得花样百出。归根到底,还是“钱没给到位”。
【六】对“服从性测试”强烈排斥。
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小林作为名校硕士,头顶光环,心高气傲,入职之后,被“月薪五千”的现实“吊打”。再加上“反传统”理念,他内心是排斥这种酒桌文化的。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他对酒桌文化的格格不入,甚至非常嫌弃和讨厌。这个时候,老张偏偏去指使他端茶倒水,引爆了他内心的“雷子”,导致情绪失控。
很多年轻人的心态是:我可以“服从传统美德”,但是,坚决排斥“被安排我服从传统美德”。他明白“尊老爱幼、端茶倒水”是传统美德,比如,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作为晚辈,理应倒茶端水。但是老张指使我“服从传统”,就会产生了“反传统”情绪。
尤其是老张说“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就有了“胁迫”的意味。作为70后的管理层,因为自己是从“先当孙子再当爷爷”开端的,走上领导岗位也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他们内心深处确实有一种心态:你是新人,哪怕是一条龙,也得给我先盘着。他们喜欢利用端茶、倒水、敬酒、拿包等小手段,对下属进行“忠诚度测试”或“服从性测试”,再“牛”的人也要低头弯腰,如同“投名状”,表明“我甘愿服从”的姿态。
95后这一届年轻人恰恰非常排斥这种“测试”。我给长辈和客人倒茶倒水,如果出于文明礼貌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掺杂了“巴结领导”的“投机”目的,天然产生抗拒心理。了解年轻人的心理,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此,70后的领导者更要洞悉人性,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顺势而为,而不是引起他们的叛逆,撕破脸皮对谁都没有好处。
【最后总结】
当今职场,70后与90后代际冲突越来越激烈,互相瞧不起,相互看不上。70后认为90后个性张扬、不服从管理;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强调个人主义,弱化团队意识,摇摇头,垮掉的一代,不成器。90后认为70后思想传统、控制欲强;经验主义、故步自封;自以为是、压制创新,摇摇头,落后的一代,快让路。如果双方,都能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看待对方,互相体谅,互相学习,双方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
退一万步讲,70后如果带不好90后队伍,还埋怨90后不好管,只能说明70后的懒惰。这个懒惰,不是指体力上的懒惰,而是指思想上的懒惰:一是不愿意深入思考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二是不愿意思考怎么才能发挥年轻人的优势。你不尊重后浪,后浪只能把前浪拍在沙滩上,没办法,时代潮流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