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深秋,当长平之战的赵国军队陷入重围,断粮已达46天之时。赵军的年轻统帅赵括,亲自领兵突围,力战而死。在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同时,也终结了手下45万赵军的生命。
赵括剧照
赵括,赵国宗室,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其本人也成为了“纸上谈兵”的代名词。那么身背恶名达两千多年的赵括,真的是我们印象中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领吗?究竟谁才应该为长平之战中赵国的惨败负责呢?
在历来名将辈出的赵国,赵括能被任命为赵军的统帅,显然赵孝成王还是很相信他的才能的。然而僵持已达两年之久的长平战场上,赵军此时的处境,却很不乐观。廉颇的防御战术,并没有能够抵挡住秦军的凌厉攻势。赵军防线的不断后撤,长期对峙带来的巨大消耗,都严重影响着战争胜负的天平。
年轻的赵孝成王亲自挑起的这场战争,并没有按之前所设想的轨迹发展。在他一系列错误决策的“精心安排”之下,长平之战中的赵军一步步陷入了灭亡的深渊。
赵孝成王剧照
面对韩国上党郡太守冯亭的“祸水东引”,他欣然接受,由此开罪秦国,致使赵国陷入战争的泥潭。
而在外交决策的问题上,他又独断独行,一味跟秦国媾和,致使赵军丧失了所有争取外援的可能。
出于对老将廉颇的不信任,他拒派援军,致使长平前线的赵军,一直处于人数上的严重劣势,无力反击。
又是出自对宗室子弟的依赖,使得他轻信秦国的谣言,启用并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赵括,临阵换帅。
更是出于对局势的不明和好大喜功,使得他严令赵括带上新征集的二十万赵军,赶赴前线与秦军决战。
带着赵王“必须与秦军决战”严令的赵括,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此时长平战场的情形,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美好。军队士气的低落,粮草供应的短缺,上党流民的安置,秦军的彪悍勇猛,这一系列问题都为即将到来的决战,蒙上了一层阴影。赵括此时才深深的体会到,廉颇能坚持到现在,已实属不易。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对面秦军的统帅是名不见经传的王龁,只要不是武安君白起,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赵括拜帅
带着赵孝成王的重托,赵括首先在军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撤掉了一大批善于防守的将领,改换善于进攻之人为将,又加派运送粮草的人手,保障大军的后勤供应。同时严格操练兵马,为即将到来决战,做着充足的准备。
但命运就是这么无奈,就在赵军的统帅换成赵括之时,秦军也悄悄的把白起派到了前线。面对赵军即将到来的进攻,白起早已成竹在胸。他已经为45万赵军,掘好了最后的坟墓。
白起剧照
赵括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面对秦军的节节败退,胜利的兴奋充斥着每一个压抑已久的赵国士兵。一战功成的愿望,建功立业的期许,吸引着每一双追赶秦军的脚步。45万赵军就像一只巨大的怪兽,一头扎进了猎人设好的陷阱之中。
对于60万秦军包围,45万赵军将士,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溃败。双方百万大军在长平这个狭小的战场上,再度陷入了混乱的胶着之中。两军都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却谁也无法将对方真正打倒,而此时失去粮草供应的赵军此时更加不利。双方唯一的希望就是期盼各自的援军了。援军啊!你在哪里?
秦昭襄王剧照
援军在路上,来的是秦国的援军。本着''毕其功于一役”的秦昭襄王亲自赶赴河内郡,赐全郡百姓民爵各一级,征召全郡15岁以上男丁,奔赴长平前线,彻底切断包围圈中赵军的所有退路。而此时的赵孝成王,却出奇的平静,平静的一反常态,或许此刻他的内心早已崩溃,又或许他还在期盼着天降奇迹,我们不得而知。但此时赵括和他的45万赵军将士的命运,已经注定。
身处包围圈中,得不到任何援兵支援的赵军,已经断粮46天了,赵括此时的心也已死亡。作为名将之后的他,为了尊严和国家的荣誉,还要做最后的努力。带上饿的还能走路的少数赵军,赵括发起了最后的冲击。身先士卒,亲身肉搏的他,在这一刻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可这希望的泡沫太脆弱,秦军的一只利箭飞来,彻底的将它打破了。
赵括剧照
对于长平之战赵军的失败,作为统帅的赵括是有一定的责任的。但不应该所有的责任都由他来承担。在赵孝成王做出一系列错误决定的时刻,赵军的命运就已经注定。身背二千多年恶名的赵括,也只不过是他人的“替罪羔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