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众所周知,大秦王朝将中国的历史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段,秦朝之前历史的主旋律是遵周礼、搞分封,秦朝之后历史的主旋律就是统一。而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就是秦始皇嬴政,千百年来关于他的话题充满了争议,甚至各种暴力、色情的脏水都泼向了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于是秦始皇在世人的眼中成为了一个荒淫残暴的暴君,他的身世也通过各种演绎而变得污秽不堪。而正史上关于秦始皇的记载也大都前后矛盾,那些充满了阴谋论的记载颇为详细,而他完成大一统过程几乎没有记载,我们也只是知道他扫灭六国的先后顺序,似乎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大一统。关于他的历史,似乎有一张看不见的幕布在阻挡我们了解真实的秦始皇,《大秦赋》或许给我们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
《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秦始皇的身世之谜
在我们印象中,嬴政是母亲赵姬与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而吕不韦本着“奇货可居”的原则,将赵姬送给了当时在赵国的秦质子异人,嬴政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异人的长子。邯郸之战中协助质子异人返回秦国,又联合华阳夫人让质子异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太子子楚。
子楚成为秦王后,吕不韦的身份从一个商人,转变为当时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丞相,他的私生子嬴政成为秦王之后,他更是把控朝政,成为了权倾天下的权臣。关于这段充满阴谋论的历史记载,详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似乎嬴政从出生那一刻就是不光彩的。称赞一个帝王,那么他降生时必然伴随着各种祥瑞,抹黑一个帝王,那么他的降生必然污秽不堪。
《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赵姬在后宫养面首嫪毐,并将嫪毐封为长信侯,可以看出赵姬的行为确实不检点,所以我们无法否认赵姬与吕不韦是否有私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嬴政肯定是子楚的亲生骨肉。子楚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软弱无能,他在位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年,却依旧秉承历代秦王的志向,不但灭掉东周,还继续餐食了三晋的大片领土。这样一个君王,不能说他雄才大略,但起码证明他绝不是一个庸碌之辈,不可能连自己儿子是否是自己亲生的都不知道。
对秦国来说,王室血脉的纯净是首要条件,如果嬴政的血脉存疑的话,他是不可能坐上秦王宝座的,要知道子楚还有一个儿子成嬌,他的母亲更是韩国公主,身份远非赵姬可比的。当时秦国短时间内连续失去了两位国君,朝堂上的动乱肯定是有的,各派系的争斗也可想而见,赵姬与嬴政在当时可以说是力量最薄弱的一派,血脉的不纯正便会是他们问鼎的死穴。可见当时世人或许对嬴政血脉存疑,但肯定曾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嬴政的血脉。
《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公子成嬌的那些秘密,揭开了秦国的外戚派系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战争几乎都是征伐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其目的也只不过只是城池的得失,只要一方认输,另一方也不会对其赶尽杀绝,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各国之间有着悠久的联姻。那时候各国国君的王后大都是其他国家的公主,各国也都有相应的外戚势力,一旦战争威胁到母国的生死存亡,这些有着王室血脉的外戚势力便会干预战争。正是这个原因,是的各国直接得战争只是局部战争,打归打,打完彼此还是亲戚。
秦国自然也不例外,自秦惠文王之后,秦昭襄王的母亲(芈八子)、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都是楚国王室成员,楚国的外戚派系成为了当时秦国最大的外戚派系。子楚归秦之后成为了下一任秦王的继承人,在这期间他娶了韩国的公主,并且生下了成嬌。随着成嬌的诞生,韩国的外戚派系开始围绕在成嬌周围。所以嬴政天然的有了楚系和韩系两大天然外戚对手,成嬌也成为了威胁嬴政王位的最大敌人。
《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然而正史上关于成嬌的记载只有两件事,首先是成嬌在秦王政五年时出使韩国,为秦国拿下来韩国的“百里之地”。十五岁的成嬌仅凭口舌便能为秦国开疆拓土,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当时韩国在山东六国中最为弱小,面对四周强国的虎视眈眈,它能依仗的也只能是秦国,如果“百里之地”能换来成嬌的秦王王位,那么韩国自然可以继续苟安。
第二件关于成嬌的记载就是他出征赵国,然后突然叛秦投赵,最后被处死。当时嬴政尽管已经坐上了王位,但赵姬和他的力量依然薄弱,成嬌周围的韩国势力依然威胁着嬴政的王位,打击成嬌必然成为了巩固王位的最重要的一环。至于成嬌为何叛秦投赵成为了一个无解的迷案,李开元老师在《秦迷》中给了我们一个大胆的猜测。我们都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非军功不受爵,而嫪毐却被封为长信侯,这意味着嫪毐肯定有过军功,而这个军功大概率就是对成嬌的“平叛”。
《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对外戚派系的打击促成了嬴政的大一统
不同于秦国之前的征伐战,嬴政完成大一统的战争是灭国战,秦国朝堂上那些外戚派系必然会干涉战争的进程,而嬴政要完成大一统,必然会对这些外戚派系进行打击。当时世人尽管承认天下归周天子统治,但长达几百年的分封,使得世人只知道自己的母国,而忘记了这天下本就是一体。嬴政在完成大一统之后,尽管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但当时秦国朝堂上肯定存在着外戚派系阻挠这一系列政策。
至于这个派系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就会牵扯出千古第一秘案,始皇后是谁?翻遍史书,关于始皇后的记载几乎没有,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嬴政亲政之后,必然会有一个新的王后,齐国与秦国素无联姻,可以直接忽略,燕国尽管与秦国素来交好,但“荆轲刺秦”之后也,这个概率也低到可以忽略,三晋与秦世代交恶,尽管中间有过姻亲,但在嬴政时期几乎不可能发生,那么剩下的只有与秦世代联姻的楚国。
《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嬴政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然会对秦国的外戚派系疯狂打击,作为秦国最根深蒂固的楚国外戚派系的打击肯定是最为严厉的。那么我们不妨更大胆的猜测,公子扶苏就是始皇后的儿子,所以扶苏上位的呼声更高。而扶苏在接到赵高的矫诏后,不去验证真假就自杀,背后的原因或许是他早知道以嬴政对楚系的打击力度,自己肯定不可能幸免。
而之后的陈胜、吴广起义所打的就是公子扶苏的旗号,他们以及之后的项羽的目的都是为了楚国的复国,这也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由来。其实在嬴政之前,秦国已经有了大一统的实力,但面对国内各派系的阻挠,使得秦国迟迟未能完成大一统的使命,而嬴政通过对外戚派系的打压、清洗,让他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派系势力的疯狂反扑。
《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总结
关于嬴政的正史记载,我们值得参考的不多,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也浩瀚如烟。史书上关于嬴政的种种记载,仔细推敲下来也是漏洞百出。就拿嬴政最为残暴的“焚书坑儒”来说,最近新发现的史料并不是这样,最起码,目前我们可以确切的是“焚书”确实存在,但“坑儒”或许不存在,而这个“儒”已经确定不是“儒生”。
秦始皇嬴政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帝王,他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色情、暴力、迷信永远是最为吸人眼球的,但是将这些安排在这样一个帝王身上,有着诸多的不合时宜。一个让统一成为主旋律的帝王,不应该成为八卦、更不应该因为年代久远而肆意编排,他反而应该受到华夏儿女的尊重。《大秦赋》或许存在诸多的漏洞,但它最起码给予了秦始皇一定的尊重,期待后续给我们更多的脑洞大开。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62 字。

转载请注明: 《大秦赋》是在为秦始皇洗白?派系之争,或许是他被黑化的原因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