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为什么只派林凤祥、李开芳率两万太平军北伐?
仔细回顾当时的形势,太平天国的这个决策就不难理解了。
1、太平天国的北伐是在认真思考当时形势下做出的慎重决策;
2、北伐的第一个目的基本得以实现,对太平天国中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3、太平天国北伐的总体规划中,林、李的这2、3万人只是其中的先头力量,但因整个战局影响,后续计划没有展开,导致北伐彻底失败。
1853年,太平军攻取金陵后,又分兵攻取了镇江、扬州,声势大振。起初,杨秀清的本意是“声言欲至苏州”,继续东下,打下富庶的苏浙地区。此时,从广西一直追过来的向荣所部围追而来,17000人在天京、镇江附近扎下,建立了江南大营,不但阻塞了太平军东下苏南的路途,还直接威胁着天京、浙江;同时,琦善所部17000人建立了江北大营,围攻扬州。
太平天国面临着两个选择:
(1)、集中兵力,打攻坚战,歼灭江南、江北大营的重兵。
(2)、继续打运动战,向清军薄弱地区发展,赢得战争主动权。
这两种打法,洪秀全、杨秀清都不陌生。
太平军军兴之初,就曾与向荣长相对峙,一耗就是几个月。但结果无一例外:大清各地援军源源不断开来,地盘狭小的太平军难以为继,被迫转移。
此时,尽管太平军已与军兴之初不可同日而语,但敌强我弱的总体力量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太平天国只有天京、扬州、镇江三地,地盘狭小、物资匮乏,大军在天京周边长相对峙绝非上策。
这些清军,尤其向荣所部,是从广西一直尾随过来的精锐,如果太平军能吃掉他们,恐怕早就吃掉了。
而在后来的战争实践中,也一再表明:在水网纵横、地形复杂的金陵周边地区,想通过直接进攻,歼灭立稳脚跟的敌军绝非易事。
后来的雨花台大战中,李秀成曾以绝对优势围攻曾国荃湘军,就是打不下。而两次大破江南、江北大营,无不是以运动战,削弱、调动严密驻防的敌人后,才一举取胜(而不是通过漫长、艰苦的拉锯战)。
此时的洪秀全、杨秀清,如果贸然对江南、江北大营发起直接进攻,很可能既无法歼灭敌人,反而会在对峙中形势进一步恶化:清军各处援军、物资陆续抵达,围攻天京。
而第二个方案,则是太平天国对过去战争经验的汲取。
永安突围后,太平军正是果断改变策略,果断发起运动战,向大清广大防御薄弱区域大胆机动,才不断发展壮大。
因此,太平天国此时的总体战争指导思想是:
(1)、天京战场附近,收缩防御,加强江防,防御清军精锐;
(2)、分兵向敌人防御薄弱区域进军,打乱清军部署,进一步发展太平天国力量。
此时大清能调动的精锐悉数布置于天京周边,太平军具备避实击虚,向敌人薄弱地带发展的条件。
北伐、西征正是太平天国高层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出的慎重决策。
太平军攻入天京时,浩浩荡荡,号称五十万大军,可是,实际上,大多数是随军家属、女兵,能战之兵也只有10万左右。
这10万军队,承担着多样的战略任务。
(1)、天京、扬州、镇江三地不容有失。
既然太平天国要建都天京,那这三地就不容有失。由于面临着35000清军的直接威胁,同时,还必须进行复杂的防谍、治安等基本工作,太平军留下了约5万军队防御。
(2)、西征在所必行。
几十万人在天京附近,不管是战斗部队还是普通居民,都需要吃饭,靠这三城的粮食显然不足以支撑。
因此,即使仅仅是为了保卫天京,太平军也必须向安徽、江西产粮区发展。
(3)、北伐势在必行。
由于西征的一大目的是为了获取粮食、物资,因此,西征军攻取一地,就必须有效控制一地、稳扎稳打,因此,如果没有北伐,西征仍然是一种正面对抗,对敌人的牵制有限。
而就全国局势而言,大清的统治中心在北方,仅仅进行西征,不能打乱山东、河南、直隶等地清军的部署。也就不能起到通过运动来调动、削弱清军的目的。
因此,北伐军的作战特点是:不贪攻城,兼道疾行,打乱清军在北方的部署,牵制清军的力量。
而且,受限于当时太平军的总兵力,以及保卫天京和西征所必须投入的军力,太平军初期最多拿出2、3万人进行北伐。
从结果上看,北伐军牵制、吸引清军的目的基本上实现。
(1)、牵制了清军对天京战场的增援力量。
北伐开始后,太平军横扫淮北、河南,使两地的物资、粮饷难以供应江南、江北大营。其中,大清的规划中,河南、淮北,就是江北大营的大后方。
而大清为了围剿、防御这支飘忽不定的北伐军,从陕甘、察哈尔、直隶、黑龙江、吉林各地不断抽调兵马,使这些部队不能南下威胁天京。
(2)、吸引了天京附近的清军。
同时,江南、江北大营的清军不但无法得到补充、加强,反而要不断抽调力量到北方攻击北伐军。
北伐军一出动,原属江北大营的胜保立刻领军堵击、尾随。
而江南大营向荣在1854年的奏报中也提到:臣军精锐,尽已调出。存营不足不满五千,出去疲病守营,出队仅一千余人。
看来,在北伐军的牵制下,天京周边清军大幅削弱,原本是主战场的天京周边,已经沦为次要战场。双方攻守已经易势。
当然,北伐的终极目的,自然是要推翻清朝。以这个战略目标而言,2、3万人实在是不够。
有证据表明,在太平军的总体规划中,林、李的这2、3万人,绝非原计划的全部力量,太平军本计划不断补充、加强北伐力量,但因总体战局影响,未得以实现。
1853年5月29日,杨秀清诰谕林凤祥:
其左军及右军诸路兵士,于初十日起行,至十一日俱各回朝,现在铺排镇守天京···尔等速急统兵起行,不必悬望。
此时,距太平军启程北伐不过一月。
看来,从北伐一开始,太平军就计划了其他兵马用于北伐。但因各处战事紧张,增兵一事不断北搁置。
而据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后的供词。在太平军攻入直隶后,奉命驻于静海、独流,等待天京援军到达,再一起攻破北京。
在后来太平军援军期间,太平天国对亲日纲、胡一晃的封号,也可见太平军的计划。
经营庐州的胡以晃被封为豫王,北伐援军主将秦日纲被封为燕王。
此时,湘军尚未崛起,太平军西征已在安徽、江西、湖北取得重大进展,直入湖南,发展迅速。如果一切顺利,太平天国似乎有从皖北发起经略河南,秦日纲统军入直隶、山东,领导林、李作战的构战略构想。
可惜的是,湘军崛起,太平军湘潭大败,西征转入守势,太平军必须紧急调兵巩固西征成果,秦日纲在舒城失败后,就只能以“北路官军甚多”,无法北进了。
太平天国北伐及兵力分配是洪、杨在评估各方力量后的慎重决策。
事实上,由于大清的虚弱,整个北伐期间,北伐军大部分时间并未落入明显的兵力劣势。
一方面,由于大清兵力多而分散,北伐军往往能以其机动灵活,获得兵力优势。而大清则始终未能在战场上形成绝对兵力优势。
即使是在北京受威胁最大的时候,清军的僧格林沁、胜保,也只凑集了4、5万人的机动部队。另一方面,由于大清统治无方,太平军所到之处,往往很容易就招集起数万,甚至十万大军。
在林凤祥的奏报中,也曾表示:兵马红药(火药)都不缺,只缺谷米。因此,洪、杨对北伐、西征的部署并不是头脑发热。但是,洪、杨,低估了大清的战争潜力。
如果没有民团等“体制外”力量的参与,太平军原本有机会在北伐、西征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取得更大的战果。
北伐、西征中,大清的正规军队常常表现一般,但民团等“计划外”力量给太平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而最终,正是湘军“计划外”的崛起,埋葬了太平天国。
这些团练,他们原本是大清体制外的力量,他们本来与满清贵族并非铁板一块!如果太平天国的政治主张、施政方法靠谱一些,他们未必会死死跟随大清。
因此,我认为:太平天国以2、3万人北伐,不算大错特错。北伐对太平天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单纯地从军事角度来说,当他吸引敌军目的达到,而后续部队迟迟无法抵达时,是否应该继续原计划(尤其是否应在静海、独流死守等待千里之外遥不可及的后续部队),值得反思。
从总体说,他们在政治主张上的离经叛道,使他们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为敌,无法充分动员民众、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失败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