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清华大学研究生王丽红,要嫁到贫穷落后的,盛行一夫多妻的国家乌干达去,遭到了众多人的极力反对。但她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远嫁国外。那么,她当年为何会不顾大家的反对,一定要这样做呢?25年过去了,王丽红如今又过得怎么样呢?
说起来,王丽红自身条件相当不错。
1968年,王丽红出生于北京。尽管当时国家还比较落后,生活整体水平不高,但由于父母都是双职工,家庭条件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所以她自幼就衣食无忧,没有体会过苦日子。
王丽红还有个哥哥。由于她是家里的幼女,因此一家人都很宠爱她,而她由于常常和哥哥在一起玩耍,性格上也有些大大咧咧。
不过,王丽红的父母毕竟是知识分子,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所以王丽红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和初中都一直是班上的学霸。
高中毕业的时候,王丽红果然不负众望,顺利地考进了清华大学。
王丽红不仅是个学霸,而且她还多才多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了多个社团,同时她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十分愉快。
转眼就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王丽红的同学大多数都在毕业后走入了社会。但王丽红由于并不满足于此,所以她没有离开清华校园,而是继续选择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
可以预见,王丽红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她的未来都一定会有一番作为。所以,王丽红的父母也很为她感到欣慰。
然而,就在王丽红读研究生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父母头疼的事情。
原来,王丽红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苏玛的男孩。
苏玛是一名来自非洲东部乌干达的黑人留学生,他和王丽红是在一次社团活动中认识的。由于苏玛风趣幽默,性格和王丽红一样大大咧咧,因此两人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随着不断地交往,两个年轻人也越来越感觉到离不开对方,最终在苏玛的追求下,两人由好友发展为了恋人。
然而,王丽红和苏玛的恋情,却在清华大学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王丽红怎么会和一个黑人在一起。在他们看来,非洲的贫穷和落后,已经让人无法忍受,何况那里的男人还是一夫多妻呢!而王丽红不仅有北京户口,而且还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这怎么看,苏玛都配不上王丽红。
一时校园里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还认为王丽红是个随便的女人,居然会找个黑人做男友。
王丽红不光在学校里要听那些让人不愉快的风言风语,而且她的父母知道后也极力反对。他们实在不敢想女儿要是嫁到非洲去了,那还不被老街坊们笑话死。再说,他们认为黑人对家庭没有责任心,非洲又那么穷,女儿真要是嫁过去了,后半生也就完了。
正是出于种种考虑,王丽红的父母迅速把她送到日本留学,想借机阻断她和苏玛的恋情。
但王丽红前脚才去了日本,苏玛却四处筹钱,也追到了日本。这样一来,被苏玛的痴情和真诚感动得泪眼婆娑的王丽红,愈发坚定了和他在一起的信念。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不久后,王丽红就答应了苏玛的求婚。
见王丽红执意要嫁给苏玛,她的父母也深知再阻挠也是枉然,只得勉强同意了这门婚事。
毕业后,急着建设家乡的苏玛,希望能很快就回乌干达。王丽红也非常支持丈夫的想法,所以她在说服父母后,于1996年带着她和苏玛所生的小儿子一起去了乌干达。
然而,在乌干达拜见苏玛的父母时,王丽红却十分不习惯。
原来,苏玛的父亲是一个部落酋长,他娶了14个妻子,孩子亦有43个。因此,王丽红光是认清14个婆婆都费了好大劲。
对于这种一夫多妻的制度,王丽红心里不忐忑才是骗人的。
除此,王丽红能说英语,但是与当地人沟通依然成问题,因为当地人讲的是乌干达语,很多人根本不懂英语。
苏玛注意到了王丽红的困境,一方面他向王丽红保证,他此生不会再有其他的妻子,另一方面他也经常教王丽红说乌干达语,在他的帮助下。王丽红渐渐地掌握了乌干达语。
其实,王丽红要克服的,不光是风俗和语言方面的问题,就拿最简单的饮食来说,乌干达的饮食让王丽红很难适应。她不得不自己来解决吃饭问题,但她在家里时,从来没有做过饭。所以在乌干达的时候,她一到做饭,就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打电话,询问怎么做菜。
在乌干达住了几年后,王丽红先后又生下了一儿一女。对于新降生的孩子,苏玛和她都特别开心。可是他们的小女儿却因为患上了疟疾,又得不到良好的医疗,因此夭折了。
女儿的夭折,让王丽红悲痛不已。她知道疟疾在中国只是一个小病,只要得到简单的救治,是可以痊愈的。然而乌干达由于缺医少药,每年死于疟疾的孩子数不胜数,于是她萌生了办学校的想法。
在苏玛的帮助下,王丽红买下了一所学校,并将学校命名为“鲁扬子中学”,而王丽红则担任了校长一职。
在教学上,王丽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设计教案、招生宣传等。
除了教授英语和乌干达语外,王丽红还开设了汉语课程。在王丽红的教授下,孩子们不仅能说汉语而且还能写出不少汉字来。
由于王丽红的课程很招孩子们喜爱,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的学校来。
随着学生的增多,王丽红考虑到要增加老师,同时她也希望能把汉语推广到整个乌干达,所以她又办起了教师培训班。
在王丽红的努力下,乌干达很多地方都开设了汉语班。说中国话对于许多乌干达孩子们来说,似乎都能说上一些了。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到乌干达做生意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为了能让更多读不起书的孩子有书读,在王丽红的倡议下,不少中国商人慷慨解囊,一些因为贫穷读不起书的孩子终于也坐进了教室。
对于乌干达人来说,王丽红的存在,不仅让他们了解到了中国,而且还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因此大家对王丽红赞不绝口。同时,他们对到乌干达做生意的中国人也十分友好,甚至不少孩子还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去中国,爬一爬万里长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