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有这样一个“神仙”宿舍,学习起来如同“自习室”,安静高效;工作起来酷似“办公室”,总能在讨论交流中迸发灵感火花。
四个大男孩在团结、自律中度过兰大四年学习生活,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继续深造。他们是谁?有怎样的故事?赶快跟小兰一起看看~
向弈:文体兼优,稳扎稳打
获奖经历
兰州大学优秀毕业生
兰州大学优秀学生社团联合会干部
资源环境学院优秀学生会干部
兰州大学优秀学生会干部
兰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兰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
向羿,环境工程专业,保研兰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三年综合综测排名3/27 ,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是向羿交出的亮眼的大学成绩单。
他的学习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再进行查漏补缺。
“最重要的还是锻炼学习的思维方式,不能因为考试而学习,首先应当系统地搭建起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在了解学科框架之后,再对其进行填充,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好的学习方法帮助他在大学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最终成功保研。
在运动方面,羽毛球是他的最爱。经过学院羽毛球队四年训练,向羿多次获奖。也因为运动,他认识了许多朋友,“我会从他们身上学习优秀的方面,不断督促自己,同时也因为他们,我的性格变得更加的开朗与乐观”。
回首大学四年,向羿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在学习上一定要认真,以学习为主,千万不要因为别的事情耽误自己的学习;生活上,一定要发展一些自己的爱好,塑造性格,拓展视野。”
韦迪:高效专注,身体力行
获奖经历
兰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军训优秀副排长
新生班长干训优秀学员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韦迪,环境工程专业,保研兰州大学,直博。
在舍友眼中,韦迪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不喜欢浪费时间,生活学习都会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会给自己定下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朝着目标进行。
大二时,韦迪选择去台湾清华大学交换学习。独自实验和与导师讨论的过程,丰富了他的视野,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大三下学期专业课多,加上需要补修大二交流时落下的课程,整个一学期的学习节奏都比较紧张。“临近考试周,我去自习室通宵学习,把知识点完整过一遍,再开始下一科目的复习,最终都顺利通过了考试。虽然付出的精力比较多,但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韦迪说。
除了满满的学习安排之外,“学霸”也喜欢背包旅行,大学四年,他走过26个省份,75个城市。“收拾行李的时候,会对旅行中的未知充满憧憬。其实我想,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始终知道自己坚持的是什么尤为重要。”
廖新情:努力的“地球修理工”
获奖经历
兰州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
兰州大学优秀学生团干部
廖新情,环境工程专业,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高考结束,廖新情高分来到兰州大学,四年后,他以考入中科院的傲人成绩毕业。四年兰大生活,带给廖新情的是成长与蜕变。
进入大学,廖新情就确定要读研深造。大三结束后,他心中的考研目标越发清晰,开始了持之以恒的复习之路。
考研需要付出的精力,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
他觉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坚持非常重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出题风格,要有不同的策略,不能一味的扑上去,比如专业课的比重高,就多放心思在专业课上。”
考研的路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廖新情在备考过程中也常会有沮丧情绪。“在考研的那段日子里,室友会帮忙打饭,会默默给他让路,不打扰他的学习和休息,还会充当备考路上沮丧心情的收割机。
“正在努力的地球修理工”是廖新情给自己的一个小总结。他认为自己并不算学霸,只是走着走着慢慢地找到了方向。“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我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治理地球上存在的一些恼人的问题,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且一定会坚持下去。
许金:坚定信心,成功不远
获奖情况
兰州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
兰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资源环境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许金,环境工程专业,保研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直博。
许金是从物理专业调剂到环境工程专业的,起初他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不过随着深入学习,他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也坚定了继续深造的决心。
在大一大二期间,许金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突出。或许和很多同学一样,直到大三,许金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一年的辛勤学习让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从而获得了保研资格。
在学习方法上,许金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他认为合理分配时间是其中要点,同时也要兼顾课堂笔记,在考前冲刺时双管齐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兰大求学路上,许金觉得良好的宿舍环境让自己受益匪浅。“行动会传染。一人学习,全员学习,像是不甘落后,又像老友的陪伴。宿舍温馨和谐,干净整洁,既是自律的体现,也能帮助他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成功就是不断失败而不失信心,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了信心。”这句话是许金的座右铭,“坚定信心,必将成功!”
“学霸宿舍”是这样炼成的
四个大男孩的宿舍生活是从大二开始的。除了每个人身上的“学霸”属性,四个人也都在班级中担任职务,因此,他们戏称自己的宿舍为“环工办公室”。讨论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已经成为“办公室”的日常。
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让四个人受益良多。他们养成了考试前互相查缺补漏的习惯,“大家提到某一点,如果不知道的话,我们都会抓紧翻开书再看一眼”。四个人经常自觉复习,互相押题。“考环境规划前押题,许金让我多拿了10分。”韦迪说。
向弈最难忘的是室友跟他一起策划的班级聚会:“最后只剩下我们几个人了,我们畅想未来,约定5年后、10年后还要聚在一起。”
四个人在一块儿总是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一些优点和发现自身问题。廖新情说:“集体生活让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室友的影响下,彼此学习更加努力了,会不自觉向他们看齐。”
大学四年,“环卫办公室”的四个大男孩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成长,虽然性格不同,但彼此包容,同舟共济,他们成为了好兄弟,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 | 周红敏 关一诺 海骁航 郑闻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