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红军唯一不愁吃喝的地方,有长征路“加油站”之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纵观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之中最为屈辱的一段历史,亡国灭种、任人宰割。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无数仁人志士置身其中,为救亡图存做出巨大贡献。
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列强的欺凌和日寇的虎视眈眈,国家内部又有军阀和反动派的肆意横行。为此,我党领导的红军队伍为救国家和民族,只能同列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做出斗争,开始革命。

长征路上,红军唯一不愁吃喝的地方,有长征路“加油站”之称
然而,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只能被迫战略转移,向陕北进军。我们所说的战略转移,其实就是红军长征,那是一段苦不堪言,却又意义重大的历史。
在红军为期两年的长征岁月中,物资紧缺和饥饿寒冷伴随红军战士左右。与此同时,长征也成为我们印象之中最为艰苦的时刻。但是,我们不够了解的是,其实在艰苦的长征之中,也曾有过物资丰富的地方,它就像是沙漠之中的绿洲一样,让人流连忘返。它就是哈达铺,一个被称之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的地方。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还要从哈达铺开始说起。
一、历史悠久,著名重镇
据说,在宕昌县的西北角,有一块神奇的热土,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可谓是人杰地灵,更是一块可遇而不可求的圣地。早在七十多年前,我党领导人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革命,决胜于千里之外。它就是哈达铺,一个充满故事和经历的革命圣地。
哈达铺也叫“南路”或“白龙镇”,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国道212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交错地带。据悉,哈达铺地域开阔,交通便利,总面积达148平方公里,共有29个行政村,2.77万人。

长征路上,红军唯一不愁吃喝的地方,有长征路“加油站”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哈达铺这一地区,可谓是人口稠密,集市繁荣。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哈达铺自古以来就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军事要冲和商贸重镇。
据陈启生先生所著《宕昌历史研究》藏语地名浅释说:洲塔先生翻译“哈达”是阳面山头意思,即“哈住山”,此山上乌鸦很多,“哈达川”即乌鸦聚集的小山头的川坝。
与此同时,哈达铺的名字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哈达”即藏、蒙民族人民在迎送、馈赠、敬神以及日常交往礼节上使用的丝带,象征圣洁和吉祥,表示敬意和祝贺。“哈达铺”又被附近群众简称为“铺里”,“铺”应该和古代驿站有关,和现在宕昌的“脚力铺”、“临江铺”等意思相同。
由于哈达铺原属岷县,因其地理位置处岷州城之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上,故又名“南路”。至于“白龙镇”一名,则与红军在哈达铺的革命活动有关。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提哈达铺同中国革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革命圣地,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在近代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中,红军曾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举世闻名,并且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可以说,长征是中国心酸历史的见证,也是红军展现革命精神的一个过程。

长征路上,红军唯一不愁吃喝的地方,有长征路“加油站”之称
就在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哈达铺有着无法忽略的重要作用。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跋涉万水千山,于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至9月先后到达哈达铺。在这里,红军实现了会师,也实现了红军长征的胜利。
随后,党中央在这里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并且召开了中共中央常委会和团以上干部会议,将红一方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陕甘宁支队,红二、四方面军发动了“岷洮西战役”和“成徽两康战役”,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陇南革命根据地。
客观的说,哈达铺是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震惊世人的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与此同时,它同样以其特殊的地位,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后来,哈达铺更是被杨成武将军称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不过话又说回来,称这里为长征的“加油站”,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然而,作为革命圣地的哈达铺并非只是因为革命而闻名天下,更主要的原因是它这里物产丰富,美不胜收,正如同沙漠之中的绿洲一样。
三、“沙漠中的绿洲”,心中的希望
一直以来,哈达铺革命圣地的美名将其物产丰富的名头彻底盖过,其实,作为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哈达铺的物产更是它值得称赞的地方。

长征路上,红军唯一不愁吃喝的地方,有长征路“加油站”之称
据悉,哈达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与此同时,它所拥有独特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也使这里的物产品质优良,声名远播。当归、黄芪等中药材和大蒜、洋芋等农产品更是名扬四海。
在清代《岷州厅志补遗》之中曾有记载:光绪三十二年,本州表目所列,当归约800担、党参100余担、油菜1000余担、蜂蜜10000余担,全部诸物俱系土产培养,既无新机,又无大股本互贸,无好工艺以维持生计,以为商业之情形。
由此可见,当时的哈达铺集贸繁盛兴盛的景象。其实,一直以来,哈达铺都是“岷归”的主产区,并且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今,哈达铺除种植传统的当归、大黄、红芪、党参四大药材外,还广泛种植柴胡、板兰根等经济效益较好的中药材,总面积达8700余亩。值得一提的是,当归GAP生产已通过国家认证。一批中药材龙头企业和民营中药材加工企业的相继建成,推动了全镇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得不说,哈达铺在革命圣地的头衔之下,还有物资圣地的美名。
然而,美丽哈达铺所拥有的一切并非只有这些。据悉,哈达铺的许多地名也非常奇特,如“仁藏”、“树布”之类的,都是哈达铺特有的地名。可以说,哈达铺的地名无形之中向世人展示多年之前民族融合的情况,与此同时,也将哈达铺深厚的文化背景展现的淋漓尽致。

长征路上,红军唯一不愁吃喝的地方,有长征路“加油站”之称
总而言之,作为革命圣地的哈达铺并非只是一个革命圣地而已,除了这个头衔,它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样是其值得称赞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哈达铺不仅是个吃喝不愁的安居乐业之所,更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回味的圣地。
结语:
通过近代哈达铺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它与国家和民族以及近代时期中国革命之间的渊源。毋庸置疑的是,哈达铺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圣地,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物产丰富的世外桃源。然而,有关于她的美好,却只能由我们慢慢的探索。
其实,在中华大地之上,还有许多像哈达铺这样的地方。它们有着多重身份,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人文地理相关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们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长征》  《哈达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66 字。

转载请注明: 长征路上,红军唯一不愁吃喝的地方,有长征路“加油站”之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