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取得好成绩,而是把心性修好!

由 睢风娥 发布于 经典

创新品格教育,也是心性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创新品格教育?这是我见过的最好回答,以前在学校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同学,现在在同学中间不一定过得最好;当时在班上的后进生,现在在同学中间过得也不一定就差,这几乎成了人们观察总结的规律。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飞得高不高,一个人的心性决定了他飞得远不远。如果说外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人的第一张名片,那么心性则是一生的盔甲。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成绩而是心性。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取得好成绩,而是把心性修好。
心性:《孟子·尽心上》中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陆九渊说:“心即理也”,“心性不异,即心即性。”
心,指所谓天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知性,指认识所谓天赋给人的本性,即仁义礼智“四端”。心性合在一起,就是性格,就是品德,就是修养,就是人格。创新品格,就是指一个人在创新中的性格、品德、修养、人格。
现代社会,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聚焦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心性的培养。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

国学大师南怀瑾有一个师大毕业的学生。一天学生来看他,南怀瑾问道:“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考试啊!”这句话讲得很沉痛,南怀瑾与学生只好相对苦笑。南怀瑾不禁痛心疾首地感叹说:“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这是公认的目的。可是近几年来,跟着西方文化转,大家体会到的生活就是现实,不外物质。教育的目标也因而移转,完全忽略了心性的修养。”教育方向出了问题,自然就容易结出畸形的果子。科技(创新)教育丢掉创新品格教育,同样会结出畸形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