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爱下棋,比如象棋、军棋和围棋等等,给生活增添不少欢乐,但对考古专家们来说,棋却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就拿围棋来说,它本来就是我们古代先民发明的,但有的人却认为它并不起源中国,直到张盛墓的发现才平息这一争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张盛墓中又发现了什么呢?如果您也感到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世本》中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可见围棋源于尧舜时期,距今已久4000多年的历史。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围棋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不管是上层社会的王侯权贵,还底层社会的市井流民,都以下得一手好围棋为荣,因此也促进了围棋的发展,即棋盘变得越来越大,围棋格也变得更多了,从13道围棋变成14道,15道和16道。
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专家们确定隋唐之前的围棋都小于17道,之后则大于17道,甚至还出现了19道围棋,这就意味着想击败对手就变得更难了。1954年,考古专家们在河北望都县考察时,发现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古墓,后来经过发掘确定墓主人系郛阳侯孙程,并且在墓室内发现了保存极为完好的壁画,描绘了大量墓主人升仙的画面。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专家们还出土了一件石刻的围棋盘,边长约69厘米,再仔细一数上面的棋格有17道,让专家们感到欣喜不已。
迄今为止,这可是最早的完整17道围棋盘实物,对专家们研究围棋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最起码它也佐证了史料的记载,在隋唐之前确实有17道围棋。后来,还有18道围棋和19道围棋,虽然这些在史料中的记载都很明晰,但是考古专家们却一直没有找到实物,因此国外就有人提出质疑,说我们没有19道围棋,即便有也是从国外传入而非本土的。
首先提出这种质疑的是奈良正仓院的专家,因为正仓院内刚好收藏一件19道的围棋盘,所以他们表示19道围棋起源于奈良,甚至还表示古老的围棋也起源于奈良地区。对此,我国的考古专家也曾赴正仓院考察,他们研究了这件19道围棋盘之后发现,它是我国唐代时期的文物,不是他们自己考古发掘出来的,而是当时唐朝皇帝送给他们天皇的一件礼物。
虽然历史的真相很好弄清楚,但我国当时没有出土19道围棋盘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光凭史料记载也不能完全让人心服口服,所以考古专家们也十分难过和烦躁。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却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这种事不管搁谁身上都是个麻烦。在后期的考古研究中,专家们也一直在寻找19道围棋盘的文物,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张盛墓正如及时雨一般被发现了。
1959年5月,河南安阳的一家纺纱厂正在施工,他们在挖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座砖石古墓,于是立即联系了当地的文物部门进行保护发掘。考古专家们经过清理,确定是一座隋代墓葬,根据出土的墓志铭确定墓主人叫张盛,是隋开皇年间的一位县级官吏,家庭也十分殷实,因此张盛墓中的随葬品也十分丰富,出土了包括玉器,陶俑和铜镜在内190件文物。
在众多的文物中,有一件白釉瓷围棋盘看起来别具一格,它为四方形,边长约10.6厘米,高约4.2厘米。这件围棋盘保存完好,表面为上有灰白色釉,擦拭干净泥土之后显得异常光亮,棋盘面的棋格也都清晰可辨。专家们仔细一数,横纵各17道线,再加上四条边线刚好成19道,共计361个棋目,是一件货真价实的隋代19道围棋盘,让专家们欣喜若狂。
张盛墓出土的19道围棋盘是隋代的,而正仓院的19道围棋盘是唐代的,相比之下结果不言而喻,19道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铁一般的事实。另外,白釉瓷围棋盘的发现,也证明了围棋从17道向19道的演变,说明围棋的难度和花样也再不断变化,或许这也是围棋到现在依然经久不衰的原因,时刻都在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和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不是一成不变。
围棋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古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我们一定要深刻地学习和探索围棋中的文化和奥秘。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围棋成了一种手机游戏,我们也不在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来上一局,消遣了时间也培养了兴趣,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资料:
《图说围棋》作者:中国围棋发展史陈列室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