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明朝县令面对绑匪,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最终智擒绑匪

由 习国防 发布于 经典

张佳胤,字肖甫,一字肖夫,号泸山、居来山人,重庆铜梁(今属重庆铜梁区)人,清朝避雍正帝胤禛名讳,被称作张佳印、张佳允,明朝著名大臣、文学家。
张佳胤生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自幼聪慧机敏,七岁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二十岁的张佳胤考中进士,历任滑县县令、户部福建司主事、礼部郎中、云南提学佥事、山西按察使、浙江巡抚、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官职。
张佳胤堪称文武全才,万历年间曾指挥明军击溃侵犯浙江沿海的倭寇,大败骚扰辽东的鞑靼插汉儿部,受到万历帝的器重。
张佳胤“工诗文”,在文坛声名显赫,被誉为“嘉靖后五子”之一。

万历十六年(1588年),张佳胤因“风疾”病逝,享年六十二岁,留有著作《崌崃集》等。
张佳胤足智多谋,从容应变,他担任县令的时候,曾遭遇匪徒绑架。
《快园道古》记载:“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张佳胤任滑县县令,某一日,境内的盗匪任敬、高章冒充朝廷的锦衣卫特使拜见,两人牛哄哄径直闯进大堂,北向而立。
张佳胤心里责怪两个“使者”无礼,没有搭理他二人,继续审案。
任敬厉声喊道:“这是什么时候?大人如此傲慢对待朝廷使者?”
张佳胤感到锦衣卫特使不好惹,于是离开座位走过去迎接。

任敬说:“奉旨在身,抱歉不能行礼揖拜!”
张佳胤冷静地看了他一眼说:“难道是奉旨抓捕我吗?”于是命衙役摆设香案准备接圣旨。
任敬装作神秘兮兮的样子,附耳低声说:“并不是要抓捕大人,而是来抄耿主事家的。”
当时,府衙有个滑县籍的小吏耿随朝,担任户曹,看管的草场失火,被抓捕入狱。
张佳胤心生怀疑,于是请他俩来到后堂,此刻,任敬突然扭住张佳胤的左手,高章的手搭在他肩膀上,走进室内,坐在炕上。
任敬手捻胡须狞笑着说:“你不认识我吗?我是坝上来的,听说县里的库房有一万两黄金,我想借点花花!”

说着话,两人掏出匕首架在张佳胤的脖子上,张佳胤从容不迫地说:“你们图的是钱,我再傻也不会因为这点钱而轻生,就算你们不用匕首,我一个柔弱的书生还能把你们怎样?方才你们谎称是朝廷的特使,现在自露凶相,要是让别人看到,恐怕对你俩不利。”
两匪徒觉得张佳胤说的在理,于是把匕首放进了衣袖中。
张佳胤说:“滑县是个小地方,哪有那么多钱?”
任敬取出自己记录的各乡信息,一笔一笔说得都对,张佳胤不再争辩,对他们说:“请你们不要多拿,连累我将来升迁啊!”
任敬说:“我们一伙五个人,就给五千金吧!”
张佳胤说:“太好了,可是你们的背囊能装下那么多钱吗?又怎么走出县衙的大门呢?”
张佳胤说:“你们绑架我大白天出门,县里的民众肯定会包围你们,就算是刺杀了我又有啥好处?不如夜间出门方便一些。”
两个匪徒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这主意不错。
张佳胤又说:“公家的钱都有印记,易于识别,你们也花不出去啊,不如我找一些县里的富豪,借他们的钱给你们凑够数,既不连累我当官,你们花钱也安心是不是?”

两个匪徒表示就按县令说的办。
张佳胤让高章去大堂传话,找手下的小吏刘相到后堂议事。
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来到后堂,张佳胤吩咐道:“我不幸摊上事儿了,若被锦衣卫特使带走,必死无疑,如今他们答应帮我疏通关系,赦免我,我非常感谢,打算送给他们五千金做为酬谢。”
刘相一吐舌头说:“这么多钱,哪儿能凑够呢?”
张佳胤踩了刘相的脚一下,然后说:“我知道县里的人富贵而讲义气,我派你前去借贷。”
张佳胤找到纸笔,写出上等户某某几家,中等户某某几家,一共九人,凑足五千金数额。
这九个人其实都是县衙出了名的捕快,张佳胤叮嘱说:“朝廷的特使都在,让他们九人都穿着盛装谒见,不能因为借他们一点钱,就穿得像个要饭花子似的。”
刘相会意,假装出门去张罗借钱。
张佳胤找到一些酒食,自己喝了酒表示无毒,然后请匪徒饮食,还叮嘱说不能喝多,耽误大事,两个匪徒对张佳胤更加信任了。
三个人酒至半酣,九个伪装成乡绅富户的捕快都穿着盛装走了过来,他们用纸包裹着利刃,伪装成现金,手捧着站在门外。
九个人嘟嘟囔囔说,家里穷没凑够数,于是一个个装作祈求宽恕的样子。
两个匪徒听说钱已经送到,又看到这些人的穿戴,看上去就是富人,于是深信不疑。
张佳胤令人找来天平称钱,等人找到了,张佳胤又说几案太小,命人换一个长案,放在后堂,两个衙役走近了,张佳胤和任敬隔着几案,而高章却一直守在张佳胤身边。
张佳胤手持砝码对高章说:“你难道不想为你的老大亲自称钱的重量吗?”
高章稍稍靠近几案,九个捕快“捧其所裹铁器”迅速上前,张佳胤趁机逃出,大呼:“擒贼!”
任敬企图起身扑向张佳胤,被几案挡住,自知大势已去,以匕首自刎而死。

张佳胤下令立即抓捕同案犯,三人已逃进京城,张佳胤上报,朝廷派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将逃犯全部抓获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