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3年参加高考的,考的是全国卷。那年高考留在记忆中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数学奇难,以至于有人在考场大哭。二是心里害怕,担心考上大学以后,家里穷,学费、生活费没有着落。虽然听老师说过国家助学贷款,但又听说申请很难,也没有渠道去打听。
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一所位于中部某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同时收到了应缴学费、杂费的清单。学费一年是4400元,住宿、书本等杂费大约是2000元。如果再算上生活费、交通费,即便省吃俭用,也至少需要1万元。
1万元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在一线城市房价还只是每平方米四五千、白领月薪也就一两千元的16年前,1万元是一笔不菲的“巨款”。我才刚刚尝到冲过独木桥的喜悦,就立即要为学费发愁了。幸运的是,在那封装有录取通知书的邮件里,还有一本薄薄的绿色小册子,三言两语地介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政策、流程和咨询电话。我打通了咨询电话,接听的女老师明确地说:“没有学费没有关系,只要人来学校就可以了。学校有‘绿色通道’,可以申请办理助学贷款,有其它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金、勤工俭学。”她说得太斩钉截铁了,以至于我都不敢相信。两天后,我第二次打过去,再一次得到了“没有学费也可以报名”的保证,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落了地。那年9月,我带着家里东拼西凑的2000元生活费,拿着录取通知书,买了一张半价优惠火车票,只身一人去学校报到。果然,咨询电话里的声音没有骗我,“没有学费也可以报名”是真的,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也是真的。
此后7年,我多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那些贷款在我工作两年多后,全部还清了。其实,这既是我个体的经历,也是千万国家助学贷款受益者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