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全方位巩固“双减”成果,不让“应试体育”制造新焦虑

封面评论 | 全方位巩固“双减”成果,不让“应试体育”制造新焦虑

蒋璟璟

在体育中考改革和“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市面上的体育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于近日发布《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坚决纠正课外体育培训的虚假宣传、虚假折扣、“焦虑营销”等行为,坚决抵制“应试体育”思维,纠正体育培训机构围绕“应试体育”开展的广告宣传行为等。(10月14日中新社)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之所以拉抬“体育”,本意是将之作为“素质教育”的标杆工程,来对冲“应试教育”之沉珂。谁料,居然孵化出了“应试体育”的怪胎。事已至此,应该说已经极大偏离了政策初衷、消解了政策善意。实际情况是,“双减”减掉的负担,在相当程度上迅速被“体育教培”取而代之。面对体育进中考,在商家连哄带吓的营销攻势之下,家长们再次变得心慌意乱、慌不择路。

应试学科培训被堵住了,应试体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到头来,学生的学业负担、家长们的经济负担、全社会的心理负担,又变得沉重起来。对于业已出现的不良苗头,职能部门若是置之不顾,那么无异于是在同一条河里跌倒两次。可以预见,若是放任局势自由发展,那么在剧场效应、羊群效应的驱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会被裹挟进“应试体育”“体育教培”的乱流之中。这种毫无意义的内卷空耗,这种彻头彻尾的多输结局,必须避免!

需要再次重申的是,体育进中考,初衷乃是敦促学生们坚持锻炼、强化体质、保持健康。这意味,体育进中考,本质上乃是通过性、水平性考试,而不是竞争性、选拔性考试。客观而言,体育考试的要求,都是基础性、达标性的,绝非鼓励学生们如竞技体育运动员那么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大多数孩子好好上体育课即可拿到不错的分数,校外报班“练体育”毫无必要,其边际产出很低不说,甚至根本纯属就是花钱找虐。

不惜代价给孩子报体育班,家长们又在花钱买心安了。而这,绝非孤例。我们观察到,在美育纳入中考风声放出以来,各地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培同样行情飙涨,机智的家长们,又在提前布局“抢赢未来”了。在此类事项上,群体总是表现出一种“不出所料”的浮躁、盲从与低智。正所谓关心则乱,有些累实在是自找的。这是为人父母者的人之常情,无可指摘。相关职能部门所要做的,就是及时传递明确信号,规束市场秩序,引导正确预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05 字。

转载请注明: 封面评论 | 全方位巩固“双减”成果,不让“应试体育”制造新焦虑 - 楠木轩